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学生解题“通病”的症状一是心理恐惧———一看到大题或稍难一点的题就害怕 ,心发慌 ;二是思路盲目———面对大题或稍难一点的题不知从何下手 ,半天找不到突破口 ;三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听老师讲课听得懂 ,看书上的解答也能理解 ,但要自己动手解题却感到无从下手 ,说不出个所以然 .2 学生解题“通病”的症结主要在于我们平时的解题教学中“四多四少”现象严重 :教师讲得多 ,让学生自己动手练得少 ;解题技巧强调得多 ,常规方法重视不够 ;解题方法和技能技巧总结得多 ,分析题意 ,由题找方法 ,举一反三做得少 ;机械训练做得多 ,解题…  相似文献   

2.
数学题可以是无数的,但解题思路却是有限的。在教学中,特别在复习时,如能注重对学生进行解题思路的训练,使学生对各种解题思路融会贯通,能迅速有效地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提高教学效益。现对八种解题思路举例如下。1.假设例:甲数比乙数多25%,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  相似文献   

3.
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正确地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出解答的途径,因此,学生要学会解答应用题必须了解和掌握常用的解题思路。怎样使学生掌握解题思路,教学中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根据我市老师们的经验谈几点意见。1、要给学生找出解题思路的时间要学生找出解题思路,教师要相应地给学生找思路的时间和机会。有些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读完  相似文献   

4.
《考试》2008,(Z4)
老师平时讲解题思路时,喜欢整理一题多解的解题方法,如果告诉学生去归纳多题一解,将受益匪浅.最近在复习等比数列时,遇到下面3个同一类型题目.  相似文献   

5.
一题多解,可以开拓学生解题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许多老师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和加强了一题多解的训练,这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都是大为有益的。但是,我们听课发现,有些老师在一题多解训练中存在着如下三个问题:一是只重视题目的多种具体解法,忽视解题思路的训练;二是盲目追求解法多,忽视解法优劣的比较;三是局限于少数尖子学生,忽视让大多数学生得到锻炼。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一题多解训练的作用和效果。为此,我们建议在一题多解训练中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要注重解题思路的训练。一题多解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教学中应在训练学生解题思路上多下功夫、花力气,不能就题  相似文献   

6.
一题多解,可以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许多老师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和加强了一题多解的训练,这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都是大有益处的。但是,有的老师在一题多解训练中存在着如下三个问题:一是只重视题目的多种具体解法,忽视解题思路的训练;二是盲目追求解法多,忽视解法优劣的比较;三  相似文献   

7.
作为老师,怎么和学生一起寻找解题思路,即寻找解题思路的教学,是值得重视的一个课题.有些教师在给出一道数学题之后,直接就解开了,这样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激发,这种重“解题”、轻“教学”的情况,应该转变.  相似文献   

8.
王艳君 《考试周刊》2012,(62):10-11
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讨论如何提升初中学生多学科交叉题型解题能力,是教学中很重要的工作,也要求老师在这方面多进行训练。具体题目要具体分析,在解题思路的训练中,强化"控制变量"的思想,是凸现主要矛盾,找准分析要点,进行综合分析,以及提高学生解题、老师分析题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所谓转换视角,是指在解题过程中,遇到困难,转换思考问题的角度,寻找新的解题思路;或者是换个角度寻找其他的解题方法,优化解题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本文将借助几个具体的例子,与老师们分享.  相似文献   

10.
一、课题的基本情况 1.问题的提出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然而,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高中数学教学"应试教育"倾向却比较严重,先是"满堂灌",后是"启发式",启发也仅局限于老师"启"(问)学生"发"(答),存在四多四少的现象:知识传授多,例题示范少;由于教师未把书本知识活化,缺少再创造机会,在教学中就题论题多,指导方法少;演绎推理多,分析探索少;由于教师缺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明确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讲得多,学生想得少,严重制约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1989年始我们对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特别是解题过程中的思维状况,并思考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初中生在数学解题中常出现如下现象:大量做题,耗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却不见成效;遇到综合性题目,难以找到突破口,形成解题思路;对写错的题目,经常一错再错.这些现象大大影响了学生的解题效率,让老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如何改善以上现象,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呢?我认为引导学生主动反思,在反思中寻找解题规律,总结解题经验,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当学生跨入中学校门,学科增加了很多,而且复杂了许多.这就产生了部分学生在小学学习成绩还不错,初中的成绩下降较大,数学学科的问题尤为明显.如何顺利开展初一数学的教与学,适应初中学习,值得关注.一、衔接教学的必要性在小学阶段,由于内容少,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老师每讲完一道例题后,都要布置相应的练习,学生到黑板表演的机会相当多,不少小学教师甚至把题型分类,让学生强记解题方法和步骤.而到初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  相似文献   

13.
目前,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些老师的教学方式过于简单,只热衷于"题海战术",让学生去做大量的题,而不善于通过精选例题,引导学生对解题思路进行反思,使得学生在数学解题思路上不求甚解,只是盲目做题,教学效果十分的不理想.高中数学教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解题思路的能力,数学解题的过程是一种探究答案的过程,也是一个研究的过程.让每个学生理会每道数学题的出题意图,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水平,培养对问题的发散性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用数学思想去分析问题,从中寻找知识点之间的横向纵向的关系,通过做题、分析、解题,逐渐建立起完善数学知识体系,这才是数学解题教学的最终目的.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高中数学解题的思路进行了探究,总结了一些个人观点和解题思路,供大家讨论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情景出现,学生请教老师难题,有时候老师只是就题论题,讲解解题过程,学生弄懂这一道题目之后,遇到类似的题目可能还是不会做;或者有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试图教授给学生解题的方法和思路,但是效果却不是很理想.这是在教学过程中非常值得去思考探究的问题,因为只有正确的思路和方法才是解题的万能钥匙,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解题的正确率和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数学解题过程中,教师要重点提高学生的解题策略、锻炼解题的思路、提高做题的速度,运用好解题方法提高题目的正确率.本文从解题目标的明确,具体思路的发散以及一题多变三个角度出发,阐述如何提高学生解题策略的应用探究.  相似文献   

16.
困惑之一:对解题思路多样化和基本思路的疑虑。解题思路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提倡解题思路多样化可以矫正过去“方法单一。过于注重技能”的倾向,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发现、创造不同的解题思路。但是不是解题思路越多越好呢?如今的很多公开课,执教的老师总在解题思路多样化上大做文章,不仅是课前教师自己备课,要绞尽脑汁想出各种各样的解题思路,而且在课堂上教师也要反复启示.千呼万唤驱赶学生想出各种各样的解题思路.似乎是学生解题思路出来得越多,学生主体的体现就越突出、课堂就越开放、  相似文献   

17.
为了能够培养初中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需要老 师加大对数学解题思路教学的研究力度,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 引导下,有效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基于此,本文以初中几何教 学中折叠问题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几点折叠问题的解题思路教 学方法,希望能够为初中数学解题思路教学提供有价值的 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中数学的解题思路是从理解问题开始,经过分析探索思路,不断转化问题到最终解决问题.高中数学的难度大,题量多,给学生造成了很多困惑.本文主要对高中数学解题思路进行分析和阐述.一、高中数学解题思路过程中的四个阶段高中数学不同于初中数学,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繁杂,在经历了初中的数学学习以后,很多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方法和解题  相似文献   

19.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老师应担负重任,首先在选题上应多下功夫,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是引导学生解题、反思、总结.  相似文献   

20.
思路解题艺术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不同的问题,只有采用不同的方法,畅通思路,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诀窍。一般而言,思路解题艺术有如下几种方式方法。一、排忧式学生在解答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障碍,或紧张惶恐,或束手无策,只有等待老师的讲解。因此,只有帮助学生排忧解难,爬上陡坡,找到巧妙的解题思路,才能使问题迎刃而解。1.隐含法隐含法思路解题艺术,是通过寻找问题中的隐含条件来解题的一种解题方法。例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分米,将宽延长20%后就变成一个正方形,求原来长方形的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