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图书馆界对书次号的取法真是五花八门,使用较多的有(1)财产登记号:其缺点是不能反映图书本身固有特点;同类同著者的不同著作及同一种书的不同版本、卷(册)、复本等都不能集中在一起。(2)种次号:随图书馆分编先后顺序而定,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仍不能反映图书本身固有特点;不能将同类同著者不同著作集中。(3)按书名字顺取号:方法复杂,容易重号。  相似文献   

2.
关于书次号的取法,各有主张。有的主张取登录号,有的主张取种次号,有的主张取著者号,有的主张取年代号,意见一直难以统一。我认为取书次号应有一定的要求,那就是: ①有利于统编和在编,促进标准化;  相似文献   

3.
同类书的排列有几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同类书排列的方法,除分类法中根据类目性质和读者的使用习惯有规定外,主要有三种,即按图书分编先后排(种次号);按该书的作者取号(著者号)和按图书的出版年代排。种次号排列法,号码短,简单易学、易排,取号的效率高。但排列溲有现律,不利于集中编目和标准化,而且不能集中同类同著者的不同著作。著者号排列法能够集中同类同著者的不同著作,便于全国统一编号,但团体著者不好取号。目前我国尚没有统一的著者号码表, 按出版年排列,有规律可循,便于统  相似文献   

4.
采用种次号加区分号标引,不仅能将同类书中同一著者的书集中,更便于将某些同类书下不同著者的书按需要集中。  相似文献   

5.
书次号是表示同类书先后次序的号码,是各馆进行同类书排列的依据。按同类书区分方法的不同,存在著者号、种次号、书名号、出版年代号、登录号、页码号等多种书次号。但是在图书馆界用得最多的还是种次号和著者号,尤其是种次号。当前80%左右的大、中、小型图书馆使用种次号.10%左右的老馆、大馆使用著者号,还有10%左右的小型图书馆使用登录号、出版年代号、ISBN号等为书次号。  相似文献   

6.
书次号四角号码取角小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书次号的使用各地各馆不一,有使用著者号或书名号查表法、四角号码法、首字母取号法、图书登记号和种次号等等。上海的公共图书馆绝大多数使用著者号采用四角号码法,个别区图书馆采用种次号。使用四角号码法的取号,亦不统一。有的采用1、3、1、1角,著者姓名第一字采1、3两角,第二字和第三字各采第一角,构成四个号码作为书次  相似文献   

7.
种次号与其它书次号相比,由于它在取号时不变字形变化或读音不一的限制,而且编号方法简便,分编人员容易掌握,加之符号单纯、简短、准确、比较适合分类排架的要求,因而它是我国图书馆界特别是中小型图书馆使用得较多的一种书次号。但是它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如同类中同著者的不同著作不能集中;取号既无规律可循,又无助记性,不仅给号不易(给号时必须查目录或种次号记录卡),读者检索  相似文献   

8.
关于书次号问题,到底是采用种次号,还是著者号,目前争论很大。读了几篇文章,对我的启发很大,也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种次号和著者号是同类图书的两种排列方法,虽属几个号码者是加上一个文字的问题,但它关系到编目手续的繁简、取书排架的快慢、读者的宣传辅导工作,也关系到编目的统一化、标准化问题,不妨说也关系到发展中的图书馆事业。因此,种次号和著者号,谁个优,谁个劣,大有探讨的必要。我是赞同著者号的,我想强调一下著者号的优越,以供编目的同志在采用书次号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同类目的多种著作用什么方法来组织编排,国内主要是用著者号和种次号,这两种书次号可以使同类目的图书个别化,但不能体现学科发展的系统性。而用年月日作书次号,可以使同时间的著作集中,基本上体现本类目科学的发展阶段而接近学科的系统性。同时,年月号还有以下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种次号和著者号各自的利弊,分析了在数据共享及集中编目条件下书次号是否应该统一。基于发挥二者的优势互补,为实现各馆的日常排架及日后的编目数据共享,提出今后在书次号的设置上应同时设置两种书次号:以种次号作为显性书次号适应对内排架,以著者号作为隐性书次号适应对外检索。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手工取种次号的弊端,著者号自动标引的优越性,认为著者号法将取代其它书次号法是书次号发展的必然趋势,浅谈本馆改种次号为著者号自动标引的具体方案、方法.  相似文献   

12.
书次号问题是我们从事图书分编工作人员天天碰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所谓书次号,就是同类图书的排列号。目前,各图书馆所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使用较多的有下列两种:一种是以种次号作书次号。其主要缺点是同类书中的彼此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仅仅表示它的进馆先后次序而已而不反映其他意义。另一种是自己馆内编制著者号,以著者号作书次号。其主要缺点是必需查表才能得到著者号,工作起来不大方便。  相似文献   

13.
<正> 贵刊1989年第6期发表了晏裕民同志的《中文图书书次号新探》一文,拜读之后颇受启发,但对作者的基本观点不敢苟同。晏裕民同志从便于分编和书库管理的角度,提出用“开本页码书次号”取代种次号,并阐述了如此改进的利弊,即与现在所使用的图书种次号相比有方便、美观、省时、标准等优点,而不足之处仅在于不便于集中同学科、同著者的著作以及容易同号。  相似文献   

14.
书次号新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论述书次号的作用、编制书次号的要求、著者号与种次号的优劣、《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的实用价值、书次号标准化等问题,并就如何发挥两种书次号的作用提出新见解。  相似文献   

15.
著者号优于种次号已成功图书馆界的共识。然而实际情况是,在目前全国图书情报机构中,采用种次号的约占80%,采用著者号的仅占10%左右。本文从剖析书次号认识的误区入手,探讨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著者号与种次号优势互补,长期共存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6.
谈书次号的标准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关于书次号统一与否的争论,对索书号、著者号、种次号等相关的概念及实际使用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指出书次号的标准化为大势所趋,结合著者号与种次号二者的优点,逐渐实现统一。  相似文献   

17.
也谈著者号与种次号孰优孰劣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著者号优于种次号已成为图书馆界的共识.然而实际情况是,在目前全国图书情报机构中,采用种次号的约占80%,采用著者号的仅占10%左右.本文从剖析书次号认识的误区入手,探讨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著者号与种次号优势互补,长期共存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8.
在全国统一的标准书次号尚未确立之前,由于种次号具有简单、方便、不重号和号码短等优点,目前有80呖以上的各类图书馆采用种次号作为书次号。采用种次号一般要使用种次号记录卡(也叫种次号顺序卡),因为它比代号卡更为方便。现在使用的种次号记录卡是在种次号码右边的空格内打“√”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文图书分类目录大都采用汉语拼音著者号码作为书次号(以下简称著者号),优点是可集中同一著者的著作。但从我馆情况看,也存在缺陷:一是由于林业知识在不  相似文献   

20.
我国对书次号问题的研究是很早的。建国以来,随着各种新分类法的问世,特别是《中图法》推行以来,对这个问题讨论日趋热烈。归纳起来各家推崇和现行的书次号主要有:著者号、种次号、著者种次号、年代号和书名号五种。通过争鸣,对五种书次号的优缺点已看得比较清楚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通过比较,总结出编制书次号的一些规律性东西,以便于改进、创新,尽快研制出理想的书次号方案来。本文就编制书次号的基本原则和如何改进书次号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