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领域,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将不断地实践、探索与研究,继续与之同行,与之成长。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不断完善,语文综合性学习一定会在语文课程中寻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正>我是一名从教10年的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这片土地上,"自主、合作、创新"三维教学使我就接触到了一种崭新的教育思想,在参与三维教学课题组研究的过程中,我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想法。这是一个需要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经验的课题,是一个与学生互动的课题,也是一个长期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近日拜读了<我们怎样学语文>一书,获益良多.该书编者王丽老师约请了国内一大批知名学者、作家、科学家、艺术家等共七十余人,撰写自己早年学习语文的经历与体会,以优美的文笔讲述小时候的语文学习对自己一生成长的影响.笔者在通读全书后发现,这些名家的成功无不与其年幼时的语文教师关系密切,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都幸运地遇到了优秀的语文教师,并将他们引上了一条魅力无限的语文之路.从该书中我们感受到这些名家学习语文的一些共同规律,从中透视出语文教学必须恪守的一些基本规范.  相似文献   

4.
李建军 《江苏教育》2007,(20):11-13
语文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充满魅力,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教学艺术风格,而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应该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名师风范的引领、广泛阅读的滋养、相关学科智慧的启迪、“公开课”的磨炼等途径,攫取万方灵气,入我胸怀,在语文教学的舞台上不断锤炼、打磨自己,在不断的学习中推动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从而在语文教学的星空中留下自己的那一抹亮色。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针对新课程的特点开展阅读实践活动:读一读,体会一个“美”字;讲一讲,注重一个“活”字;问一问,力求一个“精”字;练一练,突出一个“趣”字。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充满魅力,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教学艺术风格,而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应该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名师风范的引领、广泛阅读的滋养、相关学科智慧的启迪、“公开课”的磨炼等途径,攫取万方灵气,入我胸怀,在语文教学的舞台上不断锤炼、打磨自己,在不断的学习中推动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从而在语文教学的星空中留下自己的那一抹亮色。  相似文献   

7.
字是一个人的另一张名片,是一个人语文素养、文化素养的一部分,我们要让孩子踏下心来,好好地写字,我们的老师也要写好字. 一、榜样示范——让学生有模可仿 强人先强己.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已就要有一桶水."教师自身书写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书写水平的高低.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认真学习庞中华、司马彦等名家名帖,认真练好"三字",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与知识素养,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并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套较为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写字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滕平,普普通通。齐耳的短发,中等的身材。她是徐汇区爱菊艺术小学的语文老师、教导主任。从教17年来,滕平给人的印象是谦虚又自信,对所从事的语文教学工作,总是悉心研究、刻苦钻研。在教学的天地里,她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觉得作为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足迹。为此,她不放弃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区教研员来校指导,她一字一字作记录。双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路上,教师需要在专业领域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生命的底色,让专业底气更加厚实;需要从学生的起点出发,不断探寻语文学习的要义,找到教学的关键点与发力处,引导学生不断探寻语文学习与个体生命成长的关联,展开“深度学习”,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这是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大命题。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就是学习语言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不断地积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渗透这一点:让学生从生活中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的成功就是要把语文教"活"。语文教学体现在一个"活"字上,这个"活"字,就是要根据教学环境,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把"活水"  相似文献   

11.
教师是一个需要不断充实自我、提高自我的职业。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只有不断汲取新知,勇于探索,才能保持渠水清清,春风习习。本文商讨了三种促进语文教师成长的策略:第一,在教育培训中成长;第二,在广泛阅读中成长;第三,在教学探索中成长。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教师学者化是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一种具体方式。在新课标下,教师自觉以现代人文知识分子的情怀看待知识、学生以及语文教学,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对待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对教材有自己的独特解读,对教学有自己的方法,将学问与教学艺术统一起来,引导学生通过语文学习不断开拓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语文素养。语文教师的学者化成长就是教师以其学者化为指针,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断充实自己的学问修养,不断探索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郭仰全 《广西教育》2014,(25):43-43
正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教什么"与"怎样教"这二者是互相依存、互为促进的关系。一方面,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实现对字词句段的大量阅读,为语言表达积累素材;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如何让学生将这些素材运用到语言表达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言语表达系统。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习得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自出名家名篇,其中的体栽、内容和创作手法各具特色。教师在教学中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悉心揣摩作家的谋篇构段方式,感受作家语言的魅力。一、关注个性语言,尝试仿写名家作品通常展现出名家们个性化  相似文献   

14.
正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呢?我想谈谈自己的三点感悟。1.要不断总结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不断摸索教学规律,同时还要学习和借鉴名家的教学方法,这样可以少走弯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现以小学的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为例进行分析。开展识字教学时,我们不妨借鉴国学大师钱穆抓汉字构字原理的方法。他在教学"壁"与"臂"时是这样教的,它们  相似文献   

15.
孙剑 《现代语文》2013,(4):44-46
语文教学是一个不断延续的过程,蕴涵了教师成长的轨迹。教师在不断的探索与反思中才能真正享受到语文教学的美,才能真正让自己的教学更有效。余文森教授认为:自我反思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也是实现这两者沟通的桥梁,它的实质是教师进行自我对话和自我诘难。笔者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  相似文献   

16.
我从教的时间并不长,仅有5年,但是对小学语文教师这个职业,我从小就心生向往,并一直在为此而努力。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理想,有自己的努力目标,我才能有所成长,有所收获。我在教学中一直坚持多思多想,并利用公开教学实践的机会不断磨砺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在与学生的积极互动中,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不断地增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教学充满魅力。就必须拥有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使教学成为师生美好的艺术享受。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应该是一个学习探索的过程。然而,在当前的形势下,不少语文教师在盲目跟风中失去了自我,“克隆”盛行,“拷贝”成风,教学成为粗鄙的“模仿秀”和各种时髦“标签”的简单拼贴。教学失去应有的灵性,严重阻碍了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发展和提高,也给学生的语文个性化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新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新世纪语文教学的发展提出了更明确的发展方向。笔者结合自己的初中语文教学,把"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作为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有力支点,探寻一条"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与语文课堂教学同行的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不同的阶段促进成长的方式各不相同。在质朴的青涩时期,阅读书籍以夯实语文教学的基石;在发展阶段,带着教学设计的蓝图向前辈听课学习,获得了更多的实践智慧;针对教学痛点进行课题研究,促进对如何让教学走向深入的不断思考。  相似文献   

20.
风格是语文教学追求的境界。语文教师应主动追求自己的教学个性,并通过教学实践转化为个性化的教学艺术;要做一个有思想的语文实践者,追寻自己的教育主张,赋予语文教学以思想的意义;还要善于学习,通过多渠道的学习,不断锤炼、打磨自己。这样,才能推动教学风格的形成,在语文教学的星空中留下自己的那一抹亮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