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嘉程 《小学生》2009,(10):17-17
小的时候听过一首歌:“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从那时我就开始想象幸福的样子,我想象着妈妈要是对我宠爱多一点,要求少一点,我就是个幸福的孩子了。  相似文献   

2.
刘云生 《今日教育》2006,(9S):12-13
就这样,一路走来,将生命的触点布满我所能及的世界,一点一点,一点一点…………在效法自然、学习他人、研究社会中拓展着生命的原野,丰富着教育的智慧,做出些微的成绩。[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高尔基有一句名言,叫做:“苦难是一所学校”,我们该让孩子知道家庭的真实情况,让她也分担一点艰难,这对一天天长大的孩子是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4.
张备玲 《山东教育》2004,(30):44-47
当今社会,大多数家庭一般只有一个孩子,父母无不深爱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培养教育空前重视。有的父母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包揽一切;有的父母很早就教孩子写字、计算;有的父母强制孩子去弹琴、绘画……父母们为孩子的身体发育状况和智力开发绞尽脑汁,却忽视了孩子创新个性的培养,而这一点,我认为是家庭教育中最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孙兵 《山东教育》2009,(1):35-35
现在的孩子,尤其是城市的孩子,从小到大一直都被关爱着、保护着,几乎没受过一点挫折。这就使他们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自己是最弱小的,永远需要别人的关爱和保护;而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别人也需要关心,更不知道自己有能力和义务去关心别人。他们对伤心失落的伙伴毫无同情之心,对身处困境的他人没有帮助之意,对老弱病伤的动物不生怜悯之情……孩子们“爱的基因”休眠了。  相似文献   

6.
画妈妈     
徐莹 《学前教育》2006,(4):37-37
快到“三八”妇女节了,我给孩子们讲了个《画妈妈》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东东在家等妈妈,他用最大、小一点、最小的圆圈画出了妈妈的形象,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主人公在家等妈妈的焦急心情牵动着每一个孩子的心,当我讲到主人公伸出小手数“1”时,有的孩子也伸出小手跟着数,东东数了一个长长的“3”,贴着门缝往外看……  相似文献   

7.
母爱如歌     
宁静的夜晚,月光透过窗户映人房内,一片静谧,只有低微的哼吟断断续续地荡漾着。孩子在母亲的怀里,蜷着身子,安然睡熟……母亲以自己的身子为屏障,以体温温暖着孩子,手轻抚着,有一下没一下的,和着那断断续续的曲调……夜,渐渐深了,孩子熟睡的笑脸更甜了。  相似文献   

8.
吕霞  宫玉霞 《山东教育》2005,(16):60-60
曾亲眼目睹了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想与大家一起分享。在一堂二年级的语文课上,老师富有诗情的语言让孩子陶醉其中。有一个孩子却心事重重,老师向他投去关怀的目光。忽然孩子示意老师过来一下,老师微笑着把耳朵靠近孩子,以为孩子会提出什么问题。我想我会终生难忘孩子的话:“老……师……,今天……我……过生……日.请……你吃……蛋糕。”口吃使孩子的小脸涨得通红,但还是利落地从书包里掏出一块揉皱了的蛋糕。  相似文献   

9.
灾难降临,12岁时小女孩不能再站起来 1983年,在齐齐哈尔铁路局工作的田立与纺织女工陈其芬结婚了。第二年的1月22日,他们的爱情结晶——一个小女孩出世了。夫妻俩给孩子起了一个动听的名字:田甜。他们企盼着孩子能永远快乐幸福。 1991年,为了能让这个贫寒的家庭生活得好一点,田立毅然下海,与下岗的妻子做起了服装生意。在小田甜6岁……  相似文献   

10.
每年九月初都是幼儿集中入托(园)的时段。人们经常发现类似这样的现象:清晨,妈妈(或爸爸)拉着或抱着孩子上幼儿园。幼儿很不情愿,不住地喊:“妈妈,我不去幼儿园……”此时,为了安抚孩子的情绪,有些家长会说“我们不去幼儿园……”,可家长迈向幼儿园的步伐却丝毫未减慢。孩子生病需要打针,他(她)不停地哭闹着:“我不要打针!打针很痛……”一些父母会安慰说:“不怕,我们不打针。打针一点都不痛……”当孩子被父母带到护士面前,当他感到针刺到的疼痛时,他就会发现父母刚才在骗自己。  相似文献   

11.
奉献     
提到奉献,人们立刻会想到一个人———母亲。对了,母亲似乎已成为了“奉献”的“形象大使”。的确,母亲时刻都在奉献。抱着婴儿,煮着牛奶,洗着衣物,母亲用沾满肥皂沫的手抹着头上的汗水说:“现在孩子还小,等他长大了,我们好好享受……”孩子渐渐长大了,要上幼儿园,母亲心系着孩子,买菜做饭,还要把工作做得更出色,她忙得昏天暗地,忘记了日月星辰。“不要紧,他上学就好了,我就能歇一歇了……”母亲说这话时,她不知道皱纹已悄然爬上了她的眼角。孩子终于开始读书了,母亲陷入了更大的忙碌之中……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优秀…  相似文献   

12.
这篇短文,记叙了一件似乎是寻常的小事,但却反映了一个值得重视的重大主题。父母总是把孩子拢在自己的怀里,然而孩子终究是要独自飞翔的,早一点让孩子去“独立”,早一点让孩子积累生活的经验,才能提升他们独立处理生活的能力。但这篇文章并没有把主旨停留在这个层面上,作者以似乎不经意的一笔,揭示了一个社会现象:社会上的某些不良风气,某些所谓“时尚”的习气,在不知不觉间已经侵蚀了孩子稚嫩的头脑,金钱至上,金钱万能,大吃大喝,“超前”消费……这早已不是个别现象了。  相似文献   

13.
Tips事非经过不知难。育儿也一样,急不得,你只能跟着孩子一点点成长。当年听到一位大姐说她的儿子叛逆逃学让她头痛不已,我还庆幸着我的孩子乖顺,应该不会如此折腾。没想到几年后,我却自叹小瞧了家中那位"哪吒"的闹腾力量……  相似文献   

14.
有天,孩子的老师在班群发了篇文章《家长学校(小学篇)》.看完后,脑海里慢慢浮现起孩子从呱呱坠地至今的点点滴滴…… 思绪同到孩子读幼儿园时,那时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执着地做一个奔波在家、兴趣班和幼儿园之间的"车夫".一路上听着孩子兴奋地讲述在兴趣班或幼儿园的各种趣事,虽是短短的一点时间,但幸福萦纡在彼此之间,这也慢慢培养了深...  相似文献   

15.
上课了,家乡拿着书包、乐谱,孩子轻松地东张西望,家庭忙着给孩子戴假甲,孩子不耐烦地催促着,古筝需要转调时,孩子大声喊着叫老师或父母帮忙……  相似文献   

16.
情况一:孩子的成绩随着考试次数在逐渐提升,家长们会很高兴,期望再向前一点、向前一点,那样就有机会上更好的大学了……情况二:孩子的成绩随着考试次数的增进波动很大,家长们的心也会随之上下起伏,不知下一次会考得怎样……情况三:孩子的成绩随着考试次数的增加不见有什么起色,还能考上大学吗?  相似文献   

17.
成静 《早期教育》2001,(11):37-37
孩子对天上云朵的想象、对游戏规则的小小改变、甚至在沙地上堆沙、挖坑……都会闪现出创造的火花。可以说孩子的创造力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因而创造教育应体现在时时处处。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相似文献   

18.
亲爱的孩子……哪天你看到我日渐老去,身体也渐渐不行,请耐着性子试着了解我…….  相似文献   

19.
正读了《请给孩子成长空间》这篇文章,又让我想到了某个学生的家长。孩子上六年级了,学校就在家附近200米的地方,她每天准时接送孩子上下学;孩子在学校里受一点小委屈,她总是第一个冲进学校,帮孩子出气;老师每天对孩子的每一点批评,都会招来她的激烈反对;孩子的房间,总是让她收拾得干干净净……问她原因,她总是说,孩子还小,还不成熟,老是受欺负,老是……我眼睁睁地看着,又一幕悲剧以"爱"的名义而生。  相似文献   

20.
铃响,学生听着自己演唱的《山谷静悄悄》录音进教室,有不少孩子在悄悄的交头接耳,大多数孩子则神情兴奋地倾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