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或是评分式,或评级式,或是评语式……在目前的作文批改中是,教师大多在越俎代庖——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对学生的习作字斟句酌,精批细改.然而,真正的“主角”学生呢,一般只能是“听众”“看客”,他们对老师批改作文似乎比较“冷漠”,很少“有”动于衷.如何扭转作文批改的被动局面呢?笔者在教学改革中构建并运用了作文批改的“互动”模式.即在作文批改中,形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关系,使作文批改臻于学生自主,自能操作的范式.  相似文献   

2.
包君玲 《考试周刊》2013,(98):54-54
<正>作文批改与讲评是作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重视作文的批改与讲评,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有很大帮助。作文的批改与讲评不仅仅是对学生作文打等第、作评价,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写好下一篇作文。因此,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那如何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与讲评呢?一、明确要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不论是批改作文还是讲评作文,都要看是否按要求作文,  相似文献   

3.
目前的作文批改中,学生对老师批改的作文似乎比较“冷漠”,若无其事。如何扭转作文批改的被动局面,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们探讨了一种作文批改的“互动模式”。即在作文批改中,形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促动关系,使作文批改臻于学生自主操作的范式。下面将我在教学中的实践过程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4.
张璐静 《考试》2009,(4):46-46,65
如何扭转作文批改的被动局面?近几年来,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改革,构建并运用了作文批改的“互动”模式。即在作文批改中,形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关系,使作文批改臻于学生自主、自能操作的范式。下面介绍一下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5.
吕玲 《考试周刊》2014,(2):50-51
目前的作文批改,教师大多越俎代庖,让真正的"主角"变成了"听众"与"看客"。如何扭转作文批改的被动局面?文章提出,在作文教学中可以探讨并实行作文批改的"互动模式",建立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促动关系,作文批改将更加节时高效。  相似文献   

6.
<正>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按照传统作文批改的办法,一般是由教师包办,全批全改,但效果不佳。那么,如何转变批改方式,提高实效呢?笔者一直在探索和实践,最终找到了新路子:让学生自主批改作文。在作文教学中,这种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一、传统作文批改方法的弊端传统的作文批改,一直遵奉着"学生写,教师改"的模式,并且提倡教师精批细改。其实,这种模式存在着  相似文献   

7.
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绝大多数教师沿袭的仍然是学生作文教师改的传统。教师尽管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学生的作文水平却总是在低谷中徘徊不前,收效甚微。这就说明作文批改由教师一手包办的做法存在着弊端,有改革的必要。那么,如何改革作文的批改方法,才能把教师从劳而无功的作文批改的重压下解放出来,才能多快好省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认为努力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实现"解放"与"提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邓世明 《学周刊C版》2015,(10):148-149
现在的初中作文批改,浪费了语文教师的时间和精力,从"学"的角度来讲效果很差。这是初中语文教师一直很困惑的问题。叶圣陶曾对每学期要求的七八篇作文这样评价过:"就学生作文能力的锻炼来说,实在太少了;就教师批改作文的辛劳来说,实在太重了。"确实如此。那么,如何做到作文有效批改呢?我们从《语文课程标准》中找到了答案。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要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如何才能改变教师"一统天下"的作文批改模式,如何才能使我们的作文教学真正做到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享受写作过程、提高写作水平,同时又能把教师从沉重的评改劳动中进一步解放出来呢?从专家得出的经验和《课标》精神不难得出结论,教师必须放手让学生自己改作文,即把作文的评改权交给学生,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要让学生把作文批改看成是自己分内的事,在作文批改中动脑、动手,从而提高其作文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前的作文批改,教师大多不辞辛苦,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对学生的习作字斟句酌,精批细改;然而真正的主角学生呢,只能是听众、看客。他们对老师批改的作文似乎比较冷漠,很少有动于衷。如何扭转作文批改的被动局面?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实现新课标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校探索了一种作文批改的  相似文献   

11.
正传统的作文教学仍然是"老师讲解—学生写作—老师批改—学生听评"的僵化"老套套"。这么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对学生思想的禁锢和学生个性的扼杀是非常严重的,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高分低能的应试机器。那么,应当如何改变和调整以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不再厌倦、恐惧作文呢?一、作文教学时命题不宜过"窄"  相似文献   

12.
"好文章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这话一点不假。纵观古今,哪位名人大家不是修改文章的好手呢?如何批改学生的作文,怎样才能让学生改好自己的作文,一直是语文老师长期探索而又觉得较棘手的问题。传统的批改方法,老师伤神费力地"批",学生无可奈何地"改",批与改时常脱节,岂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怎样才能做到既"批"得巧,又让学生"改"得对呢?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3.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作文评改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活跃思维,开拓思路,激发想象,提高写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传统的作文批改是教师全包干,实行错别字、病句、结构、文采、语言批改"一条龙"服务,怎么样呢?不尽如人意。许多教师平时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将作文改得密密麻麻,可学生不领情,拿到作文本子看一下作文评分后,就会丢在一边,从不思考自己写得"差"在哪里,老师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作文批改,往往全由教师包办,评语只是教师个人的"独白"。这种独白忠实于知识,却背弃了学生;体现了权力,却忘记了民主;追求着结果,却忽视了意义。其后果是教师花费大量精力批改作文,却没有在批改中增值。因此,作文批改必须从"独白"走向"对话"。所谓对话式作文批改,就是教师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在学生作文的评语里,利用提出问题的方式,从形式到内容,从观点到材料,对学生进行点拨,启发学生以理性的目光阅读自己的作文,认识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不足,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修改作文,从而提高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5.
批改学生的作文,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认真负责地批改付出,不一定能得到应有的成效。因此,如何在作文批改中进一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作文批改的成效,是作文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在作文教学中,我除了不断改进和做好书面批改学生的作文外,还做了另外  相似文献   

16.
快快乐乐教作文,是语文教师的追求;轻轻松松改作文是语文教师的期望。教作文和批改作文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作文批改要富于情趣和人情味,才会体现情感效应,体现教师与学生在作文批改中进行真情交流。那么,如何运用作文批改的情感效应评价呢?  相似文献   

17.
面对作文批阅,很多老师都感觉头痛,因为无论老师如何用心写评语,学生都很少在评语指导下修改作文。究竟该如何做好作文批阅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呢?一、"两段三分制"作文批改模式二十世纪90年代,我县形成了"两段三分制"作文批改模式。"两段"指的是教师给学生的作文批语必须是由两个自然段组成,第一自然段评价学生本次习作的目标达成情况,这样做规范了教师习作指导,避免了指导漫无目的、全面开花、指导没有针对性的弊端,起到了  相似文献   

18.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作文教学中的作文批改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作文批改中,不少教师感到相当头疼,作文批改对学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学生学期的最后一篇作文与第一篇作文水平相当,甚至还不如。这就要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入手,讲究作文批改艺术,开辟作文"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9.
郭宏谚 《甘肃教育》2020,(4):113-113
"精批细改"是多年来中小学语文教师作文批改形成的习惯与原则,效果如何?细细思量,有其弊端。首先,"精批细改"使得学生的主体性逐渐丧失。其次,"精批细改"好似注入式教学。老师在批改过程中,会不自觉地以自己的作文"标准"去框定学生的作文,这样必然会抑制学生的创新思维,会让学生作文过于"符合"老师的要求和喜好,而不一定能写出他们自己想写的东西。最后,"精批细改"的工作效率低。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中来,体现平等、民主的思想."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具体操作呢?我看到一本<特级教师魏书生和欧阳代娜的教书育人之道>(漓江出版社),其中魏书生老师在"作文教学篇"中谈到了学生自己批改作文的具体做法,对我很有启发.魏老师要求学生从十个方面给文章(主要是记叙文)写出具体的评语.每个方面给5分,满分为50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