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熊丙奇 《教育》2014,(8):10-10
我国已经实行11年的自主招生改革试点,一路走来一直遭遇质疑,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多了一个环节"——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还要参加高考、填报志愿。这种将自主招生和集中录取制度相嫁接的模式,本想既给学校一定自主权,又确保公平,却没有扩大学生选择权。只有学生有选择权,才能真正落实监督权和评价权。没有突破分数评价体系,而被质疑是高校抢生源的手段,同时也成为滋生腐败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2.
面向学生多层次选择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把成才选择权交给学生"的教育理念,研究了面向学生自主选择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以课程体系结构为核心.以课程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管理、学生管理创新、教学保障建设为支撑,整个培养模式使学生拥有学科大类、专业、专业方向模块、课程、教师和第二课堂项目等教学资源的自主选择权。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一个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自我实现、提高素质的平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强调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已不再是单一的评价主体,学生也应成为评价的主体。作为教师,我们  相似文献   

4.
真正发挥课程结构功能,真正实现新课程方案的核心价值,其关键在于赋予学生课程选择权,实现学生课程选择权。走班制打破了固定班级授课制的同一性与同步性,以其灵活的流动性切合了课程选择的要求,使学生独立选择课程、自主制定个性化修习计划切实可行,从而保证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多样化发展,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我规划能力的提高,有利于“让每一位学生成功”。  相似文献   

5.
教育评价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把评价只单单地看做是为了诊断学生学习状况和选拔的手段,它不仅丧失了教育评价应有的功能,也必然导致学生对评价的抵触和反感。把评价看做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以学生自主评价为主体的课程评价体系,应该是课程改革期待解决的问题。一、强化自主评价中的自我反观意识,使学生在自我反观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人们更加关注的是如何建立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和在此体系下的自主学习方式,把学习的过程真正变成学生自我意识的唤醒和自主学习能…  相似文献   

6.
邱华国同志在<人民教育>2009年第22期中撰文论述了"关注学生的自主选择权"问题. 一、为什么要赋予学生选择权? 赋予学生选择权,符合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自主选择的意识和能力,既是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赋予学生选择权,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手段.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生教育选择权的内涵与内容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学生的教育选择权是指高校的学生恰当地选择学校、专业、课程、教师、时间和学习方式的自由和资格。教育选择权的内容体系包括学校选择权、专业选择权、课程选择权、选择教师权等方面。高校学生教育选择权的行使应该遵循自由和秩序原则,即强调学生教育选择的主动性和丰富性,要求学生的教育选择遵循规则并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8.
学生个性差异、学生自主发展需求已经成为我国普通高中教育面对的紧迫问题.围绕学生课程选择权的实现,北京十一学校以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发展为价值追求,以课程变革为抓手,构建了一套丰富多样的分层、分类、综合、特需课程体系,使学生的课程选择成为可能;而随着选课走班制的深入实施,带动了学校管理制度的全面重建,实现了学生课程选择权的真正落地,从而使可供学生选择的普通高中学校课程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相似文献   

9.
当下中国高等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还存在明显差距,本文试着从高等教育定位、学生自主选择权以及教务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初步探讨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些共性上的困境。认为高等教育应当以培养顶尖人才的精英教育为定位,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对于专业充分的自主选择权。此外,要摆脱普遍存在的以高毕业率为目的的评价体系,转而侧重于毕业生长期发展状况的追踪考量。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倡导三个层面的课程框架: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在此框架之中,新的课程理念初现端倪,追求学生的活泼主动发展,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倡导学生的自主构建自我完善。那么接之而来的即是学生评价理念的转变,学生评价领域应该有哪些转变?应该有哪些追求?笔者就目前学生评价领域已有或正在酝酿中的几个取向展开论述,探求其特点。一、追求学生评价实践中的有效性不同的评价目的、不同的评价手段、不同的评价方法分显在具体的评价情景中都只有一个共同的追求,即评价的有效性。任何评价都想其评价结果能与真实结果相符合,评价者的这…  相似文献   

11.
我有幸参与了三场论坛,且听了部分发言者的发言。虽然这三场论坛的主题不同,但我发现,大家谈论的其实是~件事,这就是怎样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创新人才培养,谈论的是南模与上海交大的“科创班”模式,这是给高中生提供大学课程、讲座、参与课题选择;多元评价体系,谈论的是该校正在推行的学分制,这是扩大学生选课的空间;国际班、国际课程,讨论的则是如何借鉴国际办学经验,注重国际课程本土化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对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中出现了一些背离开设选修课宗旨的现象,表现为在课程内容上学生没有选择权、教学方法死板单一、学生对待选修课的态度不够端正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改进选修课程的评价模式,转变学生态度,真正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同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在理念和能力上适应选修课程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考试》2009,(2)
近年来,中南大学以"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为主旨,大力推进本科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健全"高考+面试"的综合评价录取机制、"兴趣+专长"的专业选择机制、"自主+质量"的选课学习机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和个性化培养,拓宽学生对专业、课程、老师和学业进程的自主选择权,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4.
<正>学生缺乏自主选择权是传统数学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学生失去了选择权,就不可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不可能充分利用他们的课程资源。如果在数学教学中给学生一份学习的"自助餐",那么,学生就有了展示自我的天地,可以在和谐、平等的氛围中摄取知识,在  相似文献   

15.
如何改变高中学业评价制度的单一化,使有需要的学生有更多的学习选择,进而培养更好的学习者是现阶段我国教育领域深化改革进程中的重中之重,也符合当前各国高中学业评价的理论转向与实践探索。在这方面,美国AP课程学生学业评价为我国建立先修课程考评体系提供了参考。而成立专门的负责机构;大学是否可以让学生免修并承认学分;建立多元评价机制是当前我国先修课程考核体系的建设中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基础教育》2004,(5):47-47
今秋起,深圳高中课程将进行大规模改革,通过必修课、选修课的模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新课程设置将更多的学习自主选择权还给学生,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评价有较为明确的建议。“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评价要有利于鼓励学生对课程的自主选择,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要求,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评价方法。”同时,“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当前改革的重要理念和方向。”以发展性评价为核心的新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以学为主”,  相似文献   

18.
新的高考改革之后,选择性的教育思想贯彻始终,不论是考生还是高校,双向的选择空间都增大了。学生在选考什么科目、考几次、用哪次成绩等方面,有了前所未有的选择权。新课改,学生从必修与选修相结合走向高考必考与选考相结合。在不断扩大自主选择权的过程中,高中教育不断趋近“好的教育”,但这也给学生、教师和学校带来了诸多挑战。笔者从学生、教师和学校面对的挑战出发,探讨相应的对策,以期实现学校的变革和转型,使学生的选择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传统教育的评价主体,往往是教师。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裁判员”,具有“一票否决权”。这使得学生只能围着教师转,从而禁锢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挖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潜能。因此,在教学评价中,我采用多种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家长参与评价。 一、传授评价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评价  相似文献   

20.
《陕西教育科研》2004,(3):17-17
今秋起,深圳高中课程将进行大规模改革,通过必修课、选修课的模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新课程设置将更多的学习自主选择权还给学生,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