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基础上,在科学把握时代特点的前提下,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大胆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突破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计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苏联模式和自身的历史模式,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使中国迅速走出战争破坏的阴霾,并建立了独立的和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但苏联工业模式也带来了重工业畸形发展、农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从历史角度看,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具有特定的时代意义,对奠定中国工业基础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指导下,带领中国人民开辟的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世界人民共享共荣的现代化道路模式。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通过接续性奋斗开创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跨越式赶超,创造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全面统筹协调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彻底打破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依靠武力和掠夺实现并维系的现代化道路模式,革除了建立在资本基础之上的现代化文明面临的系统性危机,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又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迈向现代化的新选择,进而为人类文明的品质提升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4.
斯大林模式是以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在和平与发展的环境下社会主义建设亟须突破这种模式的局限。20世纪70年代后期,通过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的改革开放,中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实现了对斯大林模式的突破,并不断进行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发展问题,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强调的发展重点有所不同.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实现工业化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的奋斗目标,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工业化道路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推进中国工业化指明了方向,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全局"要求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方针,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方法,二者有机地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  相似文献   

6.
刘波 《考试》2014,(3):32-33
<正>【专题梳理】一、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1.社会主义建设起步(1953~1956年)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年)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将马列主义工业化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系统论述了中国工业化的客观依据,制度选择、道路选择、发展战略以及实现工业化的方针政策重大问题,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化思想体系,集中回答了中国如何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的历史性课题,不仅指导建国头几十年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而且对今天中国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20世纪三次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摒弃了对资本主义的幻想,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摒弃了教条式的照搬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模式,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摒弃了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迷信和神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来自于对苏联模式的突破,表现在发展道路、具体内容和民族形式三个方面,是相对于科学社会主义普遍原理和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普遍原理,主要体现在对科学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价值等基本原则的坚持上。中国特色与普遍原理之间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中国特色对普遍原理的某些内容有所突破,但仍然坚持了普遍原理。所谓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都是不可取的,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在中国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之一。建国前后 ,中国共产党提出以“工业化道路”为主体的现代化 ,中国的现代化历程由此发端 ;在此基础上 ,到 6 0年代初 ,又提出以“四个现代化”为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和战略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共产党审情度势 ,最终将中国现代化道路定位于“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李大钊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国黑暗时代,大变革的时代。血气方刚的李大钊借着北斗星光,勇敢地引领中国人民走向解放大道,他是中国革命的引路人。辛亥革命后,引领反袁反督斗争,继续反帝反封建。在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尚未传入中国,李大钊革命民主主义思想是先进的,指引走继续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道路是正确的。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引领学习马克思主义,走俄国人的路,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高瞻远瞩,引领中国人民走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之路,勇往直前,站在革命的最前列,为中国革命立下不朽的功勋。为了新中国,引领建立中国共产党。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实际创始人之一,为党的建立做出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更是信心百倍地引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他指出了革命的对象与斗争方向,不屈不挠、疾志不渝地宣传与组织人民大众为建立自由、民主、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奋斗。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是在两对基本矛盾基础上发生、发展的。在革命道路的选择上,基于历史条件各异,资产阶级革命派采取城市武装起义道路,而无产阶级革命派则最终选择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将两条民主革命的道路作比较,试图揭示两者的合理性,并从中总结出一些有益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3.
郭沫若在“五四”前对帝国主义的入侵感到愤恨,但他并没有把反对的矛头直接对准帝国主义,其反帝爱国思想笼统抽象。“五四”以后,郭沫若的反帝爱国思想迅速发展,明确、直接地提出了反帝主张,并投身于中共领导的大革命中。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的农民思想和农民政策,为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三个历史时期中心任务的完成发挥了无以替代的历史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完善土改政策和路线,极大地动员了广大农民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农业集体化和户籍制度为制度依托,通过实施数十年的对农副产品的统购统销,基本完成了为工业化积累资金的历史任务;在改革开放初期,先是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一系列措施,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至世纪之交,又连续推出取消农业税、补贴农业生产,以及为广大农民提供基本社会保障的新农合和新农保等反哺农业的惠农政策,成为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5.
反帝反封建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两大主题,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并未圆完成反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在历经了新中国50年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之后,封建主义的残余影响在社会生活中依然广泛存在,反对封建主义,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依然是我国实现现代化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从分析封建主义的中国特征入手,结合新中国50年反对封建主义斗争实践,探讨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在中国长期存在的根源,并对今后反对封建主义斗争的基本对策作出前蟾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李大钊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工作中,关注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面临的问题,并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加以说明。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阐述,反映了他对中国革命发展的新方向、新道路的探索与思考。他在比较中正确地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阐释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指出社会主义在中国实行必然带有自己的特点。李大钊对社会主义目标的坚定信念,有助于他正确解释中国革命面临的问题;而对中国革命面临问题的正确回答,也是使中国革命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一个演变和形成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相结合的过程。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对于正确制定革命党人的战略和策略,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正确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和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农民运动的两次高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研究发现,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小生产者阶级的局限性使革命队伍日益受到封建主义的侵袭,滋长了保守、迷信、享乐、皇权等封建思想意识。其表现为封建皇权主义思想严重,家天下、迷于权势、争权夺利和生活腐化,以致内部流血内讧,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最后失败。历史告诉我们,旧式农民战争推翻不了封建制度。同样,义和团也无法摆脱旧式农民战争的归宿,他们英勇反抗,拼死奋斗,仍不能赶走入侵的帝国主义。义和团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笼统的和极端排外主义及封建蒙昧主义。笼统排外又是封建蒙昧主义的突出表现,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导致了行动上的盲目性和落后性,其结果是孤立了自己,壮大了敌人,使反帝斗争陷于歧途,悲壮失败。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历史表明,封建皇权主义和笼统的排外主义,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革命和农民战争的两个致命弱点,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不能独立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自发的农民思想不能拯救中华。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以思想政治和文化教育、利益整合、精神激励为主要内容,引导、教育、帮助人民群众激发起革命的潜能,树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意识和斗志,把革命潜力变为现实的革命力量,形成了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强大的革命力量,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发展的特殊历史时代重大课题的科学应对,也是对我国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重大课题的科学应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革命”的“新乐章”的成功谱写,是对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重大发展、对党的基本战略的重大推进,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扩充,是对公平与效率关系难题的历史性破解,是对中国的“软实力”的集中概括与极大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