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的定义与中国古代旅游的起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古代神话传说,可以推测在遥远的远古时代,人类就已开始了最早的旅游活动。所以中国古代文字中很早就出现了“观光”“旅游”等词汇,而且,其涵义与1991年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概念的重新界定基本符合。到商代与西周,舟船、车辆、道路、旅馆、饮食等旅游与旅行所需要的条件都已较为完备。因此,当时人们的旅游和旅行活动已相当频繁。旅行者的足迹远达现在的甘肃、内蒙和新疆,并且还开始了广泛的航海旅行  相似文献   

2.
旅行开端的酵母 “旅行的一个危险是,我们还没有积累和具备所需要的接受能力就迫不及待地去观光,而造成时机错误。正如缺乏一条链子将珠子穿成项链一样,我们所接纳的新讯息会变得毫无价值,并且散乱无章。”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中,一语道破了我们大多数人没能将旅游变成旅行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现如今,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乃至形成“旅游热”。“旅游”.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为“旅行游览”。“旅游”的意思就等于“旅行游览”吗?是,也不完全是,甚至完全不是。当它指旅行游览的行为时,或指旅游这项活动时,是。而在与其他词语构成新词时情况就不同了。例如:“旅游农业”指的是在旅游区美化农业环境、装饰农业景点,以使游客观赏新兴农业技术的区域和建构:“旅游渔业”指与旅游业密切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以三晋诗歌与研学旅行为切入点,结合“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有效利用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在诗歌研学中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扩大三晋文化的影响力。山西诗歌研学旅行是研学产品的创新开发,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可以助推山西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5.
各位旅客,上次旅游我们“游览观光”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满分作文的“景点”,今天我们开始第二程“参观游览”。  相似文献   

6.
朝圣与旅游的文化人类学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靓圣和旅游都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有异于人类日常生活的另一种“生活方式”。我们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透析朝圣和旅游的关系:“朝圣”是宗教意义上的精神文化之旅,而旅游则是一种现代精神文化的“朝圣”。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必须高度关注人类的精神需求与文化体验。  相似文献   

7.
“旅行的一个危险是,我们还没有积累和具备所需要的接受能力就迫不及待地去观光,而造成时机错误。正如缺乏一条链子将珠子穿成项链一样,我们所接纳的新讯息会变得毫无价值,并且散乱无章。”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中,一语道破了我们大多数人没能将旅游变成旅行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文化资本理论与河东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从本质而言是一种文化行为.文化资源是旅游的基础,文化资本是可以再生产的文化资源,而旅游正是对文化资本再生产的延续.旅游文化资本运作的核心是把事物感官的“象”与体验的“意”做到完美结合.旅游的最高境界是游客与景点的一体化交融.所以,旅游景点开发必须把景点文化资本特征与游客自我舒适、性情陶冶等旅游目的有效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9.
我们大多数人
  只是旅游过而从没有旅行过。虽然上车下车购物拍照的旅游与间隔年、环球探险的旅行,
  这两者在带来快乐方面并无高下之分,但如果在旅途上多了一个Ta--
  可能只是一辆单车、一支画笔、
  一台相机、一个旅伴或是一颗虔诚的心,
  眼前的风景会发生奇妙的化学变化,
  让挂着标牌的景点变成冲击心灵的新世界,
  带给你改变自己的欲望与勇气。
  这才是旅游和旅行最本质的区别。
  和Ta一起上路吧,
  给自己一个改变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全域旅游”和研学旅行在全国各地得到快速发展,而课程成为制约研学旅行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全域旅游”视野,提出了“全域研学旅行课程”概念,结合东营市研学旅行课程资源优势,着重就东营市全域研学旅行“一三七N”课程体系进行了阐释。该课程有利于破除研学旅行资源条块分割、研学旅行课程混乱无序等弊端,实现研学旅行资源整体优化、整合,满足学生的研学旅行需求和课程选择。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微博用户多元化发展,很多城市旅游组织、旅游景点也进驻微博,进行微博宣传,但其微博影响力却很有限。与此同时,人们的旅行正在发生着变化,单一的景点式旅游不足以吸引众多的游客,新型的"无景点旅游"日益受追捧。文章侧重"无景点旅游"中的城市部分,界定了"城市旅行"这一新概念,并详细分析了旅游城市在进行微博营销时应怎样对微博进行定位,最后介绍了在开展微博营销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在无序的旅游市场中,旅游城市合理地定位微博营销,必将在竞争中抢占先机。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山东省喀斯特旅游资源的特色及旅游价值,认为山东喀斯特旅游资源以大泉、洞穴、崮山为主。以趵突泉为代表的喀斯特大泉旅游价值最高,可作为国家级上级风景名胜开发,对于质量一般、区位条件较差的洞穴和崮山,应以观光、娱乐旅游为开发方向,结合其他景点建设,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13.
旅行     
从出现在地球上的那一天起,人类就开始了旅行。很久以前,人们旅行的目的并不是愉悦身心,而是为了给牲畜寻找新的牧场,为了躲避敌人,或是为了寻找气候条件更加良好的居住地。那时,人们只能徒步旅行,但漫长且令人疲惫的旅途中充满了危险,于是人们靠木棍、石棒等一些简单的武器来保护自己,到了夜间就点起篝火,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大家聚在一起不分开。很快,人们就发现了更便捷的旅行方式:他们骑在牲畜背上旅行,或是将树干做成船,顺水旅行。后来,人们旅行不再是因为生活的需要,而是为了享受观光的乐趣、见识新鲜的事物。这也是现代人旅游的主要…  相似文献   

14.
如果把高中三年比作一场到欧洲的旅行的话,那么,波兰、乌克兰、比利时、奥地利、爱沙尼亚、冰岛等等,每一个国家,都是一个目的地;每结束一国的旅游,都可以看作是完成了一小段的旅行。高中三年,就是在已给定时间内的旅行,看一小段一小段的风景,完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旅行。  相似文献   

15.
2020年12月,我院国家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英语-海外旅行篇”在“学习强国”总平台“旅游”板块上线。“英语-海外旅行篇”是为满足人们的海外出行需求,在高职英语基础上建设的一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内容以“出行”为线,选取登机、交通、住宿、就餐、观光、购物、意外和返程八个典型情境,涵盖了海外旅行线路中的各个环节。同时,该课程通过视频、动画、课件和图文资料将多频词汇、对话交流、文化感知等内容鲜活呈现,旨在满足人们对旅行实务、语言交流以及文化鉴赏等多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自十九世纪以来人们旅行不仅仅是出于他们自己的好奇心,而是为了贸易、商业交易、外交、流放、移民、朝圣、传教,这些都是吸引外国旅行的典型方式。在20世纪,随着快速、可靠、廉价和长途运输的发展,成为了一个值得注意的世界范围的国外旅游的推动者。旅行写作随之兴起。旅行写作同时具有着文学的艺术美感和议论文的思想深度。通过探究毛姆的《在中国的屏风上》为例,浅析旅行写作的特特色。  相似文献   

17.
王尧 《职业技术》2007,(4):68-68
1我国传统节日旅游产品类型1.1传统宗教节日的旅游产品过去人们参观以寺庙为代表的宗教景点的目的主要有:降香拜神、掷抽签、观光寺貌、参观寺藏、观戏买物、品茶闲话等。宗教性  相似文献   

18.
《嘉应学院学报》2020,(2):79-83
各类旅游新业态的出现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专业旅游人才的输出方,唯有顺应市场发展趋势才能提升自身的专业竞争力与影响力。在研学旅行发展的大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面临新的人才需求。以嘉应学院为例,在分析其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其研学旅行人才培养的可行性,认为其具备较好的研学旅行人才培养条件;最后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设置、课程设置、教师队伍、人才培养途径五个方面探讨了其研学旅行方向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徒步旅游是以户外行走的旅行方式观光体验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当前国内对徒步旅游理论的专研较少,而实际的徒步旅游活动又如火如荼。结合贵州省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证研究,揭示徒步旅游发展现状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徒步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王琍 《昆明大学学报》2012,4(3):F0003-F0003
春节后的第一天,我们一路重温着地球演变的沧海桑田,感受着大自然天地生人的旷世伟力,来到了梦中仙境的维西。这次是以“边旅游,边行善”的方式公益旅游。在旅行的同时,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贫困地区的学校和护林员送去温暖,从而给旅游本身赋予了慈善的意义,旅游价值也得到了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