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冼夫人信仰肇始于冼夫人后人和岭南民众对冼夫人的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冼夫人本为一介凡人,但是,在多方力量的通力合作下,她完成了由人到神的升华。在冼夫人由人到神升华的过程中,多方力量对冼夫人的承认与报答都隐含有各自的期许,那就是期望获得她的庇护与显灵,满足他们各自心灵、经济、文化和政治上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关于冼夫人若干问题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冼夫人是我国古代岭南越族的著名首领,经历梁、陈、隋三代。她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开发岭南和促进民族之间的团结,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因而深受人民的拥护和敬仰,被誉为“女中奇男子,千古推为第一”的巾帼英雄。对于冼夫人的研究,因史籍记述不详,资料不足,所以使研究者常感踌躇和困难。本文试就有关冼夫人的若干问题,略加考察,提出一孔之见,盼识者赐教。  相似文献   

3.
林风  陈睿 《茂名学院学报》2005,15(5):16-20,24
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列举大量事实论证冼夫人时代高凉的社会性质。文章认为,东汉永元年间(公元89-105年),岭南进入封建社会;南朝初期刘宋时代(公元420-479年),高凉进入封建社会。因此,冼夫人时代的高凉已经是封建社会,但还存在奴隶社会的残余。  相似文献   

4.
冼夫人是梁、陈、隋时期活跃在岭南地区的部族首领。在明代中后期两广瑶乱与海南黎乱的背景下,明代广东方志的众多编者们以《隋书》中的谯国夫人传为蓝本,根据地方社会的需要书写了冼夫人的历史,建构了不同身份的冼夫人形象,凸显了对正史的认同,体现了一定的地方文化意识。通过解构广东方志文本,可以发现编者们建构了一位符合王朝教化标准、对朝廷忠贞和认同的冼夫人,其背后所反映出的是明代中后期广东西南地方社会逐步融入国家大一统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5.
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冼夫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冼夫人是南朝梁、陈及隋朝之际我国越族的杰出首领,梁朝高凉郡(治所在今广东阳江县境)太守冯宝之妻,因为她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功劳卓著,隋文帝时封为:“谯国夫人”,史称冼夫人。当时的岭南地区,居住着俚、僚等许多少数民族,通称越族,或称百越、南越。冼夫人属于俚族,俚族是越族中人数众多的一部分。冼夫人是岭南高凉郡(其故里一说在今广东高州县雷洞村,一说在今电白县山兜村)人,大约生于梁武帝普通三年(公元522年),卒于隋文帝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她家“世为  相似文献   

6.
冼夫人生于岭南俚族,她亲身经历了梁、陈和隋朝,其间多次帮助朝廷平定叛乱、安定岭南.她一生中,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尊称为"圣母".  相似文献   

7.
梁隋间,以冼夫人为首的高凉冼冯势力鹤然崛起,在岭南占据重要地位,然至唐中叶后其后裔势力骤衰。分析原因,认为除政治斗争外,其兴衰还与高凉交通地位变化,东晋以后历次人口大迁移,俚汉融合及其对粤西、海南的开发与争夺,海上贸易通道变化等史地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冼夫人的历史功绩在于维护国家统一 ,促进民族融合。冼夫人文化流传很广 ,其精华就在于坚持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今天 ,我国处于祖国统一的重要时期 ,应积极宣传冼夫人文化中的这一精华 ,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相似文献   

9.
冼夫人信仰和妈祖信仰都是产生于我国南方的民间信仰体系,影响深远。冼夫人与妈祖的生命历程、身份、去世原因等有很多不同之处。冼夫人为著名的俚族女首领,其一生的功绩集中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个高寿之人。妈祖"以巫祝为事",一生的功绩集中在帮助别人度过难关和风险,青年而殁。  相似文献   

10.
冼夫人冼英是隋朝时期巾帼英雄的典范,她善于结识英雄豪杰,助夫平反,忠义为国,在受到侵略的时候安抚族人,曾被周恩来总理称颂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夫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各项英雄事迹一直广泛流传于海南的各个地区,她具有强大的精神凝聚力。海南有许多"冼夫人庙"和拜祭仪式,海南人民以此来纪念他们心目中无可替代的巾帼英雄。  相似文献   

11.
在汉末“唯士族门阀是举”的社会选拔用人体系中,出身于宦官之家的曹操本没有出头之日,但他凭借自身的学识、胆气、政治洞察力,聚拢优秀人才,实施一系列重要举措,实现了人生的超越。  相似文献   

12.
科举制开创了人类历史上文官政治之先河,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参政,加强了皇权,是与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制度相适应的取士任官制度。科举制不仅传播儒家思想,培养庞大的“士”阶层,还使儒家思想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对加强社会安定,民族融合,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等都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十七大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重新布局.预示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入了新时期。新时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依然面临着诸多困境,我们必须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以扩大党内民主、优先发展基层民主、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和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为突破口.寻求破解政改困境的途径和方法,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新阶段迈上更高台阶。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30年代,由于政治、地理及经济等因素,也由于世界经济危机风暴的冲击、粤港两地走私现象日趋猖獗。这不但严重影响了粤港间的正常贸易活动,同时也造成了国货滞销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三山国王是粤台地区广泛分布的民间信仰。近年来两岸的三山国王文化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领域日趋深入,研究成果日愈增多。但有关三山国王文化研究成果整体数量仍然偏少,而且缺乏系统性的调查分析与比较研究。作为台湾地区唯一的粤籍地方神,三山国王信仰是粤台民间文化交流的突出代表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对象。三山国王信仰对于增强两岸同胞的凝聚力,增强粤籍台胞对祖籍文化的向心力,促进粤台文化交流,深化粤台经贸合作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的文化使命和精神气质,广东高校在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之路上逐渐凸显了开放性、地域性、科学性等特点。肇庆学院作为广东省的一所地方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上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主要表现在弘扬地域优秀文化的、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构造大学核心价值观三个方面,但这些措施也存在宏观与微观上的不足,肇庆学院在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特色学科建设、助力文化产业建设和加强与教育NGO合作上仍需做出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社会的各种错误思潮传人中国,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功能在某种程度上被消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突出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的价值取向性,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导向。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围绕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一中心展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全党,教育广大人民,发挥强大的意识形态功能。  相似文献   

18.
萧望之是西汉著名经学家,宣帝、元帝时期朝廷重臣。他为人正直,知人善任,于仕宦之中始终坚守儒家信念,主张以德化民,以礼待夷,在政治上颇有建树。在学术上,他博通诸经,兼采众长,注重衍经术以示政治,强调通经以致用,形成齐学与鲁学、"好古"与"趋时"融汇兼综的治经风格,称为一代儒宗,为汉代经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兰陵萧氏家族亦由此兴起。  相似文献   

19.
在李白身上,充满着强烈的事功精神,一生渴望建立不世之功业。李白常以那些因特殊机缘得以施展才干、建树奇勋的历史人物自比,欲重寻他们成功的途径,设想由布衣直致卿相。然而,综观李白的从政历程,他却屡遭挫折,政治上一无所成。但是,李白对自己理想的追求则表现出一种顽强而执着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刘美  禹柳飞  王涛 《茂名学院学报》2012,22(2):25-27,30
针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介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CDIO理念紧密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石油化工自动化专业方向特色课程体系,创新基于CDIO模式的校内校外产学研实践体系,培养具有石油化工自动化特色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