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际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饮食文化也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差异及其渊源,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讲,不仅能增加所学语言文化的理解,更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本文从中西方饮食文化中所关注的重点的差异、用餐形式的差异、烹饪的差异、饮食习俗的差异等方面入手,对中西方饮食文化进行了比较,目的在于明确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消除界限,增进了解,促进交流。  相似文献   

2.
文化影响、制约语言,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制约跨文化环境下人们交流时言语行为和交际策略的使用。而面子观念是人类交际中的普遍现象,也受制于不同的文化。中西方由于历史发展、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对面子持有迥然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本文将从中西方面子概念、在言语行为方面的差异以及造成此差异的原因等方面揭示中西方"面子"文化差异。探讨揭示跨文化交际下中西方面子文化的差异,有利于中西方相互理解、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实现中西方之间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对话。  相似文献   

3.
跨文化交际一方面强调不同文化间的相对独立性,同时又注重彼此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东西方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四灵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中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这种奇特的文化现象反映了不同民族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姓名是区分个体与群体的标志,是中西方共有的社会文化现象。姓名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反映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比较了汉英姓名在结构、内涵等方面的不同,以促进当今社会中西方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学生就业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求出发,对比分析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现象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基于学生就业需求的跨文化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内容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文化差异有:时间观念、客套语、餐饮习俗、隐私问题、称谓用语。为了避免文化冲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我们应该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运用移情增加交流灵活性,承认差异合理性,提高文化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现今的社会中,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全世界的范围内,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流较为频繁,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能促进友好的业务往来,同时还能促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和进步。基于这种情况下,对于培养人才的高职院校而言,提高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势在必行。本文从跨文化交际概述及其重要性的角度入手,对高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进行了详细阐述,进而对提出提高高职学生的跨国文化交际教学建议。本文的阐述主要是为了提高现今高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交际作为一种现象久已存在,但作为一门学科,历史还很短”跨文化交际既涉及文化,又涉及交际。近年来跨文化交际研究在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界受到越来越多的注意,根据Poyter的定义,跨文化交际研究是“对社会事物和事件看法方面的文化差异。只有了解和理解了这些文化因素的差异,并具有成功地与他文化成员交流的真诚愿望,才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这种看法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胡文仲,1990.6)作为语言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外语教学不仅仅要求学生语法形式正确,还必须使他们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正确处理好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教师在外语教学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交际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又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此可见文化背景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交际礼仪作为跨文化交际内容中的非语言行为,与语言行为类似,都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正如同中英两国语言受到文化背景的不同有着较大的差异。同样的,中英非语言交际礼仪也有着较大的差异。研究中英非语言交际礼仪的差异对于推进我国加深对外国文化的认知和帮助两个国家之间进行更为和谐的交流、互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简要分析跨文化交际中中英非语言交际礼仪的差异比较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语言的功能旨在交流。翻译作为沟通的一种手段,几乎伴随着语言同时而生,是一项重要的跨文化交际活动。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及翻译的侧重点使大家进一步了解翻译的语义传递功能在促进人类的进步与交流方面的积极作用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武术发展的当代抉择:“求同”乎?“求异”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全球化的文化交流促进着世界文化的大发展的同时,各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重新审视和思考也得以加强。本研究以中国武术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在对近代以来中国武术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后发现:中国武术的近代发展实质上是“在西方体育‘立场’主宰下的中国武术革新”,是对西方体育模式的“嫁接”。西方体育的范式、西方体育新思想、新方法成为了中国武术“革新”的正当性的依据,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武术本身的文化主体性渐趋淡化,这对于中国武术持久发展并无益处。笔者从中西体育文化“同”与“异”的视角,提出了是选择“求同”,还是选择“求异”的学术思考。最后指出:中国武术的当代发展,还是应该更多地关注中国武术自身的价值,更多关注中国武术发展的主体性,在肯定中西体育文化“异中之异”的基础上,寻求一条“异中求异”的发展新路径,以此实现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如今的中国很难像以前那样毫不在乎世界对于"中国国家形象"这个声誉资本的评价和看法了,因为它将决定今后改革开放的前途和命运。当代中国也都正在构建新的国家形象以期增强国家的软实力,民族体育又能在这一层面上具备何种意义,正是我们要探讨的课题。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文化传播学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国家形象、中国符号的功用以及武术文化的价值观等问题展开研究。结论:武术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是一个能很好地标识中国、诠释中国"和平崛起形象"的文化符号,此符号背后的意义较之技术而言更为深远。在国家实现"和平崛起"的强国机遇中,在身体文化的领域里选择和确立国家的文化形象,武术应该成为首当其冲的不二之选,武术今后的发展必须上升到国家文化战略、国家形象标志的高度。中国武术在对外文化交流上理应承担起塑造"文化中国"形象的历史使命。我们不仅要让西方人看到神奇的武术技术,更要让西方人通过武术这个中国符号尽可能地看到一个想象之外的真实中国。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已经深刻地影响到文化领域,文化全球化正日益被人们所瞩目。随着中西体育文化交流的频繁,不可避免的带来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客观上需要对体育文化进行整合。(1)必须了解中西体育文化差异;(2)要认清全球化时代体育文化发展的特点;(3)要面对全球化,研究中西体育文化如何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14.
英、汉委婉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语言的内涵。任何民族的委婉语的产生 ,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文章试从委婉语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两个方面对汉、英委婉语进行一些初步比较 ,探究中、西 (本文以英美国家为主 )文化差异 ,以求克服在跨文化交际中因委婉语而引起的障碍。  相似文献   

15.
东亚体育文化圈在古代是以中国为主体,包括了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3国。以华夏文明为核心的古代东亚体育文化圈,经过南北文化的交融建立起文化主体,并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向外辐射,最终建立起以儒家思想为根本,在体育精神价值、体育道德观念等方面都趋于同一的体育文化圈。近代,东亚体育文化圈由于受到战争、成员国分裂、西方现代体育文化冲击等因素的影响,发生了分离和裂变。上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化的兴起,以中华文化、大和文化和大韩文化为代表的东亚体育文化与西方现代体育文化相融合,由东亚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建立了新的体育交流与文化传播的平台,为现代东亚体育文化圈的重构提供了有利条件。但重构东亚体育文化圈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关注现代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缺失性,并在尊重和提倡文化的多元发展与合作等方面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从中西文化优劣互补的角度对奥林匹克文化中因素进行了阐释,并对中国国民性消极成分进行了剖析,初步探讨了奥林匹克文化对中国国民性的正面影响和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对奥运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二千二百年前由汉武帝的臣下张骞所开辟的“丝绸之路”对于沟通中原汉族和西域少数民族的政治、军事、经济、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对于中华古代体育的形成发展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表明中华民族的古代明是各族人民共同发展完成的,中华古代体育也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晶。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江南style”能否代替广播体操的现象引发的关于学校体育相关问题的博弈进行了探索性的分析,“江南style”与广播体操的博弈是时代体育文化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一种批判式的冲击。研究认为:目前我国学校体育的思想文化层面上主要表现出8个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我国学校体育未来的发展除了加强各级教育部门对学校体育的重视,提高学校体育的课程地位等因素外,学校体育的发展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必须以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为目标;在学校体育的内容和形式上,要能够适应时代的博弈、适应文化的博弈、适应学生的博弈,迎合时代的发展需求、迎合文化的发展需求、迎合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需求,要不断创新、不断变化、不断丰富,不断自我博弈、不断完善提高,始终保持学校体育内容与形式的先进性、文化性、时代性,才能使学校体育的发展蓬勃繁荣。  相似文献   

19.
英汉语言中亲属称谓不同,从侧面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英汉亲属称谓的差异有:复杂程度差异;关系表达清楚性差异;敬称和谦称的使用差异;对长辈称呼的差异。家庭类型、血缘关系、宗法观念、文化取向、礼貌原则、等级观念是造成两者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翻译时应注意:英汉亲属称谓词的词义不对等;对关键词进行解释;亲属称谓词的非亲属称谓用法解释。  相似文献   

20.
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之际,即明万历中期至清康熙中期(16-18世纪),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就开始了接触与交流.这一时期,中西文化交流是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中,既有西学东渐,亦有东学西渐.在这次文化交流中,西方传教士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