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氯胺酮是一种非巴比妥类速效静脉全麻药,可选择性抑制大脑联络径路和丘脑—新皮质系统兴奋,有抑制和兴奋两种效应,故可出现痛党消失,意识模糊,表情淡漠,浅睡眠状态,对环境变化敏感,有时唤之能醒并能回答问题,呈意识、感觉分离状态。在高原上氯胺酮广泛用于临床,特别适用于小儿手术麻醉。因此术中观察尤其重要,为防止术中麻醉并发症及麻醉意外的发生,护士应从各方面严密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和术中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2.
卢万宝  陈福 《今日科苑》2014,(11):107-107
目的:探讨球后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各类白内障手术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对232例白内障在球后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麻醉效果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232例手术,麻醉满意率达到100%,术中未出现常规麻醉可能出现的局部及全身并发症。结论:球后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各类白内障手术的麻醉效果是安全可靠、简便易行的。  相似文献   

3.
李全雷  肖榕  郑小波 《内江科技》2010,31(4):21-21,9
为了探讨犬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可行性,对10只重庆地方杂交犬施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并对术中和术后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和分析。试验发现:术中主要出现的问题是麻醉不确实导致术犬躁动,虹膜隆突;术后出现的问题是因缝线松脱导致虹膜脱出.免疫排斥反应。通过异氟烷吸入麻醉、黏弹荆及雷帕霉素等的使用可以确保手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疾病可以被治愈,而手术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麻醉是手术进行的第一步。医学无止境,麻醉风险肯定有,但经历了170多年的发展,麻醉相关的并发症,如过敏、药物中毒、神经损伤等,总体发生概率在1%到0.01%左右,而麻醉死亡率已经下降至二十万分之一。目前,随着"舒适化医疗"理念的普及,麻醉在一些检查和治疗过程中运用也越来越广泛。而对于麻醉,目前仍存在许多误区,比如全身麻醉会让人变傻,全麻才需要禁饮、禁食、禁烟,产妇术后不能使用镇痛泵,等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 35例ASAI-II级患儿术前给予阿托品0.01~0.02mg/Kg,诱导给予丙泊酚2~3mg/Kg,琥珀胆碱2mg/Kg,维持七氟醚3~4%,并予气管插管,术后麻醉清醒、拔管并送至病房。结果 35例先心病患儿分别是17例动脉导管未闭,10例房间隔缺损和8例室间隔缺损,患儿均成功完成介入封堵手术,手术时间30~45min,苏醒时间5~10min。患儿均在静吸复合麻醉下完成手术,所有患儿均无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准备和术中呼吸循环监测是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麻醉成功的关键,七氟醚大部分以原形从肺呼出,诱导、苏醒作用均很迅速,且无体内蓄积,在高原地区小儿先心病介入手术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6.
鲍金山 《西藏科技》2014,(12):48-49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及管理经验。方法对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近3年来5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麻醉及管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4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术中未出现明显的麻醉意外及并发症,1例患者术中出现明显的高血压,给予舒芬太尼15ug,静推,酚妥拉明5mg,静推,硝普钠4ug/kg*min泵入后恢复正常。5例患者术后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中麻醉方法、用药的选择及术前准备术中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正射波刀(Cyber knife),又称"立体定位射波手术平台",是全球最新型的全身立体定位放射外科治疗肿瘤的设备。它可治疗全身各部位的肿瘤,只需3-5次的照射,即可杀死肿瘤组织,是目前唯一集"无伤口、无痛苦、无流血、无麻醉、恢复期短"等优点于一身的放射手术形成,患者术后即可回家。美国著名股神活伦·巴菲特,2012年4月,确诊前列腺癌早期,尚未威胁生命,2012年秋在美国采用射波刀治疗,后期症状良好,没有任何不适,  相似文献   

8.
张辑 《科技风》2013,(16):200
本文对罗哌卡因在临床中用于:外科手术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静脉局麻、神经阻滞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安全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症),是妊娠妇女所特有而又常见的疾病,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以高血压、水肿、蛋白尿、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尤其是重度妊高症对母婴危害极大,是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死亡原因通产是脑血管意外。常需急诊剖宫产终止妊娠,因此围产术期的恰当处理至关重要的。方法总结70例妊高症患者在分组后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安全性。麻醉选择重要而困难,风险极大,因此围产术期的恰当处理至关重要的。结果全麻气管插管后,不怕发生呕吐,不影响吸入氧浓度及肺泡氧分压。有利于受损脏器功能保护,术中生命体征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10.
报告35例大听神经瘤切除术的麻醉处理体会。①采用健忘镇痛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对颅内压影响小,有利于维持术中气道通畅。②麻醉维持以冬眠为主的静脉麻醉、辅以低浓度异氟醚吸入或少量氯胺酮,在适度过度通气下,对颅内压影响极小。③分离肿瘤过程中,肌肉松驰剂的作用要基本消失,便于监测颅神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在人工流产术麻醉中采用丙泊芬麻醉实施人工流产,以减轻人工流产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但单独使用异丙芬镇痛效果差、用量大、呼吸循环抑制明显,本研究旨在人工流产手术中将异丙芬伍以芬太尼及曲马多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2.
颅脑损伤患者病死通常由其脑神经损伤引起,脑外器官功能障碍亦常见,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呼吸功能障碍。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在全身麻醉手术后,多数仍需呼吸支持。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拔管时机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该文从急诊颅脑损伤患者麻醉评估、拔管条件、拔管时机等方面入手,对麻醉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进行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13.
颅脑损伤患者病死通常由其脑神经损伤引起,脑外器官功能障碍亦常见,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呼吸功能障碍。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在全身麻醉手术后,多数仍需呼吸支持。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拔管时机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该文从急诊颅脑损伤患者麻醉评估、拔管条件、拔管时机等方面入手,对麻醉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进行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14.
王谦 《西藏科技》1996,(4):29-31
本文报告了西藏高原严重刀伤181例麻醉处理的结果,并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藏族居民佩带藏刀用于生产,生活,装饰和自卫,多在酗酒斗殴时用腰刀撕打刺伤人,五多系统,多脏器,出血多,易休克的复合伤,根据伤情,伤势,术式选择麻醉及处理,本组2例死亡,死亡率1.10%。  相似文献   

15.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ombinedspinal/epiduralanesthesia,CSEA)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麻醉方法,它克服了硬膜外阻滞诱导时间长,阻滞不完善的缺点。本文旨在研究对比腰硬麻醉与单纯连硬外麻在临床麻醉应用的价值。1,资料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下腹手术120例,ASA评级I-II级,年龄4  相似文献   

16.
张思甜 《今日科苑》2009,(14):275-275
丙泊酚(propofol),其化学名为2,6-双异丙基苯酚,是目前临床上普遍用于麻醉诱导、麻醉维持、ICU危重病人镇静的一种新型快速、短效静脉麻醉药。它具有麻醉诱导起效快、苏醒迅速且功能恢复完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等优点。研究  相似文献   

17.
作者于2001年8月30日至2001年10月1日参加了由西藏自治区残联组织的"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白内障复明手术医疗组,共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523例,其中小儿白内障患者7例,现将其麻醉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 麻醉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多种边缘学科中有关麻醉基本理论和相关技术而形成的,具有多学科理论和技术的综合性学科。八九年卫生部明确要求对麻醉医学的管理和学科建设提高麻醉的医疗质量和操作技术,使麻醉医学与其他临床学科得以同步  相似文献   

19.
正2019整合医学大会暨整合麻醉与围术期医学论坛成功举办2019年4月28日下午,由整合麻醉与围术期医学专委会主办、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唐都医院、口腔医院麻醉科共同承办的"2019中国整合医学大会整合麻醉与围术期医学论坛"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序幕。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晓松、中国工程  相似文献   

20.
杨波 《世界发明》2003,26(2):36-36
一项新的医学研究指出,对新生儿实施麻醉可能会使他们的大脑受到损伤。作出这个推断的依据是对两周大的老鼠实施麻醉后,发现小老鼠脑部的神经细胞大量死亡。这一结果对新生儿手术究竟意味着什么还不得而知。不过研究人员还是提醒外科医生注意这项新的研究结果。诚然,许多小婴儿需要手术来拯救生命,但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