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为方志的发达之邦,具有编纂地方志书的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光绪江西通志》是江西封建地方志书编纂史上首屈一指的佳作,就是把它放在全国范围内来看,也是一部难得的上乘之作。它与同时期编纂的《山西通志》是其时通志中南北遥相辉映的双璧。《光绪江西通志》的显著优点和特点,在于它具有较为完备而整秩的体例和较为丰富而翔富的志材,  相似文献   

2.
明成化年间编纂的《河南总志》与《山西通志》,是我国较早编出的省志。历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三朝所修的《明史·艺文志》对《成化河南总志》著录为:“胡堙;《河南总志》十九卷。”乾隆年间编辑的《四库全书》,不唯没有收录该志,却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著录《雍正河南通  相似文献   

3.
《方志考稿》(甲集)(以下简称《考稿》),瞿宣颖著,民国十九年(1930年)由天春书社刊行。此书是我国近代第一部地方志提要目录书。全书分6编,依次著录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山西(包括归绥道)、江苏八省一道方志600多种。所录省、府、州、厅、县志和乡土志,大多为清代顺治至宣统年间方志,少量为民国方志。  相似文献   

4.
2013年面世的《全元诗》著录元代诗人近五千位,集中呈现出了元诗的全貌。但由于本书在编纂过程中对地方志等文献参考不够赅备,致使一部分元诗作者未被著录,已著录作者亦有漏收之诗。通过以《中国史学丛书》三编影印明弘治版《吴江志》为样本进行调查,可辑录《全元诗》已著录作者6人,佚诗18首,未著录作者13人,佚诗19首,并对作者生平及诗歌相关内容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5.
《直说通略》(一下简称《直》)最早见于《文渊阁书目》著录。作者郑镇孙,《元史》无传,王德毅所编《元人传记资料索引》亦不见著录。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清代所修《四川通志·经籍志·集部》所著录的三部典籍进行了考论。对《扬雄集》,考历代《史志》对雄集的著录、《扬雄集》卷数、扬雄诸《箴》的情况;对《花蕊夫人诗》,考花蕊夫人姓氏、其《宫词》与王建《宫词》的关系;对《苏学士集》,论其卷数和后人对苏氏诗文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地方志是我国独特的、别具体裁的地方文献。千百年来形成的修志传统,给我们留下数以千计的地方志书,成为我国历史研究,尤其是地方史研究中丰富的资料宝库。在我国众多的通志中,清代嘉庆初年谢启昆修,胡虔纂写的《广西通志》(以下简称《谢志》)就是一部颇有影响的志书。自其问世以来,一直以它新颖体例,博洽的内容而备受赞誉。本文拟就其方志地位作一略论,以求教于方家。 《谢志》共二百八十卷。卷首列谢启昆《恭进广西通志表》,次为《重修广西通志衔名》,又次为《叙  相似文献   

8.
《南滁会景编》是研究安徽滁州地区文学文化及其发展状貌的重要地方文献。其十四卷本所收大量诗文未见载于总集、别集、选集、诗话、笔记、类书、碑刻、地方志等文献,具有重要的辑佚价值。关于其十二卷本的刊刻时间,当代有多家目录书予以著录,却正误混淆。本文将指正其著录错误,梳理版本源流,并阐明十四卷本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9.
郑樵《通志·艺文略》(以下简称《艺文略》)可以说是四部分法之外一部具有较为典型的图书目录。郑樵将自己的目录学理论汇编成《通志·校雠略》,并在《艺文略》中一一的实践,而这一切理论和实践都是在郑樵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完成的,在继承前人经验方面突出的体现在著录项目、著录方法和类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彭志 《天中学刊》2015,30(1):97-102
地方志中存留有少量清顺治、康熙两朝词人词作,尚未被《全清词·顺康卷》《全清词·顺康卷补编》及各类辑佚论文著录,今新补22家52首词,以备《全清词》重编时参考。《全清词·顺康卷》及《全清词·顺康卷补编》已收词人,则录出佚作;失收词人,则在词作前考订词人生平。  相似文献   

11.
《十通索引》,一九三八年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是查检“十通”的重要工具。所谓“十通”,是指十部有“通”字的政书,即,《通典》(唐代杜佑编)、《续通典》(清代嵇璜等编)、《皇(清)朝通典》(清代嵇璜等编)、《通志》(南宋郑樵编)、《续通志》(清代嵇璜等编》、《皇(清)朝通志》(清代嵇璜等编)、《文献通考》(元代马端临编)、《续文献通考》(清代乾隆敕撰)、《皇(清)朝文献通考》(清朝乾隆敕撰)、《皇(清)朝续文献通考》(刘锦藻编)。通典、通志、文献通考三大系统各自连贯,汇集了自传说中的尧、舜、禹至清代末年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各项制度的沿革,是研究古代典章制度的必读参考书。由于“十通”卷帙浩繁,查检颇为困难。为方便使用,商务印书馆在影印“十通”时,特编印《十通索  相似文献   

12.
《上党记》是山西最早的一部地方志,但因历代藏书目录都未著录,所以编纂山西方志、研究地方史的人都不知道它。即或知其书名,也不知道它作于何时,更无从了解它的内容。清儒章宗源在  相似文献   

13.
清代杨方晃所编《磁人诗》旨在保存自唐至清磁州籍人士之诗,是一部重要的地方诗歌总集。清代《皇朝文献通考》、《皇朝通志》、《四库全书总目》等均著录此书,《国朝畿辅诗传》引用《磁人诗》多达二十余处。民国《雪桥诗话续集》亦提及此书。《磁人诗》之文献价值与广泛流传于此可见一斑。遗憾的是,今人著述多对其语焉不详,《中国古籍总目》失收是集。上海图书馆所藏清雍正原刊本《磁人诗》,弥足珍贵。此书在保存地方文献上有其独特价值及意义,尤其可补《全唐诗》、《全宋诗》、《全金诗》等全集对某些诗歌的失收。  相似文献   

14.
元杂剧大师关汉卿籍于何处,文学史上众说纷纭。一说是“大都人”,根据是钟嗣成的.《录鬼簿》和《析津志》;一说是河北安国人,根据是《祁州志》;一说是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县)人,本于《元史类编》、《山西通志》、《蒲州志》、《解县志》。三家各执一词,相持不下。我的看法,既然几处方志均有记载,大概总是“事出有因”吧,但要辨乎  相似文献   

15.
《全唐文》所收日休文《襄州孔子庙学记》,为据康熙年间编成的《湖广通志》著录。中唐程浩《凤翔府扶风县文宣王新庙记》中的第一段,当为程浩所作。唐人及后人常将程浩文第一段析出传抄,是后人将程浩文误作皮日休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是继《中国地方志综录》、《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后又一部重要的中国古代地方志目录。该目录不仅著录了方志的书名、卷数、纂修者及版本,更详细介绍了方志纂修者的籍贯、生平、方志的内容、价值等内容,是一部实用的提要式方志目录。但由于各种原因,其中著录的部分方志的修纂者、卷数及版本等事项有一些讹误。本文据所见原方志予以订正。  相似文献   

17.
方志目录专书,始于清光绪间缪荃孙所编《学部方志目》,著录一千二百余种,始有公藏方志目录.民国初任凤苞聘沙彦楷、瞿宣颖编《天春园方志目》,著录一千余种,又有家藏方志目录.其后朱土嘉汇集公私藏家书目,访查国内外方志,编成《中国地方志综录》,著录七千余种,于是方志目录学兴焉.其时瞿宣颖撰《方志考稿》,而有提要之作.张维编《陇右方志考》,洪焕椿作《浙江方志考录》,又有方志考录之目.曩者我曾与朱士嘉、瞿凤起二先生谈论方志考录,非徒考书名卷数,作者版本而已;倘若注录详明,则郡邑之沿  相似文献   

18.
宋代晁公武所编《郡斋读书志》,以文献著录及其解题形式体现出巨大的学术价值,并影响和推进了我国目录学的发展。在《郡斋读书志》所著录书中,唐五代文献占很大比例,尤其是其中著录和记载了许多唐五代文学史料。这些资料至今大多已佚,通过《郡斋读书志》的解题能清楚地了解其内容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依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有关档案及《清实录》等资料,就光绪《山西通志》职官志清代按察使表有关姓名、籍贯或旗籍、科第出身和任、署年份等史实予以订补。  相似文献   

20.
全宋文》将两宋文章加以汇编集录,对学术界的影响至为深远。但是由于宋代的文学创作相当繁盛,其中不免有些作品散落在较为稀见的地方志中,并不为通常的总集或选集所著录,进而造成被《全宋文》漏收的情况。现就山东府县志中所著录的8篇宋代佚文进行辑录,以补《全宋文》之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