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渗透作用演示实验"是普通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一教材中,细胞主要靠渗透作用吸收水分这一重要过程,设计了渗透作用与水分的流动演示实验。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对该实验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探索和改进,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进行演示实验"渗透作用与水分的流动"时两个条件决定了实验的成败: 一、半透膜的选择;二、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适当的浓度差.在两个条件中起到关键的作用的是半透膜的选择,而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作为半透膜的材料有很多,那么如何选择就具有一定的难度,下面就对常见半透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甲醇汽油的稳定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甲醇汽油的抗爆性、热值、互溶性等基本特性及温度、汽油组分、水分含量等因素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温度越高、芳烃含量高,互溶性越好;微量水分会提高甲醇汽油的临界互溶温度,降低稳定性.讨论了甲醇汽油助溶剂的助溶机理,选择既能与水或甲醇相互作用又与汽油性质相似的助溶剂,能改善甲醇汽油的稳定性能;介绍了数学模型在甲醇汽油实验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初中物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涉及一些物理知识的探究,通过实验的设置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对实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起到的诸多作用进行探讨,针对如何更好地在物理课堂中提高实验功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学科知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渗透实验观,让学生有实验可看,有实验可做,切实提高化学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9,(85):156-157
中学物理实验视频在教学中起到很大的作用,能够对实验的全过程进行记录以及实验过程的回放,使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视频查看实验过程及实验的不足之处。本文结合中学物理教学实例,阐明了实验视频教学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以便提高实验教学课堂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陈学彩 《考试周刊》2010,(44):186-187
生物课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本文通过七个方面说明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所起的主导作用:课前作用;提醒学生实验的规范性;实验过程的督促作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交流的调动作用:找准时机起到主导作用;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作用;提醒学生注意理论联系实践。  相似文献   

8.
缺点列举法是实验创新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本文对运用缺点列举法进行实验创新的过程进行了逻辑上的分析,并结合实例对其在实验创新中的运用进行了初步探析,希望能够对实验创新和实验资源的开发运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运用二维总位能面计算方法计算了偶偶核172W的总位能面,计算结果表明偶偶核172W有明显的三轴超形变,形变参数为ε2=0.38和γ=35°.分析计算过程发现对于偶偶核172W的三轴超形变形成机理中,中子壳修正能量起到了关键作用,高j闯入轨道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转动能同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分析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实验成绩评价方式的分析与总结,建立了具有实验预习、操作技能、结果处理、实验素养四个方面的分析实验成绩综合评价体系,为全面评价学生综合实验素质提供了方法,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演示实验是物理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做好演示实验对学生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构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要做好演示实验关键要做好实验前的预测和理论探索;实验过程中的观察与记录;实验后的分析和归纳、总结工作。  相似文献   

12.
随着初中新课改方案的实施,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设计在初中化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仅就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探究性实验,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3.
生物学发展、进步过程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实验探究,对于初中阶段教学而言,生物课程是一门以实验探究为主的自然学科。本文首先阐述实验教学法的意义,其次简单分析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地位,最后介绍几例实验教学法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案例,期望对初中生物教学起到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实验是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而数学实验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数学的理论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物理教学中,传统教学采用实物演示实验,重现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让学生获取感性认识后,再进行逻辑分析、抽象归纳。所以,演示实验在教学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实践中,师生也常为演示实验存在的一些不足而遗憾。如:(1)学生在实验中难以或根本观察不到物理现象发生的过程或内部微观机制;(2)实验中  相似文献   

16.
在人教版《生物》教材中,为了说明植物细胞在形成中央液泡以后主要靠渗透作用吸收水分这一重要过程,设计了渗透作用与水分的流动演示实验,其具体方法是:在一个长颈漏斗的漏斗口处密封上一层玻璃纸,往漏斗内注入蔗糖溶液,然后将漏斗浸入到盛有清水的烧杯中,使漏斗管内外液面的高度相等。  相似文献   

17.
杨军 《中学生物学》2012,28(7):37-39
介绍了植物和动物细胞吸收水分的过程,并组织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经典实验小液流法的实验结果及原因.  相似文献   

18.
实验方案设计,并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这是高考应具备的能力,本文通过对一道实验方案设计题型解题过程的分析,目的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能力,从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杨振峰 《生物学教学》2008,33(11):33-34
1.1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三章第四节“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总结,说明植物吸收水分的原理。并简单介绍了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用途——蒸腾作用及其意义。完整地展示了从吸收水分到利用水分的过程。这一安排反映了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即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发现问题,理解并掌握知识。也符合认识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初中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整个学习过程离不开实验与探索,因此,实验探究对于初中化学教学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建议初中化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实验探究。分析来看,积极进行化学实验不仅能够测试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接受程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知识、加深印象。本文简单探讨了实验探究在初中化学课堂的应用与意义,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