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语的状态表达语通常为「Vている」、「Vてある」句型,一般指描述事物或动作结果现阶段的状态含义。汉语中经常被提及的对应表达方式是"V着"。笔者利用中日语料库进行实例调查,发现汉语"V着"除了可以翻译成日语的「Vている」、「Vてある」,还有「~ながら」、「~て」等多种表现方式。局限于常规的思维方式,导致中国学习者在习得日语时受母语影响,产生了「Vている」と「Vてある」的误用表达。基于这一现实问题,本论文试分析中日状态表达语"V着"と「Vている」、「Vてある」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2.
汉语中“经历”一词,用日语进行表达,有「~たこと力がある」和「~ている」两种表现形式.通过分析这两种表达方式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让日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经历”一词的具体翻译方法,做到既能准确表达汉语意思,又符合日语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3.
日语中经常出现反事实条件句,即条件句的前述条件为与已知事实相反或者根本不可能成为现实的情况.本文通过对实例的句式进行细致解析.明确了反事实条件句三个较明显的句式特征:(1)常与推测语气表达「かもしれない」、「だろう」「にちがいない」、「はずだ」共现;(2)常与逆接表达「のに」「のだが」「のだけど」共现;(3)常与「た」、「ている」形式共现,以此表达说话人道憾、后悔、责备、庆幸、期盼等心情.  相似文献   

4.
对「……が+自動詞ている」句型和「……が+他動詞てある」「……を+他動詞てある」「……ておく」以及」……「……が+自動詞られている」「……が+他動詞られてある」,日语学习者常感困惑.通过对它们的辨析,能够使日语学习者明了并掌握这些句型的用法.  相似文献   

5.
从语言对比的角度,运用古汉语中的"使动用法"与"体动用法"理论,对日语中的形似义近句型「AをBにする」和「AをBとする」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能加强学习者对这两个句型的掌握,进而对日语语法教学及汉日语言对比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日语中表示体范畴的形式「テイル」的意义和用法很复杂。其中,效力持续的意义比较难以理解,且易和「テイル」的结果体等其他用法混淆。因此,有必要分析「テイル」的效力持续意义和用法,并将其与其他几组易混淆的含义和用法分别进行比较、辨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比较的方法从时态和体的角度分别研究日语的「タ」和汉语的"了(タ)",通过研究和罗列大量例句发现,在时态的范围内「タ」和"了タ"基本上不对应。在体范围内的「タ」和"了タ"是基本对应的。「タ」和"了タ"用在句末是经常可以对应,用于否定句、连体修饰句的句末时基本不能对应。  相似文献   

8.
在日语中与「来た」对应的、表示"将来"的场合,我们自然会用「来る」来表示.如在「田中をんは来る」中,无论田中什么时候来,即便用「今来る」也不表示现在时,表示的依然是「すぐ来る」将来时.但如果就此说日语中的「来る」的「る」表示将来时的话,那么在「山が見える」中则一般表示现在时,而在「もぅすぐ山が見える」中,又变成了表示将来时.由此可以看出,我们是不能以「る」(包括其它活用动词)来区别日语的现在时和将来时,因为日语中没有如英语"过去一现在一将来"的表达形式,即日语中没有将来时.本文在这种情况下分析日语为何没有将来时.  相似文献   

9.
刘世琴 《考试周刊》2014,(75):20-20
日语中的「キツネ」写作"狐",即我们汉语中的"狐狸"之意,「タヌキ」写作"狸",即汉语中的"狸猫"。在日本,这两种动物经常出现在一些怪诞文学作品或者富有神话色彩的影视作品中,在日本的料理中也经常看到「キツネ」和「タヌキ」的字眼。这两种动物在日语的饮食文化有何种意思,以及它们是如何和饮食联系在一起的等,是文章探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日语的「ラレテイル」是由被动形「ラレ」加上体「テイル」组成的,这种表现表达的语法意义是"结果继续"。在形式上,与日语「ラレテイル」对应的汉语表现为"存在句""自然被动句""被字句",对应的韩语表现为"被动形 "。通过实例调查可以得知日语的「ラレテイル」在汉韩语言中如何表现。研究发现,日中韩3语形成了"ラレテイル—自然被动句—被动形 "的相对稳定的对应关系。在这组稳定对应表现中,它们都存在着表示"结果继续"的要素。另一方面,"ラレテイル—自然被动句"的对应率与"ラレテイル—被动形 "的对应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应该是缘于汉语、韩语与日语的语言类型相似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日语静态存在句对应汉语的静态存在句,在翻译成汉语的时候,动词如果属于「主体動作.客体変化動詞」、「主体変化動詞」以及「静?動詞」中的「存在動詞」这三类,句子都可以译成"动词+体标记"形式的汉语静态存在句。"体标记"指的是"着"和"了"。  相似文献   

12.
日语中也有过去和非过去的时态对立。英语中表达过去发生的事是用「V+ed」的形式来表达,日语则是用「た」形来表示过去时。这是大家都清楚的。但日语中的「た」形并非单单表示过去,对日本语的「た」形时间点的理解我们应该理解为它可能是与现在有关联的那一瞬间的现在这一时间点,也可能是完全与现在分割开的过去这一时间点。  相似文献   

13.
具格是指表示工具、方式、材料等的格表现。现代日语中,通常用「Nで」的形式来表示具格(在表示材料时,也可以采用「Nから」的表现形式),而上代日语中则存在"零格"、格助词「にて」「より」「ゆ」「よ」「して」「に」、"以"以及复合格助词「によりて」等多种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4.
"比较"、「比較的」分别是汉语和日语中的程度副词,其功能是对程度加以比较.在比较事物时,以是否依据客观标准、主观标准,着眼于性质、状态的比较这方面,二者是完全相同的.在负面评价方面,"比较"和「比較的」的修饰范围不同,"比较"虽有一定的限度,但范围比「比較的」要大,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在程度和模糊量词方面,"比较"、「比較的」是允许和数量词共用的.在否定命题方面,"比较"多修饰形容词,但多修饰肯定形式,不太修饰否定形式;「比較的」除了肯定命题以外也可以参与否定命题,以比较肯定性程度和否定性程度.  相似文献   

15.
周悦 《考试周刊》2013,(73):97-98
「モレル」、「モル」、「コボレル」和「アフレル」这几个词在日语中叫做「類義語」,也就是汉语中所说的"同义词"。它们的基本含义虽然都有"露出、溢出"之意,但在内涵上却稍有不同。本文着重从「モレル」与「モル」的异同,以及「コボレル」与「アフレル」的异同入手,其中也将涉及「モレル」和「モル」与「コボレル」和「アフレル」的交叉异同,进而谈谈四个词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钟晓光 《考试周刊》2011,(46):122-123
在观察中日对译语料库中"应该"被翻译成日语时,作者发现存在不少的「ベキダ」、「ハズダ」等形式对译的例子。由于「ベキダ」、「ハズダ」两者都可以翻译成"应该""应当""理应"等,以中文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往往会不加区别地翻译。本文考察了日语句末「ベキダ」、「ハズダ」等语气形式的意义与"应该"意义之间的关联性与相异性。  相似文献   

17.
以日语评价语气复合形式「してもいい」和汉语"可以"为考察对象,本研究主要分析了两者的区别,结果显示,二者在表达"许可、承诺、意志、提议、看法、许容"六种含义上基本一致,当「してもいい」被拆分为「しても」和「いい」两部分来理解时,「してもいい」与形容词"可以"的用法基本一致,两者在其它场合中基本没有共同点。  相似文献   

18.
王真  马文静 《考试周刊》2011,(87):105-106
在学习日语动词的过程中会碰到"体""态""时"等语法概念,这常常使日语学习者无所适从,混淆不清。日语动词的"体"分为四种,即持续体、存续体、完成体和准备体。其中,完成体"~てしまう"最易理解。因此,本文就日语动词的"持续体~ている/存续体~てある/准备体~ておく"这三种用法进行了辩解分析,通过对比研究为中国日语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分析「と」和「言ろ」的词性和词义入手,考察比较各种有关「という」的称呼和词性.认为「という」既不是词组(「连语」),也不是接续词,应属于复合词(「复合辞」)范畴.它在句中起修饰、限定、接续作用.  相似文献   

20.
日语专业学生在学习助词的过程中,经常把[の」与汉语「的」混同使用.从日语教育视点出发,整理和对比中日字典中「的」和「の」的用法,并提出日语教学中教授助词「の」的建议,使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日语助词「の」的用法,提高语言表达准确性,从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