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透视中国期刊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全中 《传媒》2007,(3):11-15
中国期刊业发展现状 1.中国期刊业尚处于"跑马圈地"的时代 我国的期刊业与传媒业虽然经过了20多年的高速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更加丰富化、多样化和个性化,期刊业与传媒业市场出现了很多新的市场机会,而且期刊市场还有很多尚未开拓的领域,亟需有眼光、有胆识和有能力的人去识别、去利用,可以说,我国期刊业乃至传媒业市场上还有很多市场空间亟待开发,中国期刊业乃至传媒业尚处于"跑马圈地"的时代.  相似文献   

2.
我国期刊业发展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现状分析   1、中国期刊业尚处于“跑马圈地“的时代   我国的期刊业与传媒业虽然经过了20多年的高速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更加丰富化、多样化和个性化,期刊业与传媒业市场出现了很多新的市场机会,而且期刊业市场还有很多尚未开拓的领域,亟需有眼光、有胆识和有能力的企业去识别、去利用,可以说,我国期刊业乃至传媒业还有很多市场空间亟待开发,中国期刊业乃至传媒业尚处于“跑马圈地“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的竞争者的进入和新的媒介形式的出现,传媒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虽然我国传媒业市场尚处于跑马圈地的时代,但是在肥沃的土壤中撒下一颗种子,就能长成参天大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当前的情况下,那种依靠粗放式发展模式的传媒企业,必将遭到市场的严酷淘汰。市场实践也证明.很多新办媒体夭折的速度越来越快.诸多老媒体的品牌褪色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其中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一目了然     
《声屏世界》2013,(2):69-70
中国传媒业规制政策调整的理念当前,要特别考虑到我国传媒业具有不同于其他产业的特点,结合我国尚处于政府转型期和传媒产业改革初期,有可能在传媒业领域出现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双重失灵情况的实际。要不断探索我国传媒业的规制体系调整的理念和思路,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的思路,有针对性、有创造性地制定中国特色的传媒业规制体系。  相似文献   

5.
郭全中 《青年记者》2007,(23):31-33
在当前传媒产业仍处于“跑马圈地”时代的今天,传媒集团纷纷进行投资和扩张,以扩充自己的版图和建立自己的王国。由于我国传媒业长期自我封闭、自我积累比较少,现有的资金能力和外部市场空间不匹配。在这种情况下,传媒集团纷纷采取各种方式进行融资,上市已经成为一种最受传媒集团青睐的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6.
郭全中 《传媒》2008,(4):51-52
当前,我国传媒业尚处于跑马圈地和各种媒介大融合的时代,移动媒体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和融合媒介,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和无限美好的发展前景。我国四大通讯运营商依靠强大的实力、巨大的客户基础大举进入移动媒体业务,纷纷实施各自的移动媒体战略。  相似文献   

7.
常晓武 《传媒》2008,(2):59-61
中国的男性时尚期刊市场经历了长期的孕育,在步入新世纪后迅速成为一个受到关注的期刊市场亮点,不但期刊品种和数量迅速增加,而且各方资本以各种形式的介入及各期刊所进行的跑马圈地,让业界对这一市场的竞争环境和发展态势产生了诸多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8.
中国期刊业如何应对"入世"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期刊业的现状及加入WTO对我国期刊业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期刊业一直处于较快发展阶段,其主要特征是:整体质量上升,期刊的思想、文化内涵与制作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与世界品牌期刊的差距逐步缩小;品种不断丰富,2000年全国共出版期刊8725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期刊业表现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活跃,期刊市场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加入WTO后,境外期刊业势必会加大进入我国市场的力度,国内期刊市场的竞争会更激烈,如何抓住机遇,迎接严峻的挑战,已经成为中国期刊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期刊发行现状的落后,已经成为阻碍期刊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0.
在传媒业频繁受到新媒体冲击与挑战的今天,对传统期刊业而言,如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找到自己全新的发展空间,转型新媒体成为各家期刊单位共同的诉求。为适应E时代的转变,期刊业不断追逐技术的脚步,努力改变着自己的方向。于是,眼花缭乱的创新在期刊界上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促进我国期刊出版事业的繁荣和发展,鼓励和表彰优秀期刊的出版,新闻出版总署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从我国8725种期刊中选拔出1518种优秀期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并于2001年岁末正式确定并向社会公布。组建强劲的“中国期刊方阵”,是新闻出版总署根据我国期刊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面临的形势为推动新世纪初中国期刊出版的繁荣与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中国期刊方阵”的确立和成功排定,在期刊出版界和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它对于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期刊出版业的发展所产生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将集中…  相似文献   

12.
对多版化期刊采访与分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 有关专家学者曾对期刊业作了“十大预测”,第一个预测就是“期刊产业将由高速成长的前半期向后半期过渡,期刊将向多子刊、多版化、多主题化、短周期化扩张”。正如预测所言,近几年来期刊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期刊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不少知名期刊抓住机会,向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继改名、改纸质、改开本、改刊期的尝试之后。又开始新的探索,期刊市场上又出现了一个新亮点——即期刊的多版化。  相似文献   

13.
黄海洋 《青年记者》2007,(24):22-23
如果对2007中国期刊市场作一个简单概括的话,有8个字也许比较恰当:“潜力巨大,竞争激烈”。2006年我国共出版期刊9386种,而到2007年4月,全国期刊总数已经增长到9468种。2007年期刊年广告收入达30多亿元,为10年前的6倍。期刊业已经成为年产值超170亿元的一大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期刊业如何应对WT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的时代,拥有国际化的期刊品牌,就拥有国际化的市场,一种期待越来越强烈地在人们心头激荡:中国期刊何时能叩响国际期刊品牌的大门?我国期刊业如何应对WTO?对此,笔者推出以下浅见,以就敬于同行。1转变观念增强市场意识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竞争日益剧烈,期刊业被无情的市场法则推到了经济大潮的风口浪尖上。因此,期刊界必须认清紧迫的形势,进行一场观念上的自我革命。多年来,作为政府部门主办的期刊,一般都不考虑盈利与否,能按期出刊就算完事大吉。然而,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过去那种单纯靠行政手段办刊的时代已…  相似文献   

15.
吴乐平 《出版经济》2001,(12):41-42
从宏观方面观察期刊走势,人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期刊业尤其是一批颇具实力的名刊大刊,在完成了自己艰苦的创业过程之后,已经开始走向资本市场,进行所谓“期刊投融资体制创新”。这的确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从国内传媒业的动向来看,近期已经有不少类似的动静:如中国计算机报刊入主ST港澳,歌华有线发行上市,电广传媒斥资亿元与湖南卫视等合办强档栏目,诚成文化在经营9期刊后,又出资1亿元投  相似文献   

16.
我拿到李频先生主编的《中国期刊产业发展报告No.1——市场分析与方法求索》(以下简称《报告》)时,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首先是惊喜。中国期刊业这些年蓬勃发展,终于有了一份自己的行业发展报告,而这将是一个好的开始。其次,又觉得在情理之中,李频先生是中国期刊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多年来既致力于学术研究,义时刻关注着市场的发展变化。这本书拿在手上,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  相似文献   

17.
周国清 《今传媒》2006,(2X):28-29
近20年来,中国期刊业获得了飞速发展,从数量规模到质量效益都可谓前所未有。丰富的期刊实践必然呼唤科学的期刊理论,要求有经验的提升、理性的思考和战略的谋划,李频先生是最早的回应之一,《中国期刊产业发展报告NO.1——市场分析与方法求索》(社会科学献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以下简称《报告》)就是他研究治学成果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传媒产业仍处于"跑马圈地"时代的今天,传媒集团纷纷进行投资和扩张,以扩充自己的版图和建立自己的王国。由于我国传媒业长期自我封闭、自我积累比较少,现有的资金能力和外部市场空间不匹配。在这种情况下,传媒集团纷纷采取各种方式进行融资,上市已经成为一种最受传媒集团青睐的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19.
在一个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的时代,任何一个国家的传媒业都不可能孤立封闭地发展。都必然会或多或少受到来自其他国家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政治上的、观念上的。也有经济上的、技术上的,还有其他方面的。我国传媒业的发展与国际传媒业发展的关联度越来越密切。因此,我们在研究中国传媒业发展的时候,就不能做井底之蛙.不能闭门造车。不能局限于自己的眼皮底下.而应该具备全球视野。更多地考察国际环境,关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科学技术发展以及国际传媒业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用全球视野来审视与新闻传播和传媒业发展相关的一切问题,这是我们所处的时代、中国传媒业的发展对传媒研究提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石峰 《传媒》2013,(10):10-12
当前,我国期刊业正处在体制机制变革、产业转型的重要关头,又面临新媒体的强力冲击,传统期刊业还有没有未来?未来在哪里?疑惑之风在业界蔓延。中国期刊业路在何方?下面我将就以上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只要这片落叶还没有着地,我们就有责任让它继续飞翔应当承认,部分期刊从业者对未来的疑惑是有一定根据的。新媒体的强势发展,分流了传统期刊的部分广告,分流了部分读者,很多期刊社经营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而正在大力推进的市场化取向的体制机制改革,对很多期刊社来说,感受到的是不适应,是压力,而且目前还没有看到令人鼓舞的改革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