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王玲玉 《现代英语》2023,(12):91-94
国内儿童绘本起步晚,较国外绘本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国绘本市场一直以引进版绘本为主要图书来源。引进版绘本要想在国内大范围传播,还需要经过“翻译”这一层加工与包装。近十年来,儿童绘本翻译研究取得显著成就,但仍存在诸多不足。本研究将以知网数据为数据源,利用文献分析软件,对儿童翻译领域的研究机构、研究学者、翻译理论和翻译方法四方面进行深入归纳和分析,总结出我国学者近十年来在儿童绘本翻译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和局限,为未来参与儿童绘本翻译研究的学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儿童绘本是进行幼儿启蒙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绘本翻译问题不仅会妨碍儿童对外国故事的正确理解,还会影响他们对母语的欣赏和学习。以小狗安格斯系列绘本为例,分析国内两个翻译版本中出现的诸多英译汉翻译问题,借以探讨目前国内儿童绘本翻译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相似文献   

3.
袁宏 《培训与研究》2013,(11):125-127
本文从词语、句法、修辞等方面探讨了功能主义目的论在儿童绘本翻译中的应用,从而提出该翻译理论对儿童绘本的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目的论指导下的儿童绘本的译文更容易满足目标受众的阅读需要。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教育部门对于儿童教育重视力度的加深,绘本在儿童教育中的运用能够启发儿童的早期教育,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在当前的儿童绘本中,借助于国外的优秀作品的引进,不仅可以丰富我国儿童绘本的教学资源,同样也能够让儿童绘本的精美图画与文字对儿童的认识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进行培养。儿童绘本市场引进大量的外国绘本,对绘本翻译与发展思考是儿童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本文主要对儿童绘本现状以及发展研究进行分析,旨在分析当前我国儿童绘本翻译与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儿童绘本的特点,探索相应的发展策略,为以后类似的事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阅读儿童科普绘本是家长在引导孩子认识世界的有效手段。但我国原创绘本数量少,且质量良莠不齐,所以将国外优秀绘本引入中国仍是获取绘本的主要方式。这就对绘本翻译提出了要求。本文就吉姆·派普所著的系列绘本中的一册《冰为什么会融化》的汉译实践为例,在读者接受理论视角下,探讨翻译儿童科普绘本过程中运用到的策略和技巧。  相似文献   

6.
儿童绘本的语言有简练性、韵律性、趣味性等特点.本文针对这些特点,对儿童绘本翻译中的一些方法和出现的问题加以解释,并提出建议,希望能对英语儿童绘本的汉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儿童绘本的语言有简练性、韵律性、趣味性等特点。本文针对这些特点,对儿童绘本翻译中的一些方法和出现的问题加以解释,并提出建议,希望能对英语儿童绘本的汉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问卷法、访谈法等方法对英语儿童绘本译作在幼儿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探讨了英语儿童绘本译作在幼儿园阅读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以提高英语儿童绘本翻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杨红樱童话绘本出版后不久即被日本译者中由美子翻译成日语,由日本树立社出版,这无疑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成功案例。本文以杨红樱童话绘本《木耳》的日译版为例,考察其文字、符号的排版设计特点及译者的翻译策略,探讨了其体现的"儿童本位"思想,以期对我国绘本的创作和出版、绘本译者的翻译策略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0.
绘本文学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它有其独特的美学特质和审美功能,所以绘本翻译中审美信息的再现有着独特的方法和手段。绘本翻译中审美再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图文视觉的形式之美、图文共建的和谐之美和文本主题的内涵之美。而这三个层面的审美再现都归结于绘本文学的图文交互性这一本质特性,所以绘本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只关注文字的转换,而要仔细研读原文本中的图文关系,通过解析绘本中图文共同构建的美学框架,再结合儿童读者的审美心理特征,才能最大限度地再现原作的审美信息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儿童绘本的语言应简洁规范,富有童趣,满足低幼儿童的阅读需求,符合其语言特点。翻译时应特别注意:题目应概括且有趣:运用象声词、语气词和叠词等增加译文的生动性:灵活地进行押韵;通过修辞手段提高绘本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2.
明中叶以前,归善县等东江中上游地区的主体方言属于粤语。明中后期,随着客家移民浪潮到来,它经历了逐渐客语化的演变,这是由客家人逐渐成为当地主体族群决定的。但联系土著、客家矛盾冲突的历史背景,考察"本地话"这一明显带族群区分色彩的自称,可知本地话应是明代后期东江中上游土著在与客家移民互动中确立我群认同的产物。本地话的底层应为粤语,其客语特色是后来受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儿童绘本是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书籍。一本好绘本不仅可以使儿童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而且在儿童的成长中有教育与指导的作用。什么样的绘本更适合儿童?本文从儿童绘本的概念入手,以目前市面已出售的引进及原版进口儿童绘本为例,分析与总结了在适合2~6岁儿童群体阅读的绘本书籍中,儿童通常喜爱的题材与图画具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儿童绘本是一种多模态文本。绘本中的图画与文字在交融互动中形成对称、互补等关系,共同叙述故事、传情达意。两种模态的有效互动有助于增强作品的感染力,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以《心灵成长故事》为例,探讨多模态视角下的儿童绘本英译策略,指出译者应具备多模态意识和儿童视角,在全面深入解读绘本图文关系的基础上,选择灵活适宜的翻译策略,在译文中准确地、充分地、生动地再现故事的意义与童趣。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绘本作为一种综合艺术性与文学性的新形式发挥着其独特的教育作用。尤其在学前教育中,很多幼儿园将儿童绘本应用于幼儿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语言领域,也包括健康、艺术、科学及社会领域。主要对幼儿园中儿童绘本应用的情况进行研究,提出儿童绘本对于幼儿的意义,分析幼儿教师主要考虑哪些方面选用儿童绘本,提出合理化选用策略,为更好地开展绘本教学提供帮助,发挥儿童绘本在幼儿教育中的更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绘本的交流、创作、出版与研究评论日益繁荣,优秀的儿童绘本能给孩子带来快乐与幸福,作为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学校在幼儿文学课程设置中应体现绘本的研究。最了解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且与幼儿接触最多的幼儿教师是最适合创作幼儿阅读的绘本群体。对儿童绘本价值的认识、运用问卷调查法总结研究绘本创编遵循的原则及思考创编的方法及开发等,这对幼儿教师开展绘本的创编及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儿童哲学启蒙教育是自由教育过程,就是要把美的意识贯穿于这个过程本身,绘本则为这种教育过程提供一种有效媒介。论文以实践教育哲学为视角,结合儿童哲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特征,从儿童哲学情境的含义及特点出发,探索了儿童哲学情境创立的条件,并分析了绘本在儿童哲学情境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绘本哲学启蒙教育包含绘本讲读、绘本绘画、绘本戏剧表演三个方面内容,而三个部分都和哲学情境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8.
根据Talmy的运动事件词汇化模式理论,英汉语言同属方式语言。实际上,英语的方式动词远远多于汉语。英文绘本中大量使用语义内涵丰富的方式动词,既生动有趣又简洁凝练,符合儿童读者的阅读和认知需求。在绘本译介过程中,由于汉语方式动词的缺失,译者必然会遇到诸多翻译难题,这就需要根据英汉词汇化特点和儿童读者的认知特点,选择适当的绘本方式动词。  相似文献   

19.
陈桂花 《成才之路》2021,(14):70-71
绘本是儿童的重要阅读材料,有助于儿童阅读习惯的培养,有利于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学校及教师应该重视绘本阅读,立足于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选择合适的主题绘本,还要根据绘本特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并通过展示和评价活动保证绘本阅读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采用2(儿童类别:孤独症儿童、普通儿童)×2(绘本题材:虚构类绘本、非虚构类绘本)×2(信息类型:明显信息、隐含信息)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探究语言年龄为4—6岁的孤独症儿童的绘本阅读理解能力。结果表明,孤独症儿童的绘本阅读理解测试得分显著低于语言年龄匹配的普通儿童;孤独症儿童的绘本阅读理解受到绘本题材和信息类型的影响,孤独症儿童在非虚构类绘本上的阅读理解测试得分显著高于虚构类绘本,明显信息的得分显著高于隐含信息。孤独症儿童绘本阅读理解能力的不足可运用心理理论、弱中央统合理论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