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超 《历史档案》2014,(2):122-124
经过康雍乾三代的努力,终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统一新疆,并逐渐确立以伊犁将军、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总理各回城事务参赞大臣、乌鲁木齐都统等为长官的四大驻防体系。总理各回城事务参赞大臣又称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回疆参赞大臣等,或以驻地名之,如喀什噶尔参赞大臣、乌什参赞大臣等,是清代新疆天山以南地区的军政长官,  相似文献   

2.
伊犁将军 官名,清代新疆驻防八旗的最高长官。全称“总管伊犁等处将军”。乾隆二十七年(1762)置。总掌驻防八旗、绿营及地方各民族事务,统辖军民,综制文武,天山南北两路皆听节制。将军衙门设印房、粮饷处、驼马处等机构,分设司官、笔帖式办理所属事务。所属驻防官员有参赞大臣(光绪时改副都统)、领队大臣、总管、副总管以及协领、佐领、防御、骁骑校各若干人,分掌驻防旗营军政及锡伯、索伦、察哈尔、额鲁特各部落游牧事务。  相似文献   

3.
陕甘总督福廉安为乾隆五十一年备办新疆贸易绸缎数目奏折乾隆四十九年九月初三日臣福康安跪奏,为奏请预办新疆需用绸缎事。窃照新疆各处岁需备用绸缎,向例先期咨询明确汇奏,请旨敕办。兹查乾隆丙午年应需绸缎,先经咨询各处驻扎办事大臣,兹准查明,开单咨复前来。查伊犁需办各色绸缎绢三千匹,塔尔巴哈台需办各色绸一百七十匹,乌什需办各色绸缎绫八百匹,叶尔羌暨所属和阗需办各色绸缎绫四百五十匹,喀什噶尔需办各色绸缎纱四百  相似文献   

4.
中亚与我国新疆之间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和贸易关系。1759年清朝统一新疆后,中亚浩罕政权与新疆南部的商业关系日益频繁。清朝当局为管理来到喀什噶尔经商的外国商人,在喀什噶尔设置了"呼岱达(Hudaida)"。呼岱达和浩罕商人,对喀什噶尔等地对外贸易的发展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清朝国力的衰弱,呼岱达的职权范围及作用发生了巨大变化,积极参与了和卓之乱,对喀什噶尔社会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孙文杰 《兰台世界》2016,(9):127-130
清中期文人和瑛,宦海浮沉五十余年,在边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清史稿》有传,然其《传》多有载述衍误、纪年错误、承袭疏漏等瑕疵。以史籍与新出档案参证,进一步探讨《清史稿·和瑛传》的几个问题:一,姓氏、字号问题;二,有无担任安徽布政使;三,为驻藏办事大臣时间;四,离任喀什噶尔参赞大臣时间;五,任大理寺少卿时间。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被清廷遣戍新疆,"效力赎罪"。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十一月初九日,林则徐到达伊犁惠远城,开始在新疆的三年遣戍生活。二十四年十二月至二十五年十一月,林则徐奉旨在南疆库车、乌什、阿克苏、和阗、叶尔羌、英吉沙尔、喀什噶尔、喀喇沙尔八城履勘荒地,后又续勘吐鲁番伊拉里克、哈密塔尔纳沁荒地。通过履勘荒地,基本核实了南疆及吐鲁番、哈密可开垦荒地的数量和灌溉所需的水利情况,帮助各城解决困难,完善水利设施,客观上扩大了兵饷来源,减轻了清廷的财政压力。而且,林则徐等人分析屯垦形势,实事求是地处理新垦荒地,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屯垦形式,拟定荒地的分配方案,提出将荒地全部给回、民回兼顾、全部招民三种设想,促进了屯兵的归营操防。大批南疆回户得以开垦荒地,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稳定了民族关系,有利于边疆安全的巩固,也为新疆的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关林则徐勘荒活动主要反映在伊犁将军布彦泰、前喀喇沙尔办事大臣全庆等人的奏折以及明发或寄信的上谕、记事的实录中,对于林则徐新疆勘荒相关问题的阐明有很准确和权威的参考作用。兹选编相关档案,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7.
清代为管理皇帝、后妃与宫中其他皇室成员等人的饮食以及典礼筵宴等事务,在内务府下设立了专门的机构.顺治初年称为茶房、膳房,乾隆十三年(1748年)合并为御膳房,其长官为管理事务大臣,由皇帝于王、大臣内特简.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一轮援疆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新疆文化事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作为边疆的一份综合性文艺刊物,《喀什噶尔》杂志也顺应时代发展,在日新月异的改革之中不断探寻自身的生存方式、发展方式。这一探索过程是《喀什噶尔》杂志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创新过程,是办刊理念与方向的定位过程。更新办刊理念1995年《,喀什噶尔》杂志由喀什地区文联交给喀  相似文献   

9.
喀什噶尔、叶尔羌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镇。后来,海路交通兴起,通过中亚的陆路不再是中西贸易最重要的商路,然而喀什噶尔、叶尔羌作为亚洲腹地最大的贸易城市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明万历年间,葡葡牙教士鄂本笃亲眼见到叶尔羌“商贾如鲫,百货交汇”的盛况而叹为观止。①十八世纪中叶清朝统一新疆,天山南路社会经济在战乱后迅速复兴,“内地商民经由驿路及回人村落,彼此相安……沿途水草丰饶,行旅无阻滞”。②喀什噶尔、叶尔羌市场也随之空前繁荣,“中国商贾山陕江浙之人。不辞险远,货贩其地,而外藩之人,如安集廷、退摆特、郭酣、克什米尔等处皆来贸易”。③喀什噶尔、叶尔羌外贸市场成为我国对中亚、西亚、南亚贸易重镇,与北疆伊犁、外蒙古恰克图市场并列为我国西北三大内陆贸易孔道,地位十分重  相似文献   

10.
自古以来喀什噶尔被称为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她的地理位置不但很重要,她在这条道路上在贸易事业的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尤其是在近代,到达过喀什噶尔的西方游客对喀什噶尔的贸易以及在贸易场域的妇女给予了极大的兴趣并记录了有关她们的相当丰富的信息。现在对此进行研究,了解近代喀什噶尔社会,特别是妇女问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喀什噶尔妇女的社会地位、喀什噶尔巴扎的临时婚姻现象、喀什噶尔巴扎上的女人、喀什噶尔妇女也为巴扎服务、近代喀什噶尔巴扎上的妓女——五个方面来概括性地探讨近代维吾尔妇女在喀什贸易事业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近代喀什噶尔是南疆及中亚地区经济发展的都市,又是英俄帝国主义刺探军事、政治和社会等情报和相互角逐的重镇。戴着各种身份抵达喀什噶尔的外国游客的游记、回忆录等,给我们提供了了解当时喀什噶尔社会生活的诸多线索。  相似文献   

12.
近代喀什噶尔是南疆及整个中亚地区经济发展的都市,又是英俄帝国主义刺探军事、政治和社会等情报和相互角逐的重镇。文章依据游客们的记录,力图仅对近代喀什噶尔巴扎类型作一梳理归纳,来说明巴扎在喀什噶尔维吾尔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喀什噶尔成为大量的外国考察团、旅行家、商人等的"必经"之地。他们凿挖关于喀什噶尔的记忆并著书立说,留下了耐人寻味的回忆录、游记、报告。在他们的笔下,近代的喀什噶尔从社会、经济、文化、民风等各个角度被解读和呈现。  相似文献   

14.
近代喀什噶尔是南疆及整个中亚地区经济发展的都市,又是英俄帝国主义刺探军事、政治和社会等情报和相互角逐的重镇。研究抵达喀什噶尔的西方探险家记录,显示近代喀什噶尔巴扎的功能远远超越贸易活动范畴,成为民众消遣娱乐的场合、工匠们展示手工艺品的博览会和统治阶级虚张声势、以儆效尤和勒索百姓的舞台。  相似文献   

15.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在平定北疆的准噶尔及南疆的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后,为了体现主权的确立和维护新疆社会的安定,开始对新疆实施"军府治理"和"建省治理"。同时,为了解决征税、发饷和进一步发展新疆地方的商品经济,清政府开始实行新的货币制度,在收缴销毁原准噶尔普尔钱的同时,对原有地方货币采取改造政策。从乾隆二十五年始,陆续在新疆的叶尔羌、阿克苏、乌什、伊犁、库车、喀什噶尔、迪化(今乌鲁木齐)等地相继开设7个铸钱局,仿照内地方孔制钱式样,行铸正面为汉文清帝年号,背面为维文(或满文)记局的新普尔即红钱。这些新型货币的使用和流通,对新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维护社会的安定曾起到积极的作用。现从本馆所藏宫中朱批奏折和军机处录副奏折中选辑有关档案,其中对新疆各地方钱局的开设、铜矿的探寻、铜斤的筹措、工匠的调派、铸币的数量、咸丰年间大钱的行铸、对私铸钱的查禁、钱局的管理、局员的奖叙及南北疆货币的流通等情况均有详尽的反映,对研究新疆货币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1854年,英、法、美三国领事利用小刀会起义占领上海之机,夺取了江海关洋货征税权。1858年11月,中英、中美、中法《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海关税则》规定,中国总理通商事务大臣邀请英、美、法国人帮办税务。1859年两江总督兼任各国通商大臣何桂清任命李泰国为“总管各口海关总税务司  相似文献   

17.
康熙朝是齐齐哈尔驻防八旗创建与调整的关键时期.达呼尔、锡伯、满洲、汉军、巴尔虎相继编入驻防八旗,历经多次调整,康熙四十五年(1706)最终形成满洲、汉军、达呼尔、巴尔虎多民族共存的驻防八旗格局.齐齐哈尔驻防机构中,军事长官级别逐渐升高,协领由每二旗一员变为每旗一员,其他属官由本民族官员管理本民族兵丁事务向满洲官员管理各...  相似文献   

18.
喀什噶尔是古代西域地区贸易经济发展的大都市,是远古时期的玉石贸易中心,又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它的这种特殊地理位置逐渐使其成为中国的西端和对西方的中国之门。众多有关喀什噶尔的文献和语言材料显示,它是古代玉石之城或玉市。  相似文献   

19.
新疆喀什市是一座以维吾尔族为主要居民的古老城市,民族特色浓郁,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有丰富新闻资源。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的关怀下,新疆喀什地区的新闻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随着新一轮援疆政策的全面展开,新疆喀什地区进入了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时期。该文以喀什市城市生活频道新闻《喀什噶尔新闻》为例进行分析,旨在更好地为做好民族地区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20.
"乌什事件"发生在乾隆三十年,事件的起因是乌什伯克不断压榨和剥削南疆乌什地区,再加上当时清朝驻当地办事大臣糊涂昏聩、淫酗不堪,导致乌什回族人民和官员间的矛盾不断被激化、升温,最后赖和木图兄弟在运送沙枣树之际,召集众回族兄弟反抗,杀死朝官,占领了乌什城,和前来围剿的清军周旋,相持半年多,最后粮食不继被清军收剿,在乾隆帝的旨意下,乌什城遭受了残酷的杀戮。有关"乌什事件"历史资料甚少,但在现今所收藏的满文档案中找到了一些详尽记载,对"乌什事件"的考证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