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歌学习是—种美感体验活动,是一个由感受到感动的过程,是师幼共同进行的文学审美活动,幼儿能感受、体验诗歌中丰富多样的情感。在情感交流中,幼儿的,对培养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非常重要。通过对不同文学作品的多种教学实践与研究,我在诗歌教学中有了以下感受。  相似文献   

2.
在朗诵诗歌的过程中如何让幼儿的情感自然流露?如果说文字是诗歌的肉体,那么情感就是诗歌的灵魂。幼儿如何天真、自然地表现诗歌的情感美:如何着力于幼儿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体验;如何让幼儿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入惰、入境、入诗,是我多年进行幼儿园文学启蒙教育活动思考的重点,下面谈谈我在活动中的一些感受。  相似文献   

3.
这首诗歌用儿童的视角捕捉生活中的诗情,用儿童的心灵体味风儿的情感,意境优美而富有情趣。所以我觉得该活动应从理解、体验诗歌的意境入手,以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轻松愉悦地感受风、寻找风活动前,教师可带领幼儿到草地上、池塘边等地方找一找哪儿有风,说一说是怎么知道的,以丰富生活经验,为诗歌教学作铺垫。●视听相融地理解、体验诗歌意境把音乐融入文学作品的学习,可增强文学作品的感染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轻柔舒缓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将循环播放,让幼儿不知不觉地融入诗歌的意境中,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声情并茂地朗…  相似文献   

4.
李琴  胡元华 《学前教育》2023,(Z1):16-18
<正>诗歌教育是幼儿语言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难点,需要教师基于诗歌的本质——情感的抒发与表达来进行支持和引导,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让幼儿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并用诗歌的语言形式将这些情感体验表达出来。这样看来,诗与幼儿并不遥远,因为孩子们独具慧眼,“泛灵论”和“自我中心”的视角使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极具个性,令他们的很多感受和表达都颇具诗意。比如,对于生活在大海边的海南人来说,刚刚打捞上来的鱼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比较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而忽视了其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致使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水平偏低,普遍存在着自私、任性、缺少同情等问题,那么如何来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呢?首先重视感情教育,萌发幼儿的情感,引导幼儿了解他人的心情,体验当自己处于他人的情境的情感、愿望,从而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及爱心。激发幼儿情感的同时还教幼儿学会表达对他人的爱,亲社会行为能力的培养,不是通过说教就能形成的。它只能在幼儿自己参与的活动中,尤其是交往活动中,不断实践、感受、体验,日益积累直接经验和情绪体验,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诗歌教学的关键是我们引导学生从中读出了什么,获得了怎样的情感体验,审美体验。因此,教师首先要关注文本,引导学生辨别作者说了什么,是怎么说的,然后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诗歌中的情感体验进行比较,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内存。下面以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诗歌单元为例谈谈诗歌教学。  相似文献   

7.
<正>儿童诗歌是幼儿园语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初步感受文学语言的美”是幼儿在语言领域的发展目标之一。因此,教师应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引导幼儿赏析儿童诗歌,充分理解作品内容,挖掘诗歌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兴趣,让幼儿积极感受和体验儿童诗歌的美,从而发展幼儿的情绪情感,陶冶幼儿的情操,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举行了一次教学评优活动,要求参赛的老师针对同一教材诗歌《春雨》组织教学活动。在看老师的活动设计时,我吃惊地发现同一篇教材,几位老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是截然不同的。教师甲制定的目标是:1、学习诗歌,并能有感情地朗诵。2、加深幼儿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3、在活动中能安静地倾听同伴的发言。教师乙制定的目标是:1、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语言的趣味性和优美的意境。2、理解诗歌中比喻手法的运用。3、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感受。教师丙制定的目标是:1、引导幼儿学习诗歌。2、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3、体会歌唱与诗歌两种不同方式所表现的春天的异同。在此,教学目标的巨大差民引导了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9.
孩子喜欢把画画当作游戏:一支"神奇"的笔,它能自己流淌颜色,能画线,画各种形状。孩子们乐于用画画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和内心意愿,幼儿每一次的美术活动都是一次情感体验。教师就关注幼儿的亲身体验,鼓励幼儿在创作中发挥潜能,建立自信,享受成功,体验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萤火虫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发展目标指出:“5~6岁幼儿能初步感受文学语言的美。”诗歌《萤火虫》内容简单而富有童趣,语言节奏轻快、音韵和谐,塑造了活泼可爱的萤火虫形象,营造出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夜晚氛围,是值得幼儿欣赏、学习的优秀文学作品。设计该活动时,我提前准备好了与诗歌的内容和意境相匹配的图片、音乐等,旨在帮助幼儿感知、理解和记忆诗歌内容。闪光发夹和肢体动作的运用,意在创设沉浸式体验情境,引导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情感之美。  相似文献   

11.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语言和想象力快速发展的阶段,幼儿渗透式教育中的情感体验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情感体验在幼儿渗透式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幼儿学习过程中为其创设和谐的环境,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认知与体验,促进幼儿情感的交流与互动,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情感。在幼儿渗透式教育中能够让幼儿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促进幼儿对阅读产生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栾小娟 《时代教育》2012,(14):168+171
"兴趣是最好老师",幼儿生理心理各方面的发育还不成熟,对事物的接触和学习往往出于对事物的新鲜感和兴趣,《幼儿园教育与指导纲要(试行)》特别提出了对幼儿情感、态度、兴趣等方面发展的重视,重新明确了幼儿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幼儿在学习中的意愿和兴趣态度,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学习兴趣,不能把学习任务强加在幼儿身上;要尊重儿童,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理解儿童内在感受和表现,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要鼓励儿童探索发现,引导儿童独立自主解决问题;要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让幼儿学会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乐趣,形成学习兴趣,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13.
初中阶段对学生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培养愈见重要,笔者认为诗歌鉴赏的能力培养应该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的过程。首先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诗歌方面的知识积累作为铺垫,进入课堂,教师在诗歌鉴赏课堂上应该要创设情境,带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并且引导学生进行诗歌的个性体验。同时,诗歌的吟诵贯穿其中,诵读引境,读出情感、情境和思想,让诗歌在学生心中反复回味。通过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来实现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曹静 《文教资料》2005,(28):25-26
积极的情感是幼儿整体发展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它与其他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因此,在幼儿教育中不能忽略情感的培养,但又不能把它孤立于其他活动而单独存在,它应有机融合于其它活动之中。本学期的科研工作,我们尝试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下面,是一学期科研工作的点滴体会:一、引导幼儿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观察自然和社会,获得美的情感、体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幼儿亦是如此。面对大自然和社会中各种各样的美好事物,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去发现美、去感受美、去欣赏美。美的事物总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道德学习是以体验为核心的知情意行整合的学习,品德建构是在现实的人际互动中通过道德的体悟学习实现的。因此,思想品德教学要引导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儿童喜爱的、乐于参与的活动中去自我体验、感受、领悟,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在多层面的体验活动中无痕地内化为道德行为。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善于营造恰当的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我体验。一、激发情感,引发体验情感是儿童道德成长的纽带,道德教育应当凸显情感的价值意义,在情感体验的乐趣中培养惯。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力求唤起学生学习的情感,并使这种外部引…  相似文献   

16.
探究性学习是幼儿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是以探究的方式进行科学活动,也是一个学习过程,它提倡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实际体验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探究的乐趣,养成探究的态度和精神。幼儿的探究性活动大致可以分为四个过程:创设探究主题—引导幼儿进行探究—幼儿相互交流探究成果—教师进行正确评价。针对探究性学习的不同过程,教师要采取不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高磊 《成才之路》2010,(13):7-7
从事幼教工作的我们要引导幼儿学会学习,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培养他们友爱、勇敢、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一系列的品德教育,却忽略了能影响幼儿个性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自信心。自信心的教育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要真正实现这种教育的价值,就必须从儿童生活的具体问题出发,让幼儿在具体的生活中体验自己的感受和变化。为使我们培养的人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和家长应充分认识自信心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以情激趣,融情于景,是诗歌学习的常用方法。为引导学生高效学习诗歌,建构魅力的高职诗歌课堂,创设恰当的情境必不可少。诗歌鉴赏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歌情感、解读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和意境。为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与精神境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必要创设恰当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进入到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氛围中,去感受、体验、领悟和表达,结合教学实际经验做一些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9.
在朗诵诗歌的过程中如何让幼儿的情感自然流露?如果说文字是诗歌的肉体,那么情感就是诗歌的灵魂。幼儿如何天真、自然地表现诗歌的情感美,如何让幼儿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入情、入境、入诗,是我多年进行幼儿文学启蒙教育活动思考的重点,下面谈谈我在活动中的一些感受。  相似文献   

20.
数学学习情感是幼儿对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体验,它反映了幼儿对数学的热爱程度,以及他们对数学、对数学学习过程、对数学学习材料等产生的体验和感受等,是幼儿在数学认知活动中形成的包含数学特征的个性精神世界的反映。教师通过重视情感投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等手段,能够培养幼儿数学学习情感,树立幼儿学习的信心,使幼儿能够较好地建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自觉地形成数学应用意识,运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