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清代,滇东南地区的发展与大量汉族移民的进入密切相关。汉族移民进入滇东南地区分别以仕宦任职、军事戍守、农业开发、经商等方式移入,对于滇东南地区当地的民族文化交流以及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在各族青少年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深深扎根于各族青少年心中。要继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鼓励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实现和谐相处、共同进步。”中学阶段是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时期,对中学生进行系统的民族团结教育,使他们掌握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具备应有的民族常识,增进对各民族风俗和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对于巩固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教育家陶行知受到“五族共和”论及民国时期边疆民族问题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主张维护国家统一、推进国内民族团结、尊重民族群众的民族地位及反对大民族主义的民族观.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系列民族教育思想.这些思想侧重在发展民族教育的作用、方针和教学语言等方面,其旨趣在提升各族民众的国家认同感、给予少数民族文化一定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民族观教育是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民族地区高校对各族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通过调查,大多数被调查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有较强的民族自我意识。但也有极少数学生的民族观存在偏差。在新的形势下,还应进一步提高对各族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针对性,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和宗教观念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民族观教育是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民族地区高校对各族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现教育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通过调查,大多数被调查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有较强的民族自我意识。但也有极少数学生的民族现存在偏差。在新的形势下,还应进一步提高对各族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现教育的针对性,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和宗教观念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强化对大学生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育,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是解决各族大学思想问题的需要;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它有利于民族地区大学生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增长才干,多做贡献.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和走访,准确把握新疆地区各族民众对文化软实力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分析和思考,为今后有的放矢地开展构建新疆和谐民族关系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8.
尼日利亚独立以后,出于国家自身民族结构的特点以及殖民国家干预的结果,全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分别由豪萨一富拉尼族、约鲁巴族和伊博族主政。这三大民族之间的矛盾与斗争,构成了尼日利亚亟待解决的民族问题。为了将国内各族凝结成为一个统一的现代民族,尼日利亚政府作了许多努力。经过四十多年痛苦的整合过程,各个部族对统一的尼日利亚国家的认同与效忠精神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9.
深化民族理论课教学,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理论课是新疆地区高等院校政治理论必修课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向在校各民族大学生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理论素质和政策水平,为民族地区培养合格的建设。为达此目的,民族理论教研室在强化民族理论教学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和新疆及学校的重大政治活动紧密结合,扩大了第二课堂领域,丰富了大学校园化生活,提高了其针时性和实效性。受到各族大学生的认可和好评。  相似文献   

10.
民族高校学生宿舍是各族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它既是各民族大学生在求学期间的“家”,又是课堂和图书馆等学习场所的延伸,也是各族大学生进行思想文化交流的主要阵地之一.在民族高校中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对培养合格少数民族学生具有现实的意义,同时也是构建和谐民族高校校园的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1.
财政自治是民族自治地方一项重要的自治权利,是民族自治地方利益的重要体现。财政自治权的有效实现是其他各项自治权利得以落实的基础保障,是振兴民族经济,推动地方发展的关键。民族自治地方应在国家统一的财政体制下,结合民族与地区特点,依法实现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财力微弱,自我发展的能力较差,需要国家为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权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
民汉合校的核心目标,是在民族学校与汉族学校合并的基础之上实施双语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共同发展,使各民族达到文化、心理、情感上的融合。达到这一目标,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学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辽金时期中原汉人外迁与东北女真人内聚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中国各民族的迁徙明显有两大流向:一是中原汉族向边疆地区的外迁;一是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内聚。辽金时期中原汉人大量北迁,而东北女真人则纷纷南迁。辽金时期北方各族人民的迁徙流动,对我国的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它改变了我国北方各民族人口的空间分布,极大地促进了中原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融合,为元朝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民族师范教育的发展是民族地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就业导向下,民族大学要增大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服务的力度,推进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教育。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历史上,边疆问题一直是历代王朝实现国家统一、民族振兴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对边疆民族地区进行有效管辖,历代统治者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边疆民族政策。清代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其采取的边疆民族政策呈现独特的历史特点,“满蒙联姻”“因俗而治”“分而治之”、利用宗教等都成为了清代边疆民族政策制定的依据和内容。对清代边疆民族政策度依据进行梳理和分析,对当今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和民族关系的和谐处理可供历史借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构建国际民族法学旨在创设国际法学与民族法学的边缘学科——国际民族法学,其动因源于错综多变的国际民族关系和调整国际民族关系的法律机制,其途径在于以国际法学与民族法学为蓝本,筹划、设置国际民族法学的框架体系、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其价值在于形成系统学说,破解现实问题,以法学思维透过法律现象审视、正视国际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7.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素有苗疆之称的苗乡也不例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精神支柱,人活起来就没有精气神,也就没有奔头;反之有了精神支柱,人活在五味杂陈的生活中才雄纠纠气昂昂,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挺直腰杆迈大步。这些缺少不了苗乡人的精神食粮——歌的支撑。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正朝多极格局的方向发展,而不同地缘政治战略的发展对跨国民族文化变异有直接的影响.就拿震动全球的科索沃事件来说,它不是一个局部意义的事件,而是关系到多极世界格局和世界性跨国民族问题发展方向的、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问题.因为跨国民族问题作为新生形态的民族问题将成为新世纪影响国际关系的世界性问题.而以跨国民族为表象的斗争反映了跨国民族问题错综复杂的特点及其在当今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跨境民族阿昌族是全国各省区中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也是云南最早的土著民族之一。阿昌族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保持着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文化特征,呈现出独特的民族文化;阿昌族与其他民族世代友好相处,在分布上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在经济文化方面形成鲜明的共生现象;阿昌族作为跨境民族,和缅甸边境人民友好往来,保持着民间边境自由贸易,形成共同的宗教区域,对边疆的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定,起着关键的作用。在新的世纪,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加强对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特别是加强对云南跨境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成功处理国内民族问题,关键在于有正确的民族政策,而正确的民族政策有其科学的依据,其一,全面考虑我们这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事实;其二,全面考虑了56个民族在发展水平和化风俗上存在多样性和差异性;其三,深刻总结了我们历史上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其四,借鉴了世界上一些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