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拳种源流太乙五行拳,亦称武当太乙五行擒扑二十三势,系武当武术的主要拳种之一。此门派于明朝弘治年间(孝宗朱佑樘公元1488~1564年),由武当山道教龙门派宗师张守性创新而成。太乙五行拳,实际上有两个含义,在内是指人体真气按五行方位运行之功夫,在外是指拳家运用五行生克原理,采用擒拿、封闭、打穴、抓筋等技击技术,克敌制胜的方法。这是一个崇尚内功修炼的武术门派。  相似文献   

2.
拳谱记载:武当洪拳以仁、义、道、德为本,重于文、武、德整体发展,现采撷拳谱中之精要供读者鉴赏,参考!拳谱《七十二神擒》:“自开天辟地以来,皆是老师相传,道为根本而文武焉能相离乎。如若武要离文,则孝、悌、忠、信,礼仪廉耻,皆都弃绝,奸盗邪淫无所不为,自求杀身之祸不  相似文献   

3.
鹰爪翻子拳又称"鹰爪拳、鹰手拳法",是中华武术优秀名拳"八闪翻"繁衍出的新拳种,此拳经过两三代人悉心研究、充实、试验发展而成。它是以翻子拳的技法为基础,吸收少林拳术、岳氏散手的擒拿技法,鹰爪功法的刁、抓、擒、拿的手型,融合发展成为一个具有"鹰手"手法特点的翻子新拳种。  相似文献   

4.
《精武》2006,(9)
之潘双喜版:据传武当洪拳为宋朝武当山一道士所创,因其俗家姓洪,故定名为武当洪拳。又说当年宋太祖打关东,闯关西,以三十六路拳,三百六十六手定天下,分三十六路为关东架,三百六十六手为关西架。故武当洪拳以阴柔圆活之关西架;阳刚脆快之关东架为拳术根基。武当洪拳内容丰  相似文献   

5.
秘宗外托截肘是秘宗拳肘臂擒拿制敌之实用技法,属于少林武术散手擒制技法的范畴。实战中可根据敌方进攻退守之身步变化,采用上步外托截肘、撒步外托截肘等技法拨刁抓拧敌上盘攻防手腕,当敌被抓拧手臂之肘关节  相似文献   

6.
王军生  贺春林 《武当》2005,(10):38-40
传统擒臂手防身制敌术主要精选了武当拳中擒制性手法。擒臂手在实战制敌中主要运用缠丝劲和杠杆力原理,拧拉击打敌攻防手臂之腕、肘、肩等关节,将敌手臂拧伤,同时以滑蹬或勾翘脚抵绊敌邻近腿,用手、脚之反向合力或定轴旋转力制敌倒地而将敌擒住。  相似文献   

7.
步法为习练拳术功夫的机要,亦是胜战之道的关键。武当洪拳金锁连环步法是通过进步连环锁扣对方前脚或后脚,施以相合的劲去拧、别对方,令其倒地的动作。练习时先以基础的锁扣步为主,来回一线练单操。扣脚时以肩及膝关节向下扣压,形成螺旋的拧合劲,做到  相似文献   

8.
《中华武术》2006,(1):12-13
一、新书、畅销书 书名 拳道功法学 杨式太极刀入门—~崔毅士太极刀真传 中国武术教程简编本 中国武术概论 截拳道脚踢技法 截拳道功夫汇宗 截拳道连环技法 截拳道手击技法 截拳道攻防技法 截拳道擒跌技法 现代散打技法 /又圭卜掌4多务趁 少林武术理论一1 少林武术满攀本功一2 少林拳一3 少林棍--4 少林常用器械一5 少林稀有器械一一石 少林拳对练-7 少林器械对练一8 少林武术精华 少林拳技击人门 少林正宗太极祖拳法 少林七十二艺与武当三十六功 杨式太极六十六式弓林拳 杨式秘传一二九式太极长拳 杨式太极刀 杨少侯太极拳用架真诊 杨式太…  相似文献   

9.
付植红 《武当》2007,(8):15-15
武当太乙金刚拳是湖北的地方传统拳术,又名搪手,分为滚肩搪手和四平搪手两种练习形式,并广为流传。来历无从考察。基本技击法为:得手滚手,滚手打手,一手翻三手,三手翻九巧。手法之快,变化莫测,让对手招架不及,一般几招就可取胜。  相似文献   

10.
鹞膀捶为沛县武当洪拳三晃膀套路中的重要动作,它迅猛灵变,攻防相宜,技术应用以等打与赶打为法则,技击时犹如鹞鹰抖膀展翅。武当洪拳名家说:“打法有等打与赶打之分。所谓赶打者,不招不架,只是一下;所谓等打者,犯了招架,便是十下。”鹞膀捶的功法练习势猛劲强,长期练习可使骨坚筋强、精充气足,达体魄强健之效,用于格斗实战也有自卫防身之功。  相似文献   

11.
张长林  张顺林 《武当》2013,(4):16-17
李宗有先生,河南省济源市五龙口人。年轻时在山西太原做生意,曾拜河南温县赵堡镇人赵振绪为师学习赵堡太极拳。赵振绪老先生是赵堡太极拳名家李作智的门下。赵老先生传授了赵堡太极拳大功架、小功架、发功架等几套拳路,还有三十六捶、七十二擒拿等技法。李宗有先生曾一再强调,此拳系形意神三合一,它是先练形,再练意。即先练外形,再练内形。练内形,实质上就是练丹功。三合一太极功夫就是结合外形和内形丹功而统一完成的神意发挥的动作。  相似文献   

12.
内托截肘是传统肘臂擒拿制敌的实用技法,属于外家拳散手擒制技法的范畴。实战中可根据敌方进攻退守的身步变化,采用上步内托截肘、撤步内托截肘等技法托截敌攻势手肘臂。若敌出手攻入我中上盘空位时,我即于闪避中拨刁抓拧敌上盘攻势手腕,当敌被抓拧手臂之肘关节外侧转至下方时,速  相似文献   

13.
沛县武当洪拳是流传在沛县民间的一种长拳拳法。该拳内容有盘、势、法、理四个方面:盘即基础训练;势即套路;法即打手打法;理就是拳法理论。基础训练为“十大盘功”。  相似文献   

14.
“鹰手拳”又名“岳氏散手”,在实战中特别注重擒拿术的使用。鹰手拳的劲力分为七种,即“阴、阳、刚、柔、弹、寸、脆”。它的打法主要有“高挑低压、翻崩滚砸”。在实战擒敌中,通过手法抓叼掳拿,擒拿对手的关节薄弱部位,达到卸骨拿筋,使敌屈服就范。实战擒敌时,心狠手辣,一旦得到下手的机会,就要毫不迟疑,迅猛快速地将敌擒拿制服。“鹰手拳”劲力刚猛,其十指宛如铁指钢钩,抓击时其劲力直接渗进人体的骨缝之中,并将敌方肌健揪断扯伤,达到卸骨分离的目的。平常训练“鹰手拳”要求在沉静自然中去训练,因为沉静可使精力集中,这有助于提高人意识的控制力,能够做到以意导形。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武当武术以剑名闻天下,但是有没有拳或其他武术门类呢?它的武术体系又如何呢?武术界半个世纪的争论可以结束了。武术界17年的搜集、整理表明,武当武术博大精深,剑、拳、棍、枪、刀等18种武术各呈缤纷,门派多达100余个,仅武当拳就有500多年的历史,拳谱500余种。这是湖北武协副主席李太有在武当武术表演会上宣布的。武当武术源远流长,近以明代著名道士张三丰为祖师。千百年的丰富、发展,使武当武术成为中国武术"内家"功夫的代表门派,与"外家"功夫代表门派"少林寺"齐名,在武术界素有\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但由于种种原因…  相似文献   

16.
张长林  张顺林  林泉宝 《武当》2006,(11):52-53
赵堡太极拳名师,河南济源五龙口人李宗有先生(1916—1997),是赵堡太极拳陈清平高徒李作智一支的传人之一。先生一生与赵堡太极结缘,是传奇的一生。他留下的拳谱,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赵堡太极拳的面貌,他留下的拳架与功法,是目前较为完整的一部,有大架、小架、发功架三套架子,两仪九功、四象八法、二十四捶、七十二擒拿手、三百六十单元手、拳艺八法等等十余种之多。今天,每当我们读到这些拳谱和功法时,他的一生就会栩栩如生地浮现在我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17.
张文 《武当》2023,(10):24-27
<正>松溪太极拳又称武当南派太极拳,它是一种十分古老的内家拳术,是明代技击高手张松溪及其历代传人在继承武当内家拳的基础上,吸收了长江流域僧、岳、杜、赵、洪、慧、智、化八门精华,创编而成的一种风格独特的内家拳术。其动作古朴无华,技击性极强,打中有拿,拿中有跌,一招一式极重攻防。此拳术深蕴擒跌闭穴和反筋背骨之术,许多技法都可以在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拳经三十二势》中得到印证。因此,习练此拳术对于正确领悟以及探究原始的内家拳理都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祁美娟 《精武》2006,(12):32-33
少林之拳式,以五拳为最著,即龙拳、虎拳、豹拳、蛇拳、鹤拳。此五拳者,各有其妙用。虎拳练骨,豹拳练力,蛇拳练气,鹤拳练精,龙拳练神,精而习之,不难有龙行虎奔之效,而且获祛病延年之益。综五拳之手法,共一百七十三手,依少林技击术功夫之次第,须与一切普通运气使力,及各种马步手法等,俱习之娴熟,而后始可练习五拳术。至五拳之次第,以虎豹为先,蛇次之,鹤又次之,龙拳则最后,盖以龙拳之使运,全用气功为、王,周身夭矫如游龙之行空,所谓骨节通灵身心手足,均一气贯串,上下相印,然非数年功夫不易到此境界。据少林师法巨子所传授,谓少林自明季以后,已由释宗而与道术相参贯,即如五拳之气功,其中已十分之九系道家修养功夫,可谓释道合并之征矣。  相似文献   

19.
无极拳在无极功夫中是比较高的境界,学习难度比较大,演练要求高,要有一定的功夫才能练习,我在三年前学习了无极拳,一直坚持练习,至今颇有收获。练习无极拳要求:一、无极拳练习要求动作缓慢,自开式至结  相似文献   

20.
黄平 《武当》2010,(11):5-5
9月30日上午8时,武当道教功夫进社区“太极之星耀滨江”展演活动在南园滨江亲水平台举行。60名五里桥街道太极功夫爱好者,与武当道教功夫团联合演出了“武当太极道”功夫秀。至此,为期2个月的武当道教功夫走进卢湾区五里桥社区,教授社区居民武当太极拳的“太极之旅”圆满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