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群则嘉措 《收藏》2006,(5):88-88
由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主办各省市收藏组织协办的“CCTV首届全国赛宝大会(民间藏宝展)”,历时5个月时间,经国家级文物专家评定,从全国3万多件藏品中选出36件藏品进入赛宝节目,最终评出金奖3件、银奖7件、铜奖7件。中国藏学研究会研究员、西藏收藏家协会会长叶星生收藏的“释迦牟尼及八大随佛弟子”护经板在参赛的藏品中脱颖而出,获得金奖。  相似文献   

2.
南条史生 《收藏》2013,(2):84-87
清翫雅集是一个收藏家同好会,2012年是其成立20周年。此次清翫雅集20周年庆油画收藏展是从42名会员的藏品中精选157件作品所组成的。收藏家们从集结到藏品展出,都怀抱着同样的使命。一起庆贺清舐雅集20周年,这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因为,  相似文献   

3.
于振海 《收藏》2001,(8):51-51
据新华社太原电(记者帅政),山西省左权县干部苗世明自幼从借报、抄报到集报,30年苦心专注报刊收藏,现已收藏古今中外报纸30611种368712份,杂志10221种55154册,图书3266册,其藏品引起国内外普遍关注。上海吉尼斯总部为苗世明同志颁发了“报刊收藏吉尼斯之最”证书。  相似文献   

4.
虽弓 《收藏》2013,(9):139-140
收藏的乐趣绝不仅仅在于“捡漏”一件藏品,或是藏品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而是存收藏过程中获得了知识和感悟。今年年初,笔者整理藏品时。就体会到了开启知识宝藏时的无限乐趣与满足感。  相似文献   

5.
李霞 《收藏》2006,(1):132-134
我没有其他访问者的幸运,也就是说,没有亲眼看到周倜先生多年精心收藏的两大专题670件之多的藏品。  相似文献   

6.
杨才玉 《收藏》2001,(3):8-11
被称为东方明珠的香港,在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的严竣考验之后,经济全面复苏,文化建设步伐也在加快。在新世纪来临之际,一所耗资6亿港元、藏品数量达7万多件、面积达2.85万平方米的香港文化博物馆全面告竣,为香港市民增添了一处求知探美、休闲娱乐和与世界交流的新场所。  相似文献   

7.
康仁健 《收藏》2006,(5):62-63
我经常到全国各地调研或开会,出差期间不多的业余时间怎么打仗,我选择了逛古玩市场,多年来,竟也淘到不少好东西,大大丰富了我的藏品的阅历,其中在成才的经历,令我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8.
朱言荣 《收藏》2001,(2):70-70
作为一个藏石家来说,一年内能集到10块左右较满意的藏品,收获就算不小了。也许是千禧龙年带来的好运,入春以来连续觅到几枚雨花石精品,其中“日出东海”、“骄阳似火”、“水中月”和“八千里路云和月”均为上乘。一日抱着未满周岁的孙子,从自家展柜中将藏品逐一拣出玩赏,当与孙儿指点到“水中月”时,不禁心中一惊:“水中月”里的月亮到哪里去了?自嘲可能把石面置反了,遂把该石翻转来再仔细端详,仍不见石中月亮的踪迹。  相似文献   

9.
郭洲 《收藏》2006,(2):122-122
我的“抗战”系列藏品中,有两件文房用品,系抗日名将高桂滋将军定制赠送友人的礼品。一件为正方形白铜墨盒,铜质精良,工艺考究,长、宽各8.3厘米,厚2.8厘米(图1)。墨盒正面用腐蚀方法印有北京前门,门楼的砖瓦、檐角清晰可辨,街上的行人、黄包车动态十足,工艺高超。  相似文献   

10.
任道斌 《收藏》2012,(9):136-138
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的任道斌先生课徒之余不仅喜收藏,且对其斋“思嘉室”藏品深有研究。本刊第8期从其对40件书画藏品研究短文中选登了8篇,受到读者欢迎。今再从其对数十件陶瓷藏品研究短文中选6篇,以飨陶瓷收藏爱好者。之后还将刊发作者的几篇汉画像石拓片研究短文,敬请期待。  相似文献   

11.
刘岩 《收藏》2009,(6):10-11
由于历史原因,在今天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仓库的藏品管理系统里,能够搜索到的中国远征军文物只有5件。而在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半面中国远征军展墙上,也只有十几件展品陈列。  相似文献   

12.
戴玉山 《收藏》2006,(1):124-124
建国前,沿海地区通常把捕鱼,海运,盐业,赶小海等统称为海事,本人近年来把海事遗物作为收藏目标,四处奔波,集腋成裘,已集得藏品500余件,分为16个专题。现将其中清末海关票据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贾杲 《收藏》2007,(5):40-40
中国画收藏市场中,目前有很多现象使我们惊骇与不安。其中最令人震惊的是,一些收藏家搞封闭或小圈子收藏,藏品可谓丰富,精神非常可嘉,动用的物力财力也让人咋舌,但其藏品却大都是假货。  相似文献   

14.
钱士义 《收藏》2011,(4):70-71
近日,与藏友们聚会,在相互学习、交流、鉴赏藏品的过程中,一些大汶口文化玉器引起大家的兴趣,现撷取几件精品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柴菲 《收藏》2014,(4):119-121
中国民间收藏家长期养成了注重藏品质量和规模,墨守“让藏品说话”的成规。这些从实践中磨砺出来的行家里手,在自己擅长的鉴藏领域或收藏市场话语较少,实则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古雅社是一个由一些收藏家们自由聚合而成的群体,其成员都在某一收藏门类有着较高建树。在这里我们开启一扇小小的窗口,邀请他们用文字的形式讲讲他们在鉴藏过程中的心得、经历和研究成果,以期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16.
弓永言  ;冯志刚 《收藏》2014,(7):130-133
中国民间收藏家长期养成了注重藏品质量和规模,墨守"让藏品说话"的成规。这些从实践中磨砺出来的行家里手,在自己擅长的鉴藏领域或收藏市场话语较少,实则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古雅社是一个由一些收藏家们自由聚合而成的群体,其成员都在某一收藏门类有着较高建树。在这里我们开启一扇小小的窗口,邀请他们用文字的形式讲讲他们在鉴藏过程中的心得、经历和研究成果,以期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17.
改之 《收藏》2013,(7):138-138
搞收藏的人常会发现这么一个规律:当你收到一件东西后,好像是这个东西在帮你吸引它很多很多同类一样,你的此类收藏品会慢慢地丰富起来,肯下工夫的人,甚至还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收藏系列。唯心的人说这样的情况是物与物之间也在互相吸引,而唯物的人则认为这是因为当你有了一件藏品后,你的心会开始关注与它相关的同类藏品,自然你的这类藏品,就会多了起来。在2011年的一期《收藏》杂志中,笔者曾撰写一文,讲述了我某次在山西旅游过程中淘到一对  相似文献   

18.
朱有仪 《收藏》2012,(6):126-131
织绣收藏帷幕早已拉开 在较之以往更为风起云涌的2011年中国拍坛,台湾知名歌手张信暂的首次个人收藏专场“华彩霓裳——张信哲先生珍藏清代织绣”亮相北京永乐春拍。近80件其个藏清代宫廷织绣藏品现身,精美的藏品加上名人效应,给市场带来了一阵兴奋。据张信哲回忆,他的外曾祖母出生于1890年,张信哲是家中的长孙,老人家一直非常疼...  相似文献   

19.
王军 《收藏》2001,(8):20-21
目前,我国收藏事业蓬勃发民用工业,金融类藏品更是层出不穷,储蓄存单(拆、券以下简称存单)是金融类藏品是的新星,亮丽耀眼。  相似文献   

20.
改之 《收藏》2013,(13):138
搞收藏的人常会发现这么一个规律:当你收到一件东西后,好像是这个东西在帮你吸引它很多很多同类一样,你的此类收藏品会慢慢地丰富起来,肯下工夫的人,甚至还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收藏系列。唯心的人说这样的情况是物与物之间也在互相吸引,而唯物的人则认为这是因为当你有了一件藏品后,你的心会开始关注与它相关的同类藏品,自然你的这类藏品,就会多了起来。在2011年的一期《收藏》杂志中,笔者曾撰写一文,讲述了我某次在山西旅游过程中淘到一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