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0年代初期,蒋齐生先生倡导新闻摄影要“求新、求真、求活、求情、求意”的“五求”评价标准,特别是对优秀新闻摄影作品中情感表现的要求,对我国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蒋齐生老先生说:新闻摄影求活的实质是求情──求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如果激发了人们的情感,许多反应就会随之而出。由此可见,情感在新闻摄影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新闻摄影是用具体、生动感人的典型瞬间形象来反映现实、保留现实、推动现实、为现实服务的一种特殊的造型形式,真情的瞬间表现在新闻摄影中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这里所说的“情”是指新闻…  相似文献   

2.
一、不能再用双重标准来评价新闻摄影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的前身——首都新闻学会新闻摄影学术组提出了评价新闻照片的“五求”标准,即求新、求真、求活、求情、求意。十几年来的全国新闻摄影评选也基本上是按这“五求”标准进行的。  相似文献   

3.
一、不能再用双重标准来评价新闻摄影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的前身——首都新闻学会新闻摄影学术组提出了评价新闻照片的“五求”标准,即求新、求真、求活、求情、求意。十几年来的全国新闻摄影评选也基本上是按这“五求”标准进行的。  相似文献   

4.
钱程 《青年记者》2016,(17):47-48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新闻摄影理论奠基人蒋齐生先生打破摄影“摆拍”旧局,提出了“求新、求真、求活、求情、求意”的“五求”理论,将中国新闻摄影推向了新时代,成为一代代新闻摄影人的理论指引.蒋齐生的“五求”,要求新闻摄影在内容和形式上实现真善美的统一,运用艺术手法、把握典型瞬间,让形象“说话”.在媒体环境大变革的时代,传统理论与新技术新手段如何结合并创造出独特的“我”视角,是每个摄影记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闻摄影在飞速发展的现代新闻事业中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的作用,新闻摄影集新闻性、思想性、真实性、时效性和形象性于一身,能将新闻主体的情感浓缩在画面之中,给人以简洁、震撼的效果,有“一图胜千言”的作用。新闻摄影是以附有简短文字说明的新闻照片形式同读者见面的,它不同于电影和电视上的活动形象,而是以静止的形象,即将新闻自身的形象瞬间定格在一幅画面上。蒋齐生先生曾提出:新闻摄影应当“五求”即求新、求真、求活、求情、求意。这就要求新闻摄影记者必须深入生活,在严格遵守新闻摄影规律的前提下,力求拍摄的新闻照片新…  相似文献   

6.
新闻摄影是人们借助于摄影器材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的形象记录。它真实、客观、不容虚构。然而这种客观性并不等于机械复写,而是摄影客体的自然物像与摄影主体的主观、意志、理想和情感的有机融合。在这种融合中,情感的作用尤为突出。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失乎情。”一幅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除了用客观形象告诉受众以欲知、应知的新闻信息或事实外,往往能用情感的力量去感染人、征服人、震撼人的心灵。所以在遵循新闻摄影求真、求实、求新、求情、求意等规律时,摄影记者更应注意将新闻事实触发的个人情感灌注于新闻摄影中去。一、主体…  相似文献   

7.
新闻摄影是人们借助于摄影器材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的形象记录,它真实、客观、不容虚构.然而这种客观性并不等于机械复写,而是摄影客体的自然物像与摄影主体的主观意志.理想和情感的有机融合.在这种融合中,情感的作用尤为突出,占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幅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除了用客观形象告诉受众以欲知、应知的新闻信息或事实外,往往能用情感的力量去感染人、征服人、震撼人的心灵,所以在遵循新闻摄影求真、求实、求新、求情、求意等规律时、摄影记者更应注意将新闻事实触发的个人情感灌注于新闻摄影中去.一、主体情感与新闻事实本质真实的内在统一情感是主体评价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一种态度  相似文献   

8.
宾朋 《记者摇篮》2006,(8):61-61
新闻摄影在飞速发展的现代新闻事业中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的作用,它能产生简洁、震撼的效果,有“一图胜千言”的作用。新闻摄影是以附有简短文字说明的新闻照片形式同读者见面的,它不同于电影和电视上的活动形象,而是以静止的形象,即将新闻自身的形象瞬间定格在一幅画面上。蒋齐生先生曾提出:新闻摄影应当“五求”即求新、求真、求活、求情、求意。这就要求新闻摄影记者必须深入生活,在严格遵守新闻摄影规律的前提下,力求拍摄的新闻照片新闻性与艺术性并存,既有较强的新闻价值,又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新闻摄影要求在内容和形式上实现真善美…  相似文献   

9.
新闻摄影从概念上划分属于新闻学范畴,与艺术似乎还有一段距离;然而在理论研讨中,我们看到一些谈论新闻摄影特性或评介新闻照片的文章,常常又会遇到“艺术性”、“艺术价值”、“艺术表现力”等术语。读者看到一幅新闻照片,犹如亲临现场,目睹新闻事件发生时的真实情景,直接从摄影形象中获得信息,那些优美生动的新闻图片还能激发读者的情感波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也称“华赛”)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反映世界和平发展,表现人类生存状态,展示人类命运情感的。一个可供全世界新闻摄影人平等交流的全新的平台。“华赛”无疑是中国新闻摄影与世界新闻摄影的良性融合。她诠释的是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让世界新闻摄影界对中国有了更多预期与关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作品的梳理,提出新闻摄影的质量和传播效果主要取决于意义、时空、情感的建构。新闻摄影主题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新闻摄影的意义;时空建构要求记者捕捉“决定性瞬间”,通过组照和竖幅拓展时空表达;新闻摄影在呈现新闻内容的同时还要进行情感建构,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12.
黄胜 《新闻前哨》2000,(1):39-40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王朝闻《美学概论》第106页)情感表现为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态度。在新闻摄影采访活动中,作为主体的摄影记者对广阔的社会生活现实,不可能冷漠地、无动于衷地去对待,必然表现出强烈的爱憎态度,这种强烈的爱憎态度就是主体的情感。每一幅成功的新闻照片都饱含着主体这种强烈的爱憎情感。正确认识主体情感在新闻摄影中的活动规律,对于我们搞好新闻摄影采访,拍摄出富有强烈情感感染力的新闻照片,传播新闻信息和情感信息有着重…  相似文献   

13.
新闻摄影是新闻和摄影的“联合体”。因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摄影也必须真人实景,求“真”务“实”是它们的共同特征。这就要求新闻摄影人员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最生动,最丰富的生活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社会生活。因而,贴近生活,是提高新闻摄影质量的重要保证。 当前见诸报端的新闻照片,给人打烙印的不多,其原因就在于缺乏生活的“真”。孝感日报1995年1月至5月,共刊发579张图片,绝大多数有“五多五少”的通病:一般化的多,富有特色的少;非新闻性的多,有新闻价值的少;画面雷同的多,独到创新的少;反映现象的多,揭示本质的少;组织拍摄的多,现场抓拍的少。为此,提高新闻摄影人员对生活的感受力、观察力、鉴赏  相似文献   

14.
新闻摄影作为社会科学范畴的一门实用学科,无论专业还是业余摄影者,只有了解它的内在特点,掌握它的固有规律,才能拍出精彩的新闻摄影图片。新闻摄影在飞速发展的现代新闻事业中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的作用,新闻摄影集新闻性、思想性、真实性、时效性和形象性于一身,能将新闻主体的情感浓缩在画面之中,给人以简洁、震撼的效果,有“一图胜千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或能产生心理共鸣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新闻摄影是用具体、生动、感人的典型瞬间形象来反映现实、评价现实、为现实服务的一种特殊的造型形式,情感的表现在新闻摄影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幅好的新闻照片,不应只是为报刊打补丁的平淡的、呆板的“插图”。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要以  相似文献   

16.
新闻摄影是新闻体裁的一种,而新闻又常常被称为“易碎品”,很多新闻摄影作者平时背着相机忙里忙外,稿子见报不少,可却留不下几张像样的作品来。而我作为一名编辑,每天收到数十幅图片,所反映的内容是“老相识”,抓取的瞬间是“常相见”,连图片说明也是“差不多”,吸引不了读者,更震撼不了读者。那么,新闻摄影怎样才能突破固有的模式,使读者看后“眼前一亮”?在情感上觅新。一幅图片作品能不能拔动读者心弦发生共鸣,重要的是情感。关注摄影对象的情感世界是贴近生活的一种深层次体现,也是摄影作者获取形象价值的关注点。情感的主要显现因素是…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人民的新闻摄影事业,从抗日战争起已经积累了四十多年的历史经验.把我们的正反面经验加以概括,最根本的一条是:新闻摄影必须为党领导的人民革命事业服务.要使这种服务卓有成效,必须:第一,按照新闻摄影自身的规律来从事新闻摄影;第二,把"五求"(求新、求真、求活、求情、求意)作为新闻摄影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奋斗目标.一、新闻摄影的特性、规律和任务新闻摄影是新闻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为人民所关注、对人民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四、风格形式上坚持真切自然新闻摄影的抓拍原则,是新闻照片画面形象真切的前提条件。而一幅新闻摄影作品,唯有“真切自然”,毫无矫揉造作,才能让读者感到可信可亲,欣然接受。无论是我国新闻摄影的代表作品,还是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获奖之作,都离不开真切自然的品格。像大家非常熟悉的作品《斗地主》(齐观山摄)、《在结婚登记处》(李仲魁摄)、《欢送志愿军归国》(吕厚民摄)、《深圳股票风潮》(张新民摄)、《渎职者的窘境》(乔天富摄)等等脍炙人口的优秀新闻摄影佳作,无一不是新闻现场拍摄的对象情感心态的真切自然流露。“…  相似文献   

19.
新闻摄影中现有光线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称为“新闻摄影之父”的萨洛蒙博士于1928年创建了“小相机+现有光+不干涉对象”的现代新闻摄影技法。该技法揭示了新闻摄影的本质内涵——新闻摄影是摄影记者运用摄影技术记录正在发生着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形象进行报道的形象新闻,即在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中,以“第三只眼睛”的姿态在现场抓取“决定性”瞬间,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20.
新闻摄影是用形象手段传播新闻的。新闻摄影报道的事实,不但要有新闻价值,而且要具备一定的“形象价值”。如果说,新闻价值是衡量新闻信息量大小的标准,那么,形象价值则衡量的是新闻信息量能否用照片表现出来。如何认识新闻摄影的形象价值,发挥新闻摄影形象作用,首先得明确“新闻摄影形象的可视性”和“新闻摄影功能的特点”,发扬新闻摄影之长,避新闻摄影之短,按照新闻摄影规律办事,克服新闻摄影照片在报刊应用中的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