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研究生教育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基本理论体系,其基本内容主要有: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指向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教育在性质上归属于精英教育;研究生教育中采取课程与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主要实施导师负责制;研究生教育是中国学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接触学术研究。从内在逻辑来看,指向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应然逻辑;精英教育的定位是研究生教育在教育性质上的实然逻辑;采取课程与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是研究生培养中的过程逻辑;导师负责制是中国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管理控制逻辑;将研究生阶段设置为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阶段,是中国社会对高等教育中的教育层级设置逻辑。  相似文献   

2.
"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为当代研究生成才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要在"中国梦"核心思想的指引下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生成才教育,就必须准确把握高校研究生培养的新特点,将研究生成才教育中学业、就业与发展等关键问题作为基本着眼点。在实际操作层面,应在"中国道路"的启发下,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以弘扬中国精神为核心,强化研究生思想教育;以凝聚中国力量为目标,推进研究生学业与发展教育。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目前仍不能满足中国发展对大量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本的研究生教育发展多年,培养了大量高层次人才,带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时中日同处亚洲,文化相近,对日本研究生教育的借鉴,对于提高中国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一定意义。本文作者基于自己多年的留日学习和工作经验,对比中日研究生教育的异同,为中国的研究生教育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中国研究生教育起源于20世纪初,中西教育价值理念的碰撞与交流引发了国人对研究生教育的制度化借鉴,制度设计开启了研究生教育中国化的实践探索。百余年来在"价值-制度-实践"的互动进程中,研究生教育先后经历了起源创制、震荡转型、策略调整和战略发展四大阶段,德知共同体成为研究生教育的文化本色。得中西教育文化交流与清末民初留学风气之力助,开放与创新铺就了研究生教育起源创制时期的文化底色;受抗战烽火与退守乡土之历练,砥砺与结晶铸就研究生教育震荡转型时期的文化原色;应新中国国内外政治经济之大局,调合与坚守成为研究生教育策略转折时期的文化气色;合改革开放与百年大计之国策,根深与叶茂彰显出研究生教育战略发展时期的文化成色。  相似文献   

5.
日本研究生教育多元化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日本研究生教育多元化质量评估体系的构成及其特色的研究,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研究生教育多元评估体系的建议:建立多元的评估机构;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研究生教育评估的法制化进程;加快建立同行的专业评估机构;引导民间评估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创新语境下中美硕士研究生教育之比较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本文从招生制度、培养模式、管理制度三个维度比较了中关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差异,并分析了制约中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学习和借鉴美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先进理念,通过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实践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体系,稳步推进研究生教育各项改革,对促进研究生教育与社会经济和谐互动、增强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文化自信视角,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面临着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形成以文育人、以文树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解决中国问题为己任、为研究生教育提供新的路径。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对文化自信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大庆精神与研究生教育结合的可能性;通过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隐性课程的实践路径将大庆精神融于研究生教育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创刊20周年。20年来,她见证了中国学位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研究生教育的蓬勃发展,并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推动着中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在各级领导支持下,在广大读者、作者的关心和爱护下,经过20年的努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业已成为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期刊  相似文献   

9.
以美、英、德等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理念先进、机制灵活、特色鲜明,分析总结其成功经验,探索研究生教育的共同规律,可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提供以下启示:(1)研究生教育规模和结构要合理适度;(2)研究生教育要坚持学术自由的价值取向,突出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3)研究生教育体系构建要符合中国国情、遵循现代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开启了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新时代。新时代研究生教育肩负着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支撑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形成国际研究生教育新格局,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扩大全球影响力、吸引力等新使命。研究生教育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适度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提供拔尖创新人才支撑;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注重优化学科结构布局,构建区域研究生教育高地,发挥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先导性、引领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