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1 毫秒
1.
古希腊雅典城邦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摇篮。雅典民主政治具有实行直接民主、主权在民、轮番而治、抽签选举和多数决定等鲜明特征。对雅典民主政治应当一分为二地看:它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典范,可以调动公民对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同时也应当看到其明显的历史局限性,即可能导致政府的低效率和瘫痪。  相似文献   

2.
“主权在民”的思想,是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主权在民”的真实实现有赖于人民共同普遍直接参与的民主程序的推行,孙中山提出了“直接民权”的理念。“权能区分”鲜明地体现了孙中山“主权在民”这一民权主义基本原则,“地方自治”则是实现“主权在民”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新公共服务是基于对新公共管理的反思、批判而提出的理论主张,它重申了行政责任的公共利益指向和公民指向,承认责任的复杂性,其责任观建立在民主治理框架的基础上。但民主责任观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必须通过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变革,在构建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的基础上,建立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直接的责任机制,才能更好地实现政府责任。  相似文献   

4.
<正> 近几年来,关于公民权利义务的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比如有关“权利本位”与“义务本位”的学术争论使得人们从民主法治的角度去认识有关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问题。但这其中有一个问题即公民义务的相对性问题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说一下看法,仅当引玉之砖。 一、公民义务相对性的涵义 我们都知道在法学理论之中,有这样一个被经常强调的观点,即公民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这种观点重点强调公民权利的相对性。这种相对性包含三个内容即:(一)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不是无限的,而是  相似文献   

5.
“法律父爱主义”中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本质上就是“自治与管制”这一重要关系范畴的体现,对这一范畴严肃而清晰的把握是在中国适用法律父爱主义的前提和准则。笔者认为在中国有必要积极弘扬体现自由、平等、理性、开放与参与的自治文化,培养公众自主、自律和民主参与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6.
主权在君还是在民的问题曾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直到近代社会,人民主权理念才真正成为西方政治领域的主导理念,为西方宪政制度所确认.主权在民思想体现了解决国家与公民关系的逻辑思路和基本方法,成为判断国家权力正当性与合法性的客观尺度与重要基石.主权在民强调国家的一切权力来源于民,归属于民,政府只是行使主权的主体,它始终是人民之受托者、服务者和公仆.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成为现代法权制度和西方权力文明思想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的内在意蕴是:政府和社会的存在都是为了维护个人的权利,而个人权利的不可取消性则构成政府与社会权威的限度,这是近代以来权力的"终极原则".  相似文献   

7.
言论自由的选举制度和竞争性政党制度以及分权的政府制度,分离开来,都仅仅是民主实现、主权在民的必要条件;三者结合起来则是民主实现的充分且必要条件.这样一来,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民主判定公式:“民主”=“言论自由的选举制度+竞争性政党制度+分权的政府制度”=“政府分权且由全体公民自由——言论自由与建党自由——竞选产生的政体”.  相似文献   

8.
主权在民理论是重要的政治学观点。私人刑事调查作为古老的自我保护与私力救济重要手段,它实现法制化在主权在民理论视野下就具备着强烈必然性。首先,主权在民理论对国家权力的设定奠立了私人刑事调查法制化的政治学核心;其次,主权在民理论对公意的判断确立了私人刑事调查法制化的政治学推力;最后,主权在民理论对参与性民主的推崇构成了私人刑事调查法制化的政治学直接目标。  相似文献   

9.
一对民主的现在和未来而言,最重要的问题可能先是我们需要进一步释放认知力。长期以来,在当代西方的主流民主理论中一直存在一种偏见,它主要由两个层面的误解造成。一方面,主流的民主理论仅仅将“人民”视同直接民主下自主参与、审议和决策的公民;即使现实中的选举制民主已将大多数公民排除在日常政府运作过程之外,但这种理解仍然垄断着对公民形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执政科学性和执政合法性是政党执政的两个根本问题,政党的执政方式与这两个问题密切相关。在民主执政的趋势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创新必须分层推进,这是基于民主本身的限度、中国对强政府和强公民社会的需要、苏共改革的教训、党在基层执政方式的实践发展等四个方面分析得出的结论。在政治结构的基层应采取“党政合一”模式,在中层应采取“政党监护”模式,在上层应采取“政党引导”模式。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党的执政科学性,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  相似文献   

11.
试论和谐政府构建路径的两种社会制衡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政府运行机制和谐是构建和谐政府的核心元素。制约政府运行机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权力制约权力,一种是以社会制约权力即社会制衡。社会制衡是对政府运行的外部制约,强调公民对政治生活的参与,注重政府公权力与公民私权利的对等互动,促进政府与公民关系和谐。社会制衡是构建和谐政府的有效路径。在和谐政府构建过程中,可以探索两种社会制衡模式:其一为社会中间机构的显性制衡,其二为社会民情的隐性制衡。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分权学说,既有真切希望给人民直接民权以实现主权在民的理想,也有建造一个“万能政府”使中国尽快强大起来的诉求,但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两大价值目标无法兼得,致使其最终只能体现为“万能政府”下的民权。孙中山分权学说对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公众参与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公共行政改革的蓬勃展开,绩效评估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在政府改革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成为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助推器。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理念指导下,在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构建起来的以为公众服务为宗旨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因此,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就应该扩大公众的参与,确立公众的评估主体地位。在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中,形成了南京市“万人评议政府模式”、甘肃省“第三方”政府绩效评估模式和公众网上评议政府模式三种典型的实践模式,对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公众参与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实践素材。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儒家认为“民惟邦本”,重民、爱民、利民,这与西方民主在政治理念上所坚持的“主权在民”、人人平等是有明显区别的.文章从概念的界定入手,对中国传统民本与西方民主的主体内涵、享有民权和实现方式作多角度比较,阐释两者的差异,并试图寻求中国传统民本与西方民主的暗合与会通.  相似文献   

15.
美国、法国和中国违宪审查模式的政治理念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平 《西北师大学报》2003,40(1):125-129
美国、法国和中国采取了不同的违宪审查模式 ,这与三国在政治文化和理念上的差别有密切联系。三国在对待主权在民、议会民主、少数服从多数等政治原则以及对司法权的信任程度上均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公民社会的不断成长和壮大,改变了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关系模式,从而促成了政府管理模式的深刻变迁。建国以来,我国政府管理模式经历了由统治型政府向管制型政府的嬗变,并将向善治型政府模式迈进。善治型政府模式模式的构建,离不开“积极公民”与“积极政府”的相互合作与共同努力。政府应致力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大力培育和发展民间组织,改革政府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电子政务的施行将全面地推动我国政府职能从管理走向治理,从而实现政府职能的创新。这一趋势包括:在目标模式上,强调以"善治"作为理想的追求;在政府与公民关系模式上,强调以公民为中心;在内容模式上,强调服务职能;在管理模式上,强调法治方式。电子政务的这种发展将会对我国政府在行政职能、政府结构、行政方式等诸多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推动我国的政府由"管理"走向"治理",进一步地为我们建设电子政务规划未来的蓝图。  相似文献   

18.
民本与民主——中西文明源头政治理念之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传统儒家认为“民惟邦本”,民心的向背和民意的支持与否,是王朝统治能否稳固的基础,但王朝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基础则在于“主权天授”,这与古雅典民主制创制者们在政治理念上所坚持的“主权在民”是有明显区别的。另外,古雅典人坚持认为:政治权力是公共的,公民人人平等地享有政治权利,主权是有限的,必须受到制约;而行是认为:人有差等,主权无限的主权乃私家之特权。但在政治权力对民意支持的依赖等方面,两种文明在某种  相似文献   

19.
在学习“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局限性”这一内容时,很多学生对妇女、外邦入、奴隶不能享有民主权利感到惋惜,对妇女在民主政治中不能享受民主政治权利感到不解,由此引发了“在城邦政治下,要享受民主权利,前提条件必须是具有公民资格,那么雅典城邦政治下妇女到底是不是公民”的质疑与讨论,下面笔者就此做一些剖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2.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民主的科学概念,用列宁的话来表述就是:“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即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一部分居民对另一部分居民有系统地使用暴力的组织。”“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因此,它同任何国家一样,也是有组织有系统地对人们使用暴力,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这就是说,民主是一种国家形态,一方面意味着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统治阶级内部的民主,也就是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另一方面意味着民主与集中的辨证统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按少数服从多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