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教育技术学专业在我国从建立以来,一直是师范专业。从1999年开始,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建立了教育技术学专业,出现了非师范专业的教育技术学,现在全国有204个本科院校有教育技术学专业,其中106个是师范专业,98个是非师范专业,师范专业的教育技术学的实习教学实习以教育实习为主,但非师范专业的教育技术学的实习教学该如何进行,文章以西北民族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实习为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教育技术学专业是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专业,因此实验室建设在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了满足新时期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探讨了教育技术学专业应建哪些实验室,并提出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对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设置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置身于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背景下,围绕《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分类发展规范》讨论稿有关阐述,对东北地区随机选取的6所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院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分三部分:一是学生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认识情况;二是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情况;三是教育技术学教师素质情况。本文给出了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状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本次调查与分析能为该专业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出发,探讨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结合社会需要,初步探讨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并进一步提出了关于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5.
教育技术学专业从创办至今已经培养了大量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对促进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和推动教育的现代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许多本科生心存困惑,对教育技术学的本体论含糊,说不清教育技术是什么?教育技术能做什么?教育技术学办学中也出现了许多的困境,因此,我们必须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进行理性思考,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分析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素养需求层次,然后论述了学科竞赛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素养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基于学科竞赛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素养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践教学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针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科特点,从实验教学、教育实习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三个方面指出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出发,探讨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结合社会需要.初步设计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并进一步提出了关于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9.
谈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云桂 《凯里学院学报》2007,25(2):71-72,78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教育技术学专业也不例外,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仍不乐观。为了与市场接轨,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就必须与就业联系起来,改进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拓展教育技术学专业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10.
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是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中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从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需求进行了探讨,提出以就业为导向,以真实项目拉动,学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安涛  李艺 《电化教育研究》2021,42(1):29-34,56
学科边界是学科的重要属性,教育技术学需要守正自身边界。教育技术学是教育技术的理论抽象,认识教育技术学的边界要先从认识教育技术边界开始。教育技术是一种客观存在,其边界的划定可以从教育技术本体和实践两个维度进行,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的不断变革和进步推动着教育技术边界的不断拓展。教育技术学是一个科学理论体系,不但具有知识属性,还承载着社会属性,并具有明显的“国籍性”。我国教育技术学的学科边界取决于其核心问题的理论关联度和教育技术学的主要研究话题。同时,学科跨界成为教育技术学超越自我的发展动力,这是由教育技术研究问题的复杂性和学科性质决定的。教育技术学应从学科封闭走向学科间性,这既要树立教育技术研究的问题意识,还要加强独立学科意识。学科意识既是学科跨界的起点,也是学科跨界的归宿。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的教育技术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教育技术未来发展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成为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课题。中国百年教育技术发展道路分为三个阶段:中国特色电化教育发展道路探索阶段(20世纪20年代—1985年)、中国特色教育技术发展道路形成阶段(1986年—2017年)、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技术发展道路成熟阶段(2018年—2035年)。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技术发展持续总体呈现良好态势,但是必须面向四新(新使命、新机遇、新挑战、新趋势),深刻把握教育技术发展的基本规律,选择正确的教育技术发展道路。教育技术未来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技术发展道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亟需的卓越拔尖人才,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树立大教育技术观,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理论体系,加快教育技术颠覆性创新。  相似文献   

13.
信息化时代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技术能力是信息化时代高校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份,直接影响、决定着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教育技术意识是教育技术能力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使高校教师具备良好的教育技术意识是提高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切入点。通过探讨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意识的内涵,提出了培养和提高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意识的几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教育技术应用的道德规范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教育技术研究者及产品推广人员带着不同的目的从事其从业,引发了教育技术实践及应用中不合道德规范的现象发生。究其根源可以发现:教育技术的价值负载是其内部根源;复杂的人际关系是其现实基础;自由选择教育技术行为是其实现的途径。因此,规范教育技术应用行为及应用方法,是教育技术学科及其事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该文考证了教育技术的发端是社会教育,且社会教育迫切需要教育技术提供支持。重新梳理并认识教育技术在社会教育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教育功能等方面的应用,为拓展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提供支持,同时为教育技术促进社会教育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个从架构主义到行为主义的渐变过程,其中贯穿着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内容、不同技术水平的认知与实践活动。对教育技术的认识直至作出相应完整的定义也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从视觉运动到视听教育再到程序教学的演变,从系统技术改造教育技术再到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技术的发展,反映出教育技术从一个运动发展到一个领域和专业的演变过程。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受国外教育技术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教育技术界发生了教育技术观念的大转变,从“媒体观”向“系统观”过渡,教育技术的思想、观念和理论普遍形成。  相似文献   

17.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content feature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urricula for primary education developed by national governments. A qualitative cross-case document analysis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urriculum of Norway, Flanders and England was conducted. The analysis focuses on the underlying visions, specific aims and instruction related aspects that are integrated in the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urricula of the three cases under investig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pecific aims mainly focus on the critical us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afe and responsible us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formation retrieval, processing and production; communication by us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us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for subject learning. It is possible that a discrepancy exists between the concepts of digital literacy and the specific aims that are addressed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urricula. Moreover, the rationales that underli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urricula represent a catalytic and social point of view rather than an economic one. The implications of our findings for curriculum developers and researcher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教育技术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教育技术工作者的角色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如今数字化时代,社会赋予教育技术学更多的历史使命,教育技术学工作者面临新的角色。文章回顾了中国教育技术工作者角色的历史变迁过程,分析了角色变迁的历史原因,提出了新时期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9.
技术哲学视野下教育技术价值体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技术价值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借鉴技术哲学的研究成果对教育技术价值及其体系进行一次系统的审视,依据技术的两种属性探讨教育技术价值及其体系,分析教育技术外在价值引发的教育技术应用伦理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苏姗·霍兰德是美国幼儿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的开拓者,其发展适宜性的幼儿教育技术学术思想对美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评述了其对幼儿教育技术的开拓性贡献,并从技术观、幼儿教育软件评价、技术与幼儿课程整合、使用家庭计算机四个方面,对霍兰德的幼儿教育技术学术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