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形成性"考试方法是通过多次的、内容广泛的、方式方法灵活的考试来检验教学效果.在实施"形成性"考试方法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考试评价过程化,灵活运用多种考试方式,高度重视"试后管理",突出强调能力考核,使考试真正成为检验教学效果和评价人才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教育管理中,考试是一个"指挥棒",可说是已经被人们自觉与不自觉的承认着.在学校教学过程中,考试仍然有这种"指挥棒"的调节功能.如何正确有效地发挥这一"指挥捧"的作用,使之有益于改进教学,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注意和研究的问题.学校教学过程中,考试的最终目的是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和对以后教学的改进.因此考试的效度,对发挥考试作用至关重要.教育测量学的理论证实,衡量考试质量的最重要的两个指标是考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目前教育测量理论的研究对考试的可靠性(信度)提出了一些数量指标和统计计  相似文献   

3.
[新闻事件回放]目前,来北京儿童医院心理门诊做心理咨询的孩子中,有的出现了一种"嗜考症"的心理障碍.这些孩子从小就喜欢参加校内外的各类考试,对考试上瘾.相比去年,今年患"嗜考症"的孩子呈明显上升的趋势.酷爱考试,大大小小各类考试必定给自己定目标,没考好或无试可考就显得烦躁、心慌、郁闷.  相似文献   

4.
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除了国家经济、人事体制的原因外,还有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培养人的规格质量上存在的问题.本文就高校考试评价体系中出现的"划范围考试"现象,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活得太累"这句话,在部分同学中很是流行.在他们看来,应付考试很累,搞好师生关系很累,与朋友相处很累……于是,"跟着感觉走,活出潇洒来"成了一句时髦的口号.有些同学也因此而不知不觉地步人"潇洒"的误区:说脏话,发牢骚,抽烟,喝酒,旷课……考试不理想满不在乎地把手一挥,甩一甩头.其实,究竟什么是潇洒,他们未必真正明白.  相似文献   

6.
A:高三时,我的成绩一直处在班上前10名,每次考试总分不会低于600分,我对自己的大学前景比较看好.可是,在今年3月举行的一次大型测试中,581分,名次一下滑到了20名左右,这使我很伤心.我就是不明白,这次考试的题并不难,班上考600分以上的同学成串串.是我实力在下降,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高考备考期间,我们总会经历大大小小各种考试,其中,我们常会发现一些题型明明做过,但当考试中再次遇到这种题型,依旧会出错;明明平时成绩不错,可在正式考试时,就出现发挥失误的情况,无法考出理想成绩.这是为何? 事实上,这种现象被称为"克拉克现象",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吧!  相似文献   

8.
"从考试到评价",是近年来我国教育考试改革与研究领域里提出的新课题.它既呼应了国上考试研究的发展趋势,又对我国教育考试改革实践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结合大规模教育考试的评价实践,以实例证明"从考试到评价"是必要的、可行的.要实现"从考试过渡到评价",改变陈旧的考试观念是前提,完善考试数据分析是基础,形成正确的考试价值取向是核心.  相似文献   

9.
这几年,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选择时间和地点授课,自称为"随意课堂".刚开始时,压力比较大,受到了许多怀疑和非议,可学生却非常乐意接受这种授课方式.几年来,在平时不补课、不布置作业、不考试的前提下,我任教的毕业班在升中考试中,成绩稳步提升.下面谈谈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随意课堂"开展教学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0.
阿贵 《大学时代》2004,(10):18-19
被捉"枪手"在逃跑中坠楼受伤 2004年6月19日,是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日子.这天上午9:00,四级考试正式开考.在重庆市沙坪坝区一所高校的考场里,和往年的考试一样,监考教师首先逐一核对了所有考生的准考证和身份证.监考教师发现,准考证上的姓名、身份证号码与身份证上的完全相同,并且身份证上的照片也与应考考生完全一致,没有出现代考作弊的现象.随后,考生们开始按要求答题.  相似文献   

11.
平时的学习或考试中,有时会出现这种现象,一些很容易的题目,答案就在嘴边,但就是写不出来,心理学家称之为"舌尖现象".大多数学生都遇到过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在回忆信息的过程中出现了暂时性的遗忘.但应注意的是,出现在学习和考试中的"舌尖现象"常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信心,所以必须加以克服.怎样克服呢?  相似文献   

12.
一些中学生在学习中常会出现"走神儿"现象:在上课听讲或做作业的时候,一些没有必要、也不是自己有意去思考的一些念头,会反复自动地出现在脑海里,当当事人想竭力排除这些恼人的念头时,念头的出现反而会变得更加强烈,严重影响学习.在重大考试之前的紧张的复习中或者在考场上,一些中学生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困扰,以致影响考试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
《继续教育》2004,18(4):61-61
本刊讯:记者近日从北京人事考试中心了解到,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将于5月23日首次开考,目前正在接受报名,报名和交费全部在北京市人事考试网(www.bjpta.gov.cn)上进行。“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是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设置并管理的全国统一考试,将代替原有的诸多计算机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这项考试取消了年龄、学历、资历等门槛,只要具有一定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的人员均可报考。考试每年进行两次,通过考试取得的初、中、高级资格3年内在全国有效。据介绍,原来的程序员、初级程序员合并为程序员…  相似文献   

14.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是我国的一项大规模标准化考试,在设计上必须满足大规模标准化考试的质量要求.“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部分进行内容效度统计分析的结果却显示:1.词汇与语法结构测试题的比例没有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来命制;2.语法测试题数量偏少;3.词汇测试题出现考点重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女生优势"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人关注的女生优势现象 女生优势现象是指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女生在升学考试中的总体表现普遍优于男生,并最终在高考中占据绝对优势的一种现象.早在2000年,我国就有研究者撰文指出女生在学业考试中愈来愈占优势.  相似文献   

16.
考生在地理考试中产生"思维堵塞"是常有的事.每当遇到无从下手的试题,许多考生往往表现出无可名状的无助与无奈.对于发生"思维堵塞"的试题,大多数考生或是轻易放弃,或是胡乱作答,应付了事.那么,当考试遇到"思维堵塞"时,如何才能产生顿悟,获得思维灵感呢?以下六法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7.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中小学"教学大纲"改成了"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考试命题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报考人数的逐年增加,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考试的弊端日益显露,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公正性.传统研究生招生模式存在国家管理集权化与招生单位招生自主权矛盾、报考人数激增与参与招生考试人员有限性矛盾、学校命题规范性与保密高要求之间的博弈等弊端.实施研究生招生考试"两段考"模式改革,确定合理的程序和考试内容,更能兼顾教育主管机构、招生单位和考生三方面的利益,更能体现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19.
影响地方公务员考试的"地方因素"就是各地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状况的折射.除了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以外,各省市的公务员考试千差万别.  相似文献   

20.
某小学三年级期中语文考试,同桌的两个同学都做错了同一道六分题,且错误内容、方式完全一样.任课老师对两人的相同错题毫不含糊地采取了加倍扣分的处罚方法.试卷发下后,一学生得分:98-6×2=86;另一学生得分:85-6×2=73.在这位老师看来,学生考试中,同桌同学发生此类情况,显然属于作弊所致.不管两人责任大小,无论从哪个方面讲,两人的"作弊"题均加倍扣分、"各打五十大板",有利于遏制、防范、减少学生考试作弊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