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信息综揽     
教育部决定在全国职业学校开展示范专业建设工作(本刊讯)教育部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的要求,决定在中等职业学校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开展示范专业建设工作。日前,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会同经济等有关部门,认真分析当地经济结构和劳动力市场需要,向教育部申报推荐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和五年制高职院校示范学校和示范专业。职成司将组织专家对各地推荐的专业(点)进行评审,以确定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和五年制高职首批示范专业…  相似文献   

2.
8月17日,全国30多个省市150余所中等职业学校的近180名来自建筑、园林、服装、计算机、动漫、机械、电子等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相聚同济大学,参加为期一周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此次培训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主办,同济大学企业数字化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具体承办,  相似文献   

3.
梁姗 《江苏教育》2014,(20):31-33
<正>2011年11月,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二批立项建设单位,数学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是四个重点建设专业之一。我校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始于2003年,专业开办之初就与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数码艺术中心合作,由企业人员进行核心课程教学,学生在校期间参与企业生产性项目制作,为南京最早的影视制作中职专业。在对数字媒体行业的企业进行  相似文献   

4.
日前,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这是在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基础上,经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研究机构等2 800多名专家参与修订,并经三次大规模征求意见,历时两年多完成的。本刊约请专家就新《目录》主要解决的问题与采取的研究方法、新《目录》的架构调整与专业设置变化、新《目录》的主要特点和新《目录》的使用与新专业的申报等问题进行解读,以期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以及新《目录》的使用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6月13日-14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我校旅游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承办的“中国首届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暨公共管理类专业设置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教育部高职高专公共管理类专业教指委7名专家和来自全国19所高职高专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系领导、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以及出版社人员、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部委信息     
《教育与职业》2007,(31):112-112
教育部:禁止组织或介绍未成年学生外出务工;教育部、财政部:支持中等职业学校特聘紧缺专业兼职教师;教育部:提倡中考成绩按等级划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事部:开展全国博士质量调查工作;国家发改委:工科学生须到企业实习,时间不得少于六个月。  相似文献   

7.
动态     
教育部、财政部决定从2011年至2015年共同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组织45万名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其中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培训10万名,省级培训35万名。这一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由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职业院校兼职教师推进项目和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项目四部分组成。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分为国家级培训和省级培训。教育部、财政部组织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各5万人参加国家级培训。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对象为中等职业学校具有中级以上教师职务的专教育部、财政部:实施职教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的本质是职业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共享资源,共同探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企业需求。通过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分析,总结多元化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酒店管理专业的应用,对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现代学徒制是指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它是传统学徒制的发展,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提升,让学生既要在学校学习专业基本技能,也要到企业进行专项综合实习。2014年8月25日,教育部颁发《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文),这是教育部颁发的关于现代学徒制的文件。文件要求"加强专兼结  相似文献   

10.
《宁夏教育》2010,(6):F0004-F0004
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物业管理专业开设于2003年,2008年7月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确定为国家示范建设专业。 学院物业管理专业主要为物业管理行业,企业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本专业创造性地实践了学院,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任宏,重庆大学建筑管理与房地产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管理学科与工程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及该委员会工程管理专业组组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建设部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建设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需要,促进汽车维修行业的健康发展,教育部联合交通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等部门,开展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跃进集团江苏南亚自动车有限公司作为与职业院校合作的企业之一,承担培养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我校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申报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于日前获得批准。据悉,我校此次获得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育部特色专业是四川省内机械学科唯一一个非自筹经费建设点,也是我校首个获准的教育部特色专业。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财政部决定从2011年至2015年共同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组织45万名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其中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培训10万名,省级培训35万名。这一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由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职业院校兼职教师推进项目和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项目四部分组成。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分为国家级培训和省级培训。教育部、财政部组织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各5万人参加国家级培训。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对象为中等职业学校具有中级以上教师职务的专业教师,培训为期12周,采取集中培训和企业实践交替的模式进行。在国家级培训基  相似文献   

15.
校园消息树     
《当代学生》2012,(Z1):12-13
业界动态教育部:中职教育新增85个专业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该目录新增85个专业,"动车组司机""咖啡师""宠物训导师"等新职业都增列其中。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说,此前的中职专业目录是十年前编制的,目录专业设置老化,针对  相似文献   

16.
2007年,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点。多年来,学院根据教育部、财政部颁布的质量工程建设要求,围绕教育学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与定位、课程设置与实践技能的提高、专业发展的制度保障、特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专家型教师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大胆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和宝贵经验,今呈现供交流与研讨。  相似文献   

17.
2007年,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点。多年来,学院根据教育部、财政部颁布的质量工程建设要求,围绕教育学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与定位、课程设置与实践技能的提高、专业发展的制度保障、特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专家型教师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大胆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和宝贵经验,今呈现供交流与研讨。  相似文献   

18.
2007年,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点。多年来,学院根据教育部、财政部颁布的质量工程建设要求,围绕教育学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与定位、课程设置与实践技能的提高、专业发展的制度保障、特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专家型教师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大胆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和宝贵经验,今呈现供交流与研讨。  相似文献   

19.
2007年,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点。多年来,学院根据教育部、财政部颁布的质量工程建设要求,围绕教育学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与定位、课程设置与实践技能的提高、专业发展的制度保障、特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专家型教师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大胆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和宝贵经验,今呈现供交流与研讨。  相似文献   

20.
2007年,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点。多年来,学院根据教育部、财政部颁布的质量工程建设要求,围绕教育学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与定位、课程设置与实践技能的提高、专业发展的制度保障、特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专家型教师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大胆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和宝贵经验,今呈现供交流与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