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瓦尔德内尔接发球抢攻动作解析1.佩尔森侧身位正手发球,瓦尔德内尔站位左半台准备接发球。3.瓦尔德内尔接发球时重心移至右脚准备侧身用正手拉弧圈球。4.瓦尔德内尔调整好重心的平衡,注意他的膝关节,集所有的力量准备发力。2.瓦尔德内尔开始移动步法,寻找正手...  相似文献   

2.
瓦尔德内尔控制球转攻技术解析1、萨姆索诺夫站位左半台侧身用正手发球注意他发球时的站位;瓦尔德内尔位于侧身位准备接发球。2、萨姆索诺夫完成发球动作时,膝关节生重心很低便于快速移动。3、瓦尔德内尔移动步法接近网短球,注意他肘关节的位置放得很低以便很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赵晖 《乒乓世界》2005,(5):68-69
马林发转不转球,注意他在触球瞬间身体紧凑,这是发力集中的表现。波尔接发球的站位,也并不过分偏向反手位.以免自己的正手漏出太大空档,尤其是面对马林这样的控球高手时。  相似文献   

4.
这组图是克横定式·业余版(五)中定式一的延伸——直板接发球搓长,对方抢先上手,直板随后转守为攻,压对方中路得分。 吴尚垠发左侧旋短球到马林的中路偏正手位,马林上步摆短。马林的这板摆短球并没有处理好,弧线偏高,且第二跳已经出台,但马 林的接发球在线路控制上非常出色,他观察到吴尚垠发球后站位过于平行台面,因此马林盯住了吴尚垠的中路(图4),吴尚垠想用反手直 接高质量上手并不容易,如果侧身用正手抢攻,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引拍,也无法发挥正手拉的威力。马林在接发球后,站位更加偏向球 台中线,这样既能够在正手位大角度回球也可以护住反手位的空挡。吴尚垠发球后准备不足,只好勉强侧身用正手将球兜起(图6),这样 仓促的进攻对马林没有丝毫的威胁,马林通过直板横拉连续压住吴尚垠的中路底线,使对方只有招架之功(图9-图18)。马林接发球对 落点的控制,迫使对方被动抢攻,继而抓住机会实现反攻的战术运用,拓展了直板选手前三板一味抢攻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浅谈网球接发球技战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网球接发球没有固定的击球技术动作,尤其是遇上发球技术比较好的选手,一会儿向你的正手、一会儿向你的反手发各种不同速度和旋转的球,这时你必须首先进行判断,然后采取相应的回球动作,准确、巧妙地还击对方,不致于使自己处于被动的境地。 在比赛中常采用以下判断方法: 1.根据对方发球的站位,决定自己的站位。正确有利的站位对于接好一次发球作用很大。一般情况下,接发球的站位应选择对方发球可能出现最大放射  相似文献   

6.
罗斯科夫的反手拉球颇具实力,但他对正手拉“意外球”的稳定性非常重视.这里介绍他在左腿在前,拉球站位不到位的情况下,运用正手晃拉直线球.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排球比赛中各个轮次都进行了改革设计,使接发球站位由W形变为M形。1 W形接发球站位多年以来我国在排球比赛中都运用W形接发球站位方法。(见图1) 1.1 现在发球落点多在场地的中后区,发球性能均为平冲球和大力球,球速度很快,后排由2个队员接发球往往很难应付。1.2 有时为了应付对方的大力球和平冲球,前排3个队员往往后撤站位到中区接发  相似文献   

8.
中国乒乓球主力运动员马琳与马龙接发球技战术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文献研究、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技术、线路、落点3个维度对马琳、马龙比赛中接发球特征与规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二者接发球控制性技术与进攻性技术使用率差异性均不显著.在具体技术运用上居前3位的技术马琳为:摆短、劈长、撇;马龙为劈长、摆短、反手拧.摆短、劈长差异性高度显著;反手拧差异性显著;其余技术差异性不显著.2)马琳接发球时反手、追身和正手三条线路分布较为均衡.马龙接发球线路控制反手过半,其次为追身和正手.二者在线路控制上,正手、追身和反手差异性均不显著.3)马琳接发球落点分布集中在中路近网短球、正手小三角和反手长球区域;马龙落点分布以长球为主,依次为反手长球、正手长球和中路长球.二者中路近网短球、正手近网短球使用率差异性高度显著;中路半出台球使用率差异性显著,其余区域落点分布差异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孔令辉打球的风格比较细腻,特别是在台内球的处理上尤为出众。一般选手在接发球中,接下旋短球通常以搓球为主,但接上旋球和侧旋球,如果只会用搓球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学会挑短球很有必要。孔令辉在接反手位短上旋时,既可以用正手侧身挑起来(图E1~6),也可用反手挑起来(图F1~6)。 图E1~6中用正手挑短球时,与搓球的站位有所不同:左腿在前,身体保持平衡,出手时重心从右腿移到  相似文献   

10.
奥运会十大经典战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场比赛的经典之处莫过于变化。头两局。老瓦的接发球有比较大的问题—一对波尔的正手逆旋转发球,起初以慢摆中间或中间偏正手居多,缺乏主动性.总是在第二时间而没有在第一时间接发球。但是老瓦自己能意识到,“我这样是不行了”.接下来就配合正手搓侧旋长球,并适时利用反手的摆、挑去接正手位的球.再加上正手的挑打。在接发球中寻求变化。  相似文献   

11.
《乒乓世界》2006,(10):83-83
接发球时侧身用正手晃挑,已是现代乒乓球竞技必不可缺的技术。马林在E组图中作出了示范:侧身到位晃挑成功的前提是侧身到位。图1-5中,马林先是右脚向左脚(同时向前)并半步(图1-2),这半步的意义在于,为上前回接短球做好准备;随后左脚向斜前垫半步(图2-3),意在为接发球初步找点(确定站位),这时来  相似文献   

12.
赵晖  边玉翔 《乒乓世界》2013,(6):108-109
运用前臂和重心加强劈长质量 正手台内劈长在接发球环节用得比较多,出球要力争劈到底线位置,不让对方从容起板进攻。击球前,步法要保证上到位。触球时可以利用手指,特别是中指的发力给球突然增加下旋。想要劈到底线或者空当时,要在观察对手站位的同时,利用前臂和身体重心下压将球的弧线送得越长越好。  相似文献   

13.
2000年欧洲锦标赛男单半决赛瓦尔德内尔VS普里莫拉茨瓦尔德内尔发球: 瓦尔德内尔在侧身位用正手发了一个短球(图1—2)。发短球是为了阻止对方强有力的抢攻,而瓦尔德内尔的发球,不仅短,落点也非常刁,正好发到对方的中路。普里莫拉茨想要接发球抢攻,不得不大范围地侧身。普里莫拉茨接发球: 普里莫拉茨准备侧身用正手拉接对方的发球,但由于球很短,他只能搓一板。注意普里莫拉茨的接发球动作(图3—5):接触球时,肘关节弯曲,前臂几乎放得与台面一样平。肘关节弯曲意味着动作放松,容易形成一个好的击球角度,以便更好地控制…  相似文献   

14.
图1-10中,王楠发不转长球的动作,与发下旋球的动作很相似。由图13-14中王楠的站位可以看出,她认为对方(柳絮飞)回球将到自己的反手位。尽管对方突然接发球抢拉斜线至王楠的正手位,有些出乎王楠意料,但得益于图13中绝佳的还原姿势,王楠仍然能够由准备反手的姿势,迅速地转换为正手攻球的引拍,变化之快,令人叹服。  相似文献   

15.
对李佳薇在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决赛,女子单打1/4决赛、半决赛等几场重要比赛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其发球多变并带有迷惑性,发球抢攻意识强,但发球和发球后(第三板球过渡)的控制不够精细。(2)接发球以搓、摆近网短球为主,反手接发球和正手接下旋球是其弱点。(3)李相持能力一般,尤其在正手的相持中失误率较高,但反手主动上手后和正手的衔接技术流畅。  相似文献   

16.
东月 《乒乓世界》2000,(2):26-26
1.王励勤站侧身位用正手发球。请注意萨姆索诺夫接发球的准备姿势:站位左半台,身体重心保持平衡,两腿的受力分布均匀。2.王励勤将球发到萨姆索诺夫的反手,而萨姆索诺夫的准备姿势适合接各种落点的球。3.萨姆索诺夫反应很快,当判断是下旋球时,他身体稍稍向前,用反手弹拨。4.王励勤发完球后迅速还原,准备对方的下一板来球。5.萨姆索诺夫身体重心向前。他肘关节的位置放得很低,以便能够主动地运用反手拨球。6.萨姆索诺夫的手腕动作也运用的很好,在触球前的一瞬间手腕下垂,以便能积蓄最大的力量发力。7.萨姆索诺夫在步…  相似文献   

17.
李佳薇技战术运用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李佳薇在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决赛,女子单打1/4决赛、半决赛等几场重要比赛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其发球多变并带有迷惑性,发球抢攻意识强,但发球和发球后(第三板球过渡)的控制不够精细.(2)接发球以搓、摆近网短球为主,反手接发球和正手接下旋球是其弱点.(3)李相持能力一般,尤其在正手的相持中失误率较高,但反手主动上手后和正手的衔接技术流畅.  相似文献   

18.
1.金泽洙站位左半台,侧身正手发球。2.发球落点出台,孔令辉抓住机会反手挂起来。3.金泽洙寻找最佳击球点,膝关节重心很低便于快速移动脚步。4.金泽洙使尽他全身的力量,正手弧圈拉至孔令辉的反手位。5.孔令辉将球回击到金泽洙的正手位,使他正手出现空档。6...  相似文献   

19.
汪俊 《网球天地》2012,(11):130-130
B回到1区和2区 1)正手接发球 ●教练或同伴在1区发球线上,中慢速发向练习者正手位,要求用基本正手击球回击10个有效斜线球后,再回击10个有效直线球,然后再依次回击直线和斜线球,连续完成4次有效回击后,换项;  相似文献   

20.
《乒乓世界》2014,(8):85-87
郝帅接发球时把球摆到了樊振东正手偏中间的位置,樊振东准备采用反手拧拉进攻,但出手瞬间没有像以往那样直接把球拧出去。他先是通过步法调节找到了合适的击球点,随后如图7,他继续下压重心,调整身体的击球方向,为后面的晃动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