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教师在讲授“分数除法法则”时,出示了一道题目:“李师傅3/4小时做6个零件,1小时做几个零件?”学生看完题目后,教师问:“这道题怎样列式?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上,大象老师给同学们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除法算式,除数是6,小黄狗把被除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看颠倒了,结果所得的商是4。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几? 小山羊看了题目后,小声地说:“小黄狗把数字看颠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一道俄罗斯趣题:5×5的正方形内有25个方格(如图1),至少要涂黑几个方格才能使正方形内的每一个3×3的正方形里面正好都有4个黑格?为了求解上述题目,我们先数一下,在图1中3×3的正方形共有9个;再观察一下,图1中每个小方格包含在这9个3×3的正方形的哪几个之中,现用数字写在图2中,比如图2的中心格内写“9”,表示这一方格都包含在这9个3×3的正方形之中;四个角上写“1”,表示这一方格只包含在1个3×3的正方形之中,其他类同.图11232124642369632464212321图2现在来解上题,据题意,要求涂黑的方格个数尽量少,就需要先涂黑这样的方格,它是包…  相似文献   

4.
日记一则     
2004年5月14日星期五晴我一到爸爸的办公室就写作业。我要爸爸出30道计算题, 爸爸立即答应了。我很快就做了很多,可是最后一题“8-9+1=?”把我给难住了。我大叫起来:“爸爸,这题出错了!”爸爸却叫我动动脑筋。我想:“8-9”不够减,就先计算“8+1=9”,  相似文献   

5.
<正>【题目】计算下面各题:(1)6+7+4 (2)15-8-5 (3)9+4-6【分析与解】这三道题,如果我们按照一般的方法计算,有的要“进位”加,有的要“退位”减,算起来比较麻烦。如果我们采用灵活的算法,把两步计算的先后顺序换一换,那么计算就变得很简便(都可以口算)。计算如下:(1)6+7+4一般算法:6+7+4=13+4=17(先算6加7得13,再用13加4得17)  相似文献   

6.
(答案请在第6期上找)(河北省张家口市张亮摘荐)会用笑去面对。左算式“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代表1 ̄9中不同的数字,右算式“喜迎北京奥运”代表0 ̄5中不同的数字,你能很快写出这两道有趣的加法和减法算式吗?迎奥运讲文明 树新风2007喜迎北京-奥运200859迎奥运 解趣题@要二  相似文献   

7.
有这样一道题:6-3/2-5/4-9/8-17/16 -33/32。乍一看,这道题是分数的减法运算,应该先通分再加减啊!如果你也是这样想的,那你就想错了。这道题如果使用简便方法,计算可就不费吹灰之力。请你仔细看题,3/2还可以写成1 1/2,4/5可以  相似文献   

8.
聪明的小朋友,你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把12根小木棒平均分成几堆,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这道题看似简单,但要把所有的分法都写出来,也不是很容易。我们先来看一看这道题的特点,这是一道需要用除法知识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道题:12 是除法中的被除数,除得的结果必须是整数,不能有余数,求除数和商是多少?  相似文献   

9.
从呱呱落地到成为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小女孩,老爸在我身上注入了多少心血呀!现在,我要给老爸来一个真真切切的评价,看看老爸到底能拿多少分。评价一:对我的学习。在我做作业的时候,老爸总爱坐在一旁,眯着眼睛,笑盈盈地看着我。要是看到我遇到了什么难题,他会先看看题目,有时候是笑笑,把眼睛眯成一条长缝,然后就走开了;有时候是耐心地给我讲解,直到我弄懂为止。我想,这就是老爸的独到之处吧!他走开,一定是认为这道题我会做,该让我自己思考;他给我讲解,是因为这题对我确实有难度,不得不启发一下。在我的学习上,老爸还是很不错的,但在我因粗心…  相似文献   

10.
在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9页“整式的加减”中又出现 了探索题.笔者认为:对于这样的探索型题,学生可在原有知识经 验的基础上,进行观察(捕捉异同)、比较(求同求异)、归纳(总结规 律)来提出猜想过程,通过探索变量和常量的关系,初步建立这一 类有递增规律问题的解题模型. 一上课,我笑盈盈地对大家说:“这节课我们比赛,好吗?”同学 们开心地说:“好!”“请同学们看一看,猜一猜,比一比,看谁先发现 其中的奥妙!” 图1 题目 图1是用棋子排成的几个“小屋子”, 摆第1个“小屋子”要5枚棋子,摆第2个需要11枚, …  相似文献   

11.
本人曾就学生对线段图不同方位的适应情况作了这样一次试验:从班上选出20名中上等学习程度的学生,均匀地分成甲、乙两组,同时在5分钟内解答一道应用题:“在桥上用绳子测桥的高,把绳子对折后垂下到水面尚余8米,把绳子三折后垂到水面尚余2米,求桥高和绳长,”将这道题抄在前后两块黑板上,给甲组配上横向线段图,给乙组配上纵向线段图,两组学生背靠背地做。从测试的结果来看,乙组解答的速度和正确率明显优于甲组学生。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后来我又做了一次类似的试验,题目是:“小明的语文、数学两科平均成绩是81分,自然成绩比语文、数学、自然三种平均成绩还高8分。小明的自然成绩是多少?”所不同的是要求甲组学生自画纵向线段图解答,乙组学生画横向线段图解答,结果甲组学生解答的速度和正确率明显优于乙组学生。  相似文献   

12.
笔者听过一堂高水平的小学数学课,课题是“分数的意义”。教师对于单位“1”既可以是一个图形,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讲得十分清楚。特别是引导学生自编了许多题目,起到了加深学生对分数理解的作用。不过在被听课同仁大都看好的一道课堂练习题的设计上,笔者有不同的看法。这道题实质上是一幅图,图上画有1只桃子,1个西瓜,2只香蕉和4个苹果。苹果中又分为两类:红苹果与青苹果各2个。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这幅水果图,即兴编题,并接着自己说出答案。于是,学生编出了各种题目,并叙述出题目要求的分数。如:  相似文献   

13.
挨着的数字     
虎大王给森林学校的孩子们出了这样一道“填数字”题:这道算式中只有一个数字1,请你在空格内填入3、4、5、6、7、8、9这几个数字,使它们成为一道等式。要求是:3和4要挨着(这里所说的挨着,可以是上下挨着,也可以是左右挨着);4和5要挨着;5和6要挨着;6和7要挨着;7和8要挨着,当然,8与9也要挨着,你能很快完成吗?  相似文献   

14.
’94希望杯初二试卷上有如下的一道填空题:如图,正方形ABCD中,△AEF是正方形内接三角形,∠EAF=45℃,AB=8,EF=6,求△EFC的面积.()就此题所用的方法来说确是道好题,但题目所给的条件却是互相矛盾的.首先基于一个直观认识:∠EAF=45℃定下来后,EF既不能很大,也不能太小.”不难推出:6<16(2~(1/2)-1)≤EF≤8”(详见下文),但题目所给EF=6,这就是本文所要说的“条件间的矛盾.”这道题是一道典型的用正交变换(旋转变换)来处理的问顾,一般的解法是:  相似文献   

15.
题目:在下面的方框里填上数字,使算式中1-9这九个数字各出现一次。5796÷□□=□□□在除法里,被除数=商×除数,上面算式中除数与商相乘,积的末位上是6。根据题意,在余下的1、2、3、4和8这五个数字中,只有2和3、2和8两组数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6.
试题赏析     
[题目1]读图1“杭州2003年11月14日 ̄12月12日最高气温(实线)、降水(柱状)和气压(点线)变化统计图”,完成1 ̄2题。(1)这一时期出现了__________次连续性的降水;总降水量为__________m m。(2)这几次降水是由__________(“冷锋”或“暖锋”)引起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为线状与柱状相结合的统计图,旨在气压(hpa)最高气温(℃)降水(m m)103910371035103310311029102710251023102110191017101510131011222018161412108642016.1123.1130.1107.12图1通过“气温、气压和降水”等天气要素变化过程图,考察对锋面知识的掌握和原理的…  相似文献   

17.
一、课间插曲数学课一下课,志豪小朋友兴高采烈地跑到我身边,大声对我说“:老师,我有一个重大发现!”“哦?是什么重大发现呀?”看着他一本正经、兴奋的小脸,我欣喜地问。“你看,这道应用题6能除以2,所以这道题是除法应用题,另一道应用题6不能除以5,所以是乘法应用题!”“啊?!”我辛辛苦苦讲授一节课的结果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结论?看来,今天教的除法应用题的课堂效果真是让人忧来让人愁啊!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乘除法的初步认识后,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才刚刚接触,我自以为对乘除法的含义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可是怎么还是有学生出现这种…  相似文献   

18.
赵宇 《良师》2004,(12)
难度较大的数学问题,往往是条件隐蔽、数量关系复杂,解题时感到难于入手。用画“面积图”的方法,可以直观形象地帮助思考解答。“面积图”是数学示意图的一种。“面积图”是用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表示题中有相乘关系的两个不同的因素,再利用长方形的面积进行分析解题。例1甲、乙两同学做同一道乘法题,甲把一个乘数的个位数字7误看成9,乘得结果是570;乙把这个乘数的个位数字误看成1,得出积是330,这道乘法题正确的积是多少?分析与解:两数相乘的积可用长方形的面积来表示。本题数量关系可用“面积图”表示为:图中长方形ABCD面积等于把乘数个位…  相似文献   

19.
这是在我区小学毕业语文试卷上的两道修改题。题目是这样的:1.中秋节的夜晚,一弯明月高悬,繁星缀满夜空。2.天上白云飘飘,一声炸雷响过,紧接着闪过一道电光,暴风雨要来了。对这两道题要求先修改,再用文字叙述理由。这两题每题有两个错误。第一题中既然是“中秋节的明月”就不能用“一弯”修饰;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2007,(10):37-37
1.题目独特,引起阅读兴趣;题目实质是说,“我”是老爸最笨的学生,因为我竟然不知道老爸内心最简单、最真实的想法,“我”没有真正地去体会父亲的爱,反而去责备他。[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