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吴键 《中国德育》2014,(4):28-31
学校体育改革创新,重要的是政府责任和法制建设。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核心,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学校体育是主阵地,体育教师要承担历史使命和责任。增强学生体质健康,要扫除家庭教育的盲区,各级政府要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列入政府民生工程。  相似文献   

2.
《天津教育》2014,(15):1-1
近日,国家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发言,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扎实抓好学校体育工作,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袁贵仁指出,近年来,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学校体育的决策部署,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有些指标出现好转。  相似文献   

3.
正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干预,应当走综合干预道路,把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列入政府民生工程。这是教育部26日在京召开的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上,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有关专家对学校体育改革的意见。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争取用五到十年时间,有效扭转学生体育健康状况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自中央7号文件颁布实施三年以来,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面向全体学生,打造区域特色,积极开展全省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有力地推动了学校体育工作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进展,特别是在建立学生体质的监测与公布机制、举办中小学生三大体育联赛和开展创建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等方面取得的一些新的进展,下面,向大家作一个汇报和交流.  相似文献   

5.
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分析与实践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指出:“……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要切实建立由一把手负责的学校体育工作机制,站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以对国家、民族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加强学校体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上海教育》2007,(12A):6-8
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07青少年体质健康上海论坛”日前举行。来自全国教育、体育、卫生领域的专家学者共200余人参加了会议.论坛期间有14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教授作主题报告。 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全国各地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采取了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一系列措施以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举办“2007青少年体质健康上海论坛”对落实中央7号文件,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人民生活富裕了,文化水平提高了,但青少年的体能和健康素质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学生健康文明的生活行为和方式如何培养,什么是科学的人才观、教育观,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工作机制如何建立,所有这些课题,都亟需加强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本次论坛搭建了青少年体质健康学术交流的平台,邀请国内外教育、体育、卫生、社会等方方面面关注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专家与同行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改善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对策措施,为教育部门和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供决策咨询。 论坛围绕“现代社会新形势下学校体育和健康促进研究”“发达国家学生健康比较研究”“现代学生生活方式与健康行为探讨”“城市体育设施对青少年体育素质发展影响探析”四个方面开展研讨,一些前沿性强、应用性广的研究成果对指导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都起到了实质性的推动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国家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文件的下发,对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贯彻文件精神,我校坚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全面推进课改为契机,以学校体育工作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从新学期起,上海将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区县和学校,实行合格性评估和评优评先一票否决。能否保证多数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能否保证学生在校每天锻炼一小时等,将成为评价学校体育工作的‘硬杠杠’。"在日前召开的上海市学校"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工作研讨会上,上海市科教党委书记李宣海对学校体育工作作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9.
徐娟 《教育文汇》2013,(7):24-24
对于增强学生体质,国家层面一直很重视。但是,学校体育工作仍是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把体育放到教育的基础地位,还没有在思想和行动上取得共识。因此,要通过务实举措,引导各级政府、广大青少年、学校和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健康观。  相似文献   

10.
一方面是学校教育工作者对发展体育工作的身体力行,另一方面是政府从法制层面对青少年体育与健康事业加以保证和推动。这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在很多国家学生的健康成长被放在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rthweight, adolescent health (general health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high school completion in Norway, using survey data linked to longitudinal registry data (n?=?5,354). 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e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birthweight and high school completion can be attributed to socioeconomic status. General adolescent health is explained by socioeconomic status combined with risk- and protective behavior.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s mediated by having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among the most affluent students, but not among the lower-income students. Among the lower-income students it was, instead, absence from school and feeling comfortable in class that mediat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high school completion, net of other factors.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法、访谈调查法,比较与分析辽宁省初中学生近五年体质健康动态情况。研究认为近五年辽宁省初中学生健康体能状况总体上依然没有显著改善。针对提出家庭教育机制必须适时跟进;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必须有效落实;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评价制度必须尽快完善等相关社会支持保障建议,为尽快提升青少年群体的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开展积极心理教育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趋势。以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800名农村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应用心理健康诊断量表(MHT)前后两次进行调查,第一次调查后实施为期一年半的积极心理干预,结果表明积极心理干预对学生的学习焦虑、自责倾向影响非常显著,对对人焦虑、冲动倾向的影响比较显著。农村初中生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与教师、家长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评价密切相关的方面,如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等,应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方式和评价机制的改革,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4.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641名初中生进行调查,包括学困生290名,普通生351名。结果表明:(1)学困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4个方面的心理健康状况比普通生差;(2)学困男生在学习焦虑、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3个方面的表现比学困女生好;(3)学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年级差异不显著。针对学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现状,应结合学生本人、教师和家庭这三个不同的群体对其心理健康进行有效的干预,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通过问卷调查,以海南省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新课标实施后中学生在体育价值观的社会学层面产生适应性变化的取向特征及其成因。研究发现娱乐型、健身健美型、社会交往型、反向评判型、调节心理型5大价值观较为突出,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海南省中学生体育的主体需要与主导价值取向;从行为取向层面看,男女生在体育内容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共性,而在时间付出及对活动场所选择方面,男女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自2006年阳光体育运动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以来,阳光体育运动内涵的界定至今尚未有一个科学、清晰和合理的阐释,且存在许多理论层面上的认识局限。阳光体育运动中的"阳光"承载了三层含义:离开室内环境,享受自然"阳光;"让学生沐浴党中央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政策"阳光;"改变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人文社会环境,让青少年学生身心"阳光"。阳光体育运动中的"运动",应理解为全社会参与下的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运动。阳光体育运动中的"体育",其本质就是学校体育。为了更好地促进阳光体育运动健康长久有效开展,需要进一步借鉴和移植健康促进理论,改造成适合阳光体育运动的指导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鞍山市体校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是否能满足其发育与生活学习的营养需要,是否能与其运动训练任务相适应,我们对鞍山市体校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在饮食健康投资上做得不够自觉和理性,缺乏科学指导,主食摄入不足,营养不均衡.针对体校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提出了加强健康饮食的建议,希望能够为体校学生科学地安排营养膳食提供可资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教学实验、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索地掷球有氧运动对超重与肥胖学生体质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掷球运动具有明显地控制体重、改善形体和心理健康状况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是一项适合在学校广泛开展的减肥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19.
课外体育锻炼在增进青少年体质方面的作用更强于体育必修课,然而,据调研,南通市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普遍不足。其主要原因在于管理难度大;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健身理念;没有运动氛围,缺乏教师指导;运动场地和器材不能满足需求等方面。校方应提高认识,科学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分年级制订方案,完善监测评价机制和奖励措施,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以保证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质和量。  相似文献   

20.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部分高中留守学生和部分高中非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并探讨高中留守学生与父母分离状况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高中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非留守学生差。第二,高中留守女生心理健康水平比男生差;高一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与高二留守学生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学习焦虑、冲动倾向、过敏倾向方面比高二留守学生差。第三,父母均外出的高中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仅父亲外出的差,但与仅母亲外出的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