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淳茗 《初中生》2009,(4):27-29
唐朝诗人贾岛有一首很有名的诗《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如果我们把这首诗改写成散文的形式会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2.
<正>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歌大意我在苍松下询问小童子,他说师父去采药了。只知道人在这大山之中,可山中云雾缭绕,又哪里能知道他的行踪呢。诗歌故事贾岛是唐代出名的“苦吟”诗人,他写诗时,每句诗、每个字都反复锤炼,花尽心思。因为用心,因为“苦吟”,贾岛还出过“车祸”,也“因祸得福”写下千古名句。  相似文献   

3.
唐朝诗人贾岛有一首很有名的诗<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如果我们把这首诗改写成散文的形式会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4.
云雾缭绕的松林中,一行者似乎正向一小童询问着什么,远处云海茫茫,群山隐约。这就是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呈现给我们的清新画卷。这首诗是五言绝句,寓情于问,十分精妙。诗人与童子的三问三答融于五句诗中,干净利落,内容丰富练达。第一句“松下问童子”,隐去诗人“你师父在吗”之问。第二句用“言师采药去”作了轻松回答。第三句“只在此山中”之前,隐去诗人“到哪里采药去”之问。第四句“云深不知处”之前,隐去诗人“山中何处”之问。按理三问三答至少需用六句,方可把此事表达清楚,而诗人寓问于答,把问句隐含在答语中,短短三…  相似文献   

5.
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全篇只有22个字,可它竟能吸收叙事诗的优点,有人物,有环境,有情节,内容十分丰富。字句这样少,容量这样大,其秘密就在于独出心裁地运用问答体:不是有问有答,而是藏问于答,几问几答。“松下问童子”一句,省略了主语“我”。“我”在“松下”问“童子”,问者与被问者同时出现,有问就有答。“言师采药去”一句省略了主语“童子”;童子“言”,就是童子对“我”的问作出了回答。问了些什么,没有写,只写了“童子”的话:“师采药去”。童子的答话既然是“我的师父采药去了”,那么,问话也就不言自明了。“我”是专程来“寻隐者”…  相似文献   

6.
一扩补诗意法把高度浓缩的诗句加以扩展 ,使诗句的意思通俗化、具体化。例如《锄禾》一诗仅二十个字 ,诗句相当精炼 ,而学生在理解时却有一定的困难。如果补为“农民在田里锄禾一直到正午了 ,汗水一滴一滴地掉在脚下的泥土里。谁都知道盘中的饭 ,一粒粒都是农民辛辛苦苦换来的。”意思就浅显明白多了。很显然 ,这首诗是告诉人们粮食是辛苦得来的 ,要爱惜粮食。二、扩补成分法“成分省略”是古诗中常见的现象 ,但给学生在理解诗句时造成障碍。例如 ,“松下问童子” ,“谁”问呢?应该指导学生补上“我” ,即作者 ,“言师采药去”。“谁”言呢…  相似文献   

7.
正策略之一:"集中"修改,有的放矢对于学生习作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不妨拿出来,大家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帮着修改。[案例]改写《松下问童子》我说:"童儿,你师傅在家吗?""我师傅不在家,他到山上采药去了。"童子回答说。我有点失望地说:"他到哪座山上采药了?"童子回答说:"我师傅就在这座山上采药。""那你带我去找他吧!"我一听,赶紧  相似文献   

8.
曾读过这样一则寓言:一只猫头鹰搬家,路上遇到了斑鸠。斑鸠问猫头鹰:“你要搬到哪里去?”猫头鹰回答:“我要搬到东方去。”“西方是你的老家,为什么要搬到东方去呢?”斑鸠不解地问。猫头鹰长叹了一口气,沮丧地回答:“因为我在西方实在待不下去了,这里的人都时厌我夜间的叫声!”  相似文献   

9.
古诗欣赏     
《神州学人》2001,(5):50-50
诗人寻访一位隐士未遇,怅然记下与童子的对话。松树下问隐士的徒弟:“师父哪去了?”童子说:“师父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中,可是云雾很浓,不知他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10.
中国艺术在表现方式上强调“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进而创造出一种富于东方韵味的含蓄美。在绘画方面,有代表性的作品如《深山藏古诗》《、踏花归去马蹄香》,便都较好地体现了这一艺术表现特点。同样,作为中国艺术有机组成部分的古代诗歌,有相当数量的作品在其创作中也贯穿了这一表现方式。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首诗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空旷而清幽的意境“,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两句表面说的是隐者就在这座大山中采药,具体位置不知道。然而“,云深不知处”,面对茫茫白云,深邃杳霭…  相似文献   

11.
手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快快:妈妈,题目是不是说找人没找到?妈妈:对。作者要去找一个隐者。快快:我知道,隐者就是隐居山林的人。跟王维一样,不喜欢做官,喜欢和大自然住在一起。妈妈:对。  相似文献   

12.
我在教完《寻隐者不遇》这首古诗后,引导学生利用诗中寻访者与童子对话这一情节,进行了一次说话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我引导学生揣摩诗句,提出下面一个问题:这首诗没有告诉作者在松树下问了童子什么话、而从童子回答中你能知道作者问  相似文献   

13.
在引导学生学习杜甫的《石壕吏》一诗将要结束的时候,我问学生:“这首诗中还有没有疑难问题或要质疑讨论的问题?”梁璐苹同学就提出:“诗中结尾部分‘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二句中,究竟是谁在断断续续地哭呢?”  相似文献   

14.
贾岛,这名字我是从幼年读《寻隐者不遇》认知并记住的。诗晓畅简洁,读一遍就记住了: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省略了问答中过程性言词,字句精炼到不能再精炼,可谓极尽炼意白描之境。他还有首《剑客》: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为不平事?语言平易明快,表面写剑和剑客,实则寓诗与诗人心事,颇为巧妙。我们知道,贾岛曾出家为僧,在人生态度上不免有些消极空寂,想不到他会偶有荆轲式的情怀。贾岛主攻五言诗,而他的七言绝句《渡桑乾》我也很喜欢: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  相似文献   

15.
水井     
村子北头有一口水井,担负着村北人吃水的重任。 我曾经问过外婆,没有这口井以前是吃哪里的水?外婆说:“怎么会没有井呢?我16岁嫁给你姥爷,就吃这口并里的水了。”我又去问隔壁小远的奶奶。  相似文献   

16.
一个生活平庸的人带着对命运的疑问去拜访禅师,他问禅师:“您说真的有命运吗?”“有的。”禅师回答。“是不是我命中注定穷困一生呢?”他问。禅师就让他伸出他的左手指给他看,说:“你看清楚了吗?这条横线叫做爱情线,这条斜线叫做事业线,另外一条竖线就是生命线。”然后禅师又让他跟自己做一个动作,他手慢慢地握起来,握得紧紧地。禅师问:“你说这几根线在哪里?”那入迷惑的说:“在我的手里啊!”“命运呢?”  相似文献   

17.
<正>一、发现事件——捕捉幼儿兴趣一天早上,见赵老师来到了大一班,幼儿很是好奇:“孙老师去哪里了?”等孙老师中午回到班级,幼儿围着孙老师问:“孙老师,你上午去哪里了?”“我去体检了。”“为什么去体检呢?”魏紫说:“因为孙老师有小宝宝了!”其他幼儿顿时好奇地围到孙老师身边,七嘴八舌地问道:“孙老师,你真的有小宝宝了吗?让我摸摸看好吗?”“小宝宝长什么样子呢?可是你的肚子一点也不大啊!”  相似文献   

18.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14课《古诗二首》,试作多角度解析如下: 《寻隐者不遇》 (一)朗读解析首句“松下问童子”,既对诗人寻隐者未遇,接待他的只是隐者的书童的情况作了交代,又勾勒出隐者居处古松参天的清幽环境,要读得徐缓、清晰。其中,“问”是全诗的关键词语,以下三句均由此“问”而来,要重读。二句“言师采药去”,是书童答问的内容,“采药”点明隐者何以不在的原因,也应重读。在这种情况下,诗人急于见到隐者的心情,必然  相似文献   

19.
经常有学生问:“我十分喜欢阅读课外书,为什么考试中的阅读老考不好?”也有学生问:“我每篇课文都很认真地读了,为什么阅读成绩上不去呢?”是的,为什么认真读了,学生成绩还是上不去呢?  相似文献   

20.
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猜谜语:“弯弯树,弯弯藤,藤上结着水晶铃。”学生猜出是葡萄后,我问:“你们知道哪里的葡萄最有名?”这样就引出了课题。我让学生先看课本上的插图,凭借插图了解“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这一问题。然后,我运用电教媒体指导学生细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第一自然段时,我说:“同学们,我们去葡萄沟看看吧,葡萄沟在哪里?那里出产什么水果呢?让我们读读第一自然段。”我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怎样才能读得更好呢?我用灯片指导学生弄清“新疆、吐鲁番、葡萄沟”这三个词语之间的关系,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