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幸福是教育的根本旨趣和最高追求。高职教育应克服功利性、工具性的弊端,实施幸福教育,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让教育过程成为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学生体验教育的幸福的过程,提高师生幸福感,为师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的哲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思现代教育困境,乃在于教育已被作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之工具、国家竞争之根基、个人获得知识技能以求未来幸福之手段而倍受青睐。这就根本地决定了教育只能蜕变成工具性的驯化与生产,沦为职业的附庸和工具。而本真的教育绝非成“材”、成“器”之育,而是成“人”之育,因为教育的本义乃灵魂的触动、思想的唤醒、情感的充盈,从而德性的养成、善性的提升、精神的丰盈、最终人的生成。教育的工具化根源于其功利性的价值取向,这种功利性的价值取向则根基于主客二分的二元论哲学观。这是一种以控制、利用、改造自然进而控制、利用和改造人以及人…  相似文献   

3.
生存问题是人的根本问题.生存是和人的生命及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的.生存教育除了功利性的价值以外,还应关注学生的生成、发展、完善和幸福.因此,在生存教育时要注意它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高度的社会分工和市场大潮中的功利主义逻辑,使人不再关注知识本身和人自身,而关注知识和人的功利性需要。作为培养人的事业,教育在功利化的进程中恰恰遗忘了作为鲜活的主体存在的个人。由此,教育就表现出功利性的显著特征,驱动了学校教育的实用性,教师的教学动机也呈现功利性,致使学生在教育中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或者结果是为了人的幸福,教育的过程就是人发现幸福、体验幸福、创造幸福的过程。新常态教育下的学校管理,要通过文化导航,成就儿童,成全教师,要勇于责任担当,造福社会,服务国家。  相似文献   

6.
教育有用性是指教育对国家、社会、受教育者个人进步所起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具有直接性与间接性、功利性与价值性、工具性与意义性等双重内涵,若片面追求教育有用性的表面性、直接性、功利性等负向内涵,就会扭曲教育有用性观念的性质,导致教育堕入功利主义泥淖,难以产生教育应有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一是教学评价的内在教育性价值弱化和管理性价值强化之间的冲突。教学评价主要是基于管理价值和教育价值的双重价值功能来实现其他派生价值的目的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教学评价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人文性"和"工具性"。"人文性"反映出其作为教育行为的价值利益和理性思考,决定了教学评价的非功利价值取向和"促进个体生命成长"的教育性特质;"工具性"则代表了其作为管理手段的价值利益和行为目的,决定了教学评价的功利性导向和管理性特质。  相似文献   

8.
幸福是一种个人体验,是一种能力,需要后天的培养和训练。虽然人人对幸福理解不同但都追求幸福,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对其目的虽表述不一,但其为人服务的工具性决定了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9.
现实个人是工具性和目的性相统一的存在物,这是坚持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相结合原则的人性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正确对待人的工具性与目的性,处理好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关系,处理好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价值(社会价值)与目的性价值(个体价值或个人价值)的关系,处理好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这是正确发挥人的工具性和目的性人性基础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最终价值目标——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前提基础。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我们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但是当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出现偏差,过于注重专业教育而忽视通识教育;过于注重专业素质而忽视人文素质;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视教育的价值性,导致我们无法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杰出人才。因此,从创新人才培养本身来看,要培养杰出人才,就必须一方面强化人文精神教育,加强通识教育;另一方面逐步消解学习的工具性、功利性。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和效益,从创设多元的情境和高远的意境出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剖析案例等活动中追求教学整合的工具性、实用性的显性价值与教育性、文化性的隐性价值,精选国际象棋发明人的报酬和运输公司对用户计算运输费用等教学案例展示计算机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双重价值,有利于领悟整合和效率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论教育的“幸福”旨趣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幸福是个体人生的永恒主题,也是教育的根本旨趣所在。然而,现实的教育实践却往往被"功利化"、"工具化"和"技术化",成为实现效率、数量和速度等"工业化理想"的工具,成为传授知识、讲求功用的"技术"之学。事实上,不管教育以何种形式和程度迷失了路向,归结到一点上,都可以说是对个体幸福的背离。因此,教育需向"幸福"还原,回归个体幸福这一根本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13.
论教育与人生幸福的关系——教育目的论视角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生幸福不是教育的目的,因为教育的目的是生产人的素质,生产人的素质是教育活动所刻意追求的;人生幸福也不应是教育的目的,因为以人生幸福作为教育的目的,会弱化教育的目的性动力,会使教育活动缺乏应有的秩序,甚至会使教育活动无法进行,会潜在地排斥社会的要求,导致价值强加的后果。但教育目的的实现与人生幸福又是相互影响、互为条件的,这体现为教育目的的实现是幸福这一人生目的的核心性目标,教育目的的实现是人生幸福的条件,人生幸福是"检验教育是否获得平衡和调和的一种有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人生幸福不是教育的目的,因为教育的目的是生产人的素质。生产人的素质是教育活动所刻意追求的;人生幸福也不应是教育的目的,因为以人生幸福作为教育的目的,会弱化教育的目的性动力,会使教育活动缺乏应有的秩序,甚至会使教育活动无法进行,会潜在地排斥社会的要求。导致价值强加的后果。但教育目的的实现与人生幸福又是相互影响、互为条件的,这体现为教育目的的实现是幸福这一人生目的的核心性目标。教育目的的实现是人生幸福的条件。人生幸福是“检验教育是否获得平衡和调和的一种有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论现代教育的“幸福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人类追求幸福的一种方式,每个时代的教育都有自己的幸福追求。现代教育有自己的幸福观,从批判的角度看,其追求的是明天的幸福、外在的幸福、竞争的幸福。正是这种幸福追求,制造了现代人,尤其是受教育者的种种不幸,包括被毁的今天生活、利益追逐与沉溺于物质享受、被成功的暴政所控制等。因此,研究教育与幸福的关系,不能总是从应然的角度论证教育所具有的幸福功能,还应从幸福哲学的角度审视实然的现代教育,发现其真实存在的幸福困境,为现代教育幸福功能的真正发挥提供另一方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存在着理想和实践的分野,职业教育的“教育”本质决定了其价值取向的应然状态,要求职业教育追求教育公平、拓展知识价值、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职业教育的“职业”特性决定了其价值取向的实然状态,指明了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现实来源、检验标准和发展路径.在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不断解构和建构过程中,需要以追寻理想来加强价值取向的导向作用,以立足实践去区分价值取向的层次和发展阶段,不断实现理想价值取向与实践价值取向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18.
应用型本科院校亟待建设适合自身需要和实际的"大学语文"教材,教材编写应秉持立足"语文"根本、凸显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代要求、切合教学实际、与中学语文有机衔接、适当涉及地方文化的理念,在注重语文的"人文性"、"文化性"、"审美性"的同时,突出其"工具性",建议以语文应用能力元素为核心设计单元模块,并体现学科专业的差异,做到简要、实用、鲜活。  相似文献   

19.
主体与客体间是一个价值需求的发现过程,主体的价值意识在于觉醒,客体的价值在于有用、可用和实用,主客体间价值的实现在于物有所值、物当所值。因此,刑事诉讼的价值同样也应体现为有用、可用和实用的价值观,体现出满足人类主体追求真、善、美的永恒价值。文章试图从"物"的本体价值入手,探讨刑事诉讼的本源价值,寻找刑事诉讼中永恒不变的"真"价值。  相似文献   

20.
"教育实践"与"实践教育":成人教育学的观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人教育实践必须同时是成人实践的教育;实践性是其根本特性。这种实践,具有认识论与本体论之双重意指;而本体论是其根本。成人教育若要祛除功利化、工具理性至上和技术意识形态化的流弊,就须从本体论意义出发,赋予实践以本体论意义与价值,方能使成人教育得以和谐、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