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科学技术计量研究的文化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纯成 《科学学研究》2005,23(3):310-314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有机联系确立了科技计量研究的初始形态,二者的冲突使科技计量研究缺失了人文精神,二者的融合将使科技计量研究沿着生态学、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科技计量学是科学技术学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国家改革开放步入"深水区",科学教育领域发展进入攻坚期,我国在科学教育发展观念、体制机制、发展模式上与欧美科技大国、科技强国存在一定差距。以人为本,高度重视高精尖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积极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科技自主创新与产业化发展道路,最终赶超欧美科技大国、科技强国,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昕雨 《科教文汇》2014,(32):224-225
科技的发展和创新需要一定的人文环境,科技创新成果是探索者的智慧和人文环境的结晶。本文分析了阻碍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因素,论述了科技创新必须在特定人文环境中产生,并提出要进一步优化人文环境,超越功利主义科学观,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生性转化,融通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从而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重大战略转型期,国家科学教育事业获得空前发展,但是与西方科技发达国家相比,在教育领域、科学领域还存在着明显差距.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加快科研教育领域体制机制改革,逐步探索发展出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发展道路,最终创新发展成为有中国特色的世界科技创新发展大国、发展强国.  相似文献   

5.
2011年上半年,中央和省多个部门分别联合发文,对进一步加强科技宣传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同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决定。科技宣传工作应当与时俱进,要在通过科技宣传,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构建现代的科技宣传工作体系;创新科技宣传体制;用科技宣传促进科技文化的消费;将新技术引进科技宣传工作等5个方面下功夫,在国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形势和背景下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6.
近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提到,“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环境问题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各自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为推动我国科学和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制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过程中,必须厘清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注意科技系统发展战略与以科技为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区别,建设科技发展的软硬环境,优化科技发展的内外环境。  相似文献   

8.
曾永志 《未来与发展》2009,30(11):23-26
随着科学本身的发展以及科学文化社会功能的日益加强,科学文化逐步与人文文化相背离,科学犹如一把双刃剑,当它被善用的时候,它能够创造人间奇迹;当它被恶用的时候,它也使人类生存环境恶化。这就促使我们不断地对科学进行反思,而“第三种文化”的提出正是对这种反思的一种回响。同时,对“第三种文化”的哲学思考就致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研究,推进两种文化和谐会融,促进中国文化“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化与科技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文化是科技技术进步的思想源泉,科技是推动文化发生变迁的动力。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文化与科技的关系已然成为了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0.
章丽君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18(6):455-457,394
第三世界科学院(TheThirdWorldAcademyofSciences,TWAS)第十四届院士大会、第九次学术大会暨建院20周年纪念大会、TWAS科学组织网络第八届大会于2003年10月16—19日在北京举行。大会由中国科学院联合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共同举办。本次大会主题:科学与发展;宗旨:科学、民主、开放、参与、合作、前瞻;目标:促进第三世界科学发展、社会进步、南南科技合作。会议内容包括:颁奖、获奖者报告和大会特邀报告、20周年庆祝会、TWAS科学组织网络部长研讨会和SARS研讨会、中国科学发…  相似文献   

11.
现代网络电子技术的发展从其诞生一直到其逐步的成熟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趋势。且广播电视技术作为多媒体行业中重要的一员,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上的应用自然是不可忽视。纵观现代的科技市场,各式各样的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这样成熟的技术发展自然也对广播电视技术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广播电视未来的智能化、数字化发展已经是势不可挡。  相似文献   

12.
中西方由于不同的地域环境和社会生产方式使人们在关注的对象、思维重点和价值取向上以及对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处理上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对中西科技发展道路造成很大影响。主要从哲学的角度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其发生机理,从而找出我国近代科技发展缓慢的原因,为我们现代科技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刘晓霞 《科教文汇》2012,(21):186-187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日趋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征,这就需要我们创新文化理念,用新的观念、新的思路发展群众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14.
关注与加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今年是爱因斯坦相对论诞生100周年,也是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全世界人民都在纪念这位伟大的人物。我们关注与加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也正是为了更好地纪念他。他说:物理给了我知识,艺术给了我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他说: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是直觉。他又说:关心人的本身,应当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目标;他又说:仅凭知识和技术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与尊严,伦理道德的宣扬比科学规律的发现处于更高的位置。爱因斯坦这些话及有关论述,既表达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各自的作用,又表达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论坛》2005,(5):64-64
本书是科学技术部两年一度发布的“中国科学技术指标”系列报告第7号,即科学技术黄皮书第7号。本报告主要依据科技统计数据及相关的经济、社会统计数据,全面、系统地分析、评述了“十五”以来,尤其是2002年和2003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研究与发展经费,政府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和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活动,科技活动产出,高技术产业以及公众的科学素养的状况,反映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态势,揭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不断完善过程中我国科技活动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科技人性化的实现途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异化现象日趋严重。实现科技的人性化,使科技复归于人的生活世界,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又十分艰巨的课题和任务,必须做到:(1)重构观念,营造科技人性化发展的文化环境;(2)强化责任,锻造科技人性化发展的社会主体;(3)完善规范,构筑科技人性化发展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发展依赖于创新,创新需要合适的文化土壤,创新文化是一种科学与人文有机交融的文化。加强科学与人文教育,建设科学与人文有机交融的外部文化环境,加强科学与人文兼顾的创新价值评价体系建设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单一经济目标引导下的技术应用导致了技术异化,这种异化体现在自身发展及应用后果两个层面上,从文化角度看,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是技术异化的文化原因。尽管生态文化的最终目的是将生态问题放在文化的背景下解决,但不能取代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所以,现代技术的良性发展只能在文化生态化背景下进行,而不能在生态文化的单一框架内实现,文化生态化为人对技术认识的合理化与技术功能的完善化提供了文化支持。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与人文在古代的融通是朴素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统一迎来了工业文明。由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演化为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对立,人类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科学大战"使科学与人文分隔加剧,但是,走向融通是二者的发展趋向。既坚持社会科学发展的"科学原则",又坚持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原则",就一定能够实现科学与人文的交融。马克思主义理论兼有科学与人文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企业之根——企业安全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兵  王龙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4):135-136
企业安全文化是一种优秀的文化,它关乎人的生命、关乎环境的保护还关乎社会的发展。它是人文文化、科技文化和生态文化的统一体,表征着一个企业的安全文化水平。企业安全文化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促进科技朝着向善的方向发展,创造了安全生产力,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之根、之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