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明末清初开始的西学东渐,西方传教士向中国输入进来大量的西方数学知识,对我国传统数学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研究西方数学在中国明末清初的传播与融合,不仅有利于推动对近代数学的思想和文化的研究,更重要的是,通过回顾历史,超越“夷夏之防”的固有思维模式,有利于推动中国当代的数学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利玛窦具有很丰富的数学知识背景,他以他的数学才能和语言天赋,在中西方数学文化融合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对中国近、现代数学的萌芽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利玛窦在肇庆既传播了欧氏几何,也传播了“非欧几何”.他所传播的“西方现代数学”及其所获得的效应,确立了他以数学来赢取中国民心的学术传教思想,为他后来在中国系统地传播“西方现代数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利玛窦与中国士大夫合译了许多西方数学名著,不仅引入了新的数学体系,而且引入了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包括几何公理化思想),使中国传统数学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开创了中西方数学文化融合的纪元,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数学与数学教育的萌芽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数学文化的研究与教学是中国数学教育最近二三十年内发展最快、普及最广的学科.在中国数学文化发展的历程中,相关数学家的数学方法论研究、数学文化史研究和数学教育改革与数学教育理论研究成为数学文化研究兴起的3个侧面.数学文化研究对研究者从文化传统层面重新审视西方数学,对中国数学史的研究和中国数学教育改革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数学文化学"的构建应围绕数学文化研究范畴的界定、理论追求和方法论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文中首先介绍了中国古代和古希腊对π的研究成果,然后通过比较研究两个民族的数学家对圆周率π的计算方法的异同,分析论述两个民族的数学家在数学思想等方面的差异,说明了古代中西方数学价值观的差异.从而使我们从数学的层面看到了古代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从数学及其有关方面对西方和中国文化传统作一些比较,从而说明为了我国的现代化和民族的复兴,让数学融入我国的文化传统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问题很大,个人的观点未必全妥,欢迎讨论和批评.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数学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 ,但在 14世纪中叶以后落后了。经过 17世纪初和 19世纪中叶两次西方数学的传入 ,1911年革命后 ,中国才有了现代数学的开端。中国数学从传统到现代之路是 :把学习和创造结合起来 ,把中国传统数学的优秀成果和现代数学结合起来 ,中国数学正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7.
浅谈大学生民族数学史观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民族数学史现主要有两个问题:不能客观且合理地评价中国古代和近现代数学在世界数学史中的地位;忽视周边国家的数学历史传统和数学成就.大学生狭隘的民族数学史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数学史研究中的民族主义;数学史教育的价值追求.大学生应该具备以下几种民族数学史现:中国古代数学对西方数学的影响的史料证据还不完备;中国近现代数学成就丰富且辉煌;周边国家的数学成就也是非常辉煌的.  相似文献   

8.
笔者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数学的美学思想方法的特征及其重要价值(1)通过对数学哲学的相关论点的介绍和东西方文化传统的简单比较论述了数学美的客观实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传统数学也具有美学思想方法的观点;(2)《周易》的对称思想对中国传统数学美学思想方法所产生的影响;(3)通过甲骨文相关史料、中国传统数学的古典文献,阐述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几何证明、算术计算、代数运算和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对称性美学思想方法及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著名数学家吴文俊对中国古代数学的深入研究,揭示了中国数学在世界数学史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和贡献。他突破了西方中心主义的数学史观,指出中国古代数学的机械化的算法体系是不同于西方公理化的演绎体系的数学发展主流,澄清了人们对中国古代数学的误解。同时吴文俊针对数学史的研究提出了历史主义原则并示范了中西对比方法,为重建我国传统数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此基础上,导源于我国传统数学的思维方式的数学机械化理论的创立为中国数学的复兴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成为开拓中华科学自主创新之道的先驱。认真深入地研究吴文俊数学创新的成功范例,将会对我们今后继承历史和发展未来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对数学文化的不同理解本质上就在于不同的数学文化观。给中国数学教育以数学文化定位时,必须对中国数学教育的社会文化背景有一个清楚的定位,而不能将当代中国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传统文化不加区别、混为一谈,不能把西方数学教育的内容、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化下的数学文化观强行捆绑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