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审视、思考和总结。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教中学,学中教”。因此“反思”被认为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笔者在我市地理“教学反思”评审中,发现部分教师的“教学反思”存在下列问题或误区,因此提出矫正供大家商榷。一、格式有模式化倾向案例1:1.4“地球运动的意义”教学反思教师反思模式:写成功之处——知识组合系统简洁,做到联系实际,应用图示法解决难点。写不足之处——教学上仍未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未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写教学机智——学生例举熟知…  相似文献   

2.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实践中师生成长状况的一种自主省察实践,应是浸润教学相长的"桃花潭".可具体实践中一些教师要么视其为一种负担,习惯驻足于蜻蜓点水、草草应付的"小溪畔";要么只注重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忽视对与之相关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进行深入探究;要么认为反思就是想一想课堂表现,写一写自己的想法,根本不考虑如何指导、纠正、优化自己的教学实践,如此"浅浅的反思"又怎会滋生出实际价值呢?  相似文献   

3.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教学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诚如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教育教学更需要反思而行,行则再思,思则再行.  相似文献   

4.
"教学反思"对于每位教师的知识积累,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提高教学水平,创造性地把握教材,有很大的益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写"教学反思"就成为每位教师的任务之一.而如何写好"教学反思",更是每位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写好"教学反思",教学两得益.  相似文献   

5.
段羽  肖涛 《现代语文》2007,(1):98-98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坚持写课后反思,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那么,怎样写好教学反思呢?  相似文献   

6.
正区分普通教师和教育专家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反思,所以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反思。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会成为名师。"从这个角度出发,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重视教学反思的意义和作用,在专业成长的三个阶段,即"关注生存、关注发展、关注学生"中充分运用好反思来促进自身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教育效果的提升,实现为实践而反思,因反思而实践,从而获得教育教学工作成效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反思被视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许多学校倡导教师写教学反思,但一些教师写的教学反思就像记流水账一样,只是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一些简单的描述,再加上一些泛泛而谈的教学评论,缺乏对教学现象和教学本质的深度思考,因而成效并不大.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需要反思,这是专家们的话语;我们的课堂教学在课后要写反思,这是学校领导的话语;我们要写教学反思,这是一线老师的话语.不知不觉"教学反思"作为当下教师们提高自我教学基本功的一个有力的武器在运用着.  相似文献   

9.
教育随笔是教育理论研究领域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新兴产物,教师写教育随笔有其明显的优势.教师在写教育随笔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学习、研究、反思、写作,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理论素养,修正了自己的教学行为,形成了具有个性特征的教育教学思想,进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教师坚持写教学反思日记,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日记的交流的实践出发,阐述了写教学反思日记的重要性、教学反思日记的内容、教学反思日记的类型、写教学反思日记应注意的事项.同时指出,教学反思日记促进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反思型教师成长的一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教学反思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反思,学会反思,积极反思。我认为化学课堂改革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反思是一种手段,反思后则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名,但如果写三年教学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写好教学反思对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过去教学的回忆、思索、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是教师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掌握新的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途径。众多在教学上取得成功的教师都有写教学反思的习惯,然而现在还有许多教师没有  相似文献   

13.
严明 《地理教育》2003,(3):65-65
现代社会,反思已成为人的自觉行动,而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尝试应用反思,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方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近年来,笔者在"教后记"这块小天地里进行了反思教学实践,以提高备课质量,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4.
《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说的就是对教学的反思,这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缺少的途径。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教育反思能成为教育行家。对每一个处于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5.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剖析的过程.它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益的"助推器",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但是,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很多教师为了反思而反思,零散反思、肤浅反思、无效反思比比皆是.笔者认为,要突出教学反思的有效性,就要夯实教学反思的四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研工作的改革和深入,美国学者波斯纳的"教师成长=经验 反思"的思想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写教学后记就是教学反思的一种方式.因此,应该要求教师写教学后记,也需要纳入教学管理的内容.但问题是教学后记纳入教学管理内容之后就被人为地"硬化":规定每节课必须写教学后记,且对字数篇幅也有要求,并作为教案内容列为教学检查的必有项目,让这很好的教研形式还在初始阶段就因管理而变了味.所以,笔者认为,对教学后记管理不应"硬化".  相似文献   

17.
自从认识到"实践+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以来,教学反思似乎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标准,学校对教师的教学反思都作了很多规定,教师们的抱怨也开始多了起来,教师不是随意胡乱写几行,就是匆匆从网上下载东抄西摘应付检查.这项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举措却遭到了教师们的普遍抵触,这不能不令人深思.下面就"思什么"和"怎么思"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这是古希腊苏格拉底论证反思最经典的一句名言.华东师大教授叶澜也说到:"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必须珍视经验、注重实践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如果说备课、  相似文献   

19.
一堂课、一个教学细节都是反思的因子,但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往往只强调备好课、上好课,而对上完课之后能否写好“教学后记”,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学后记”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写好“教学后记”,  相似文献   

20.
徐志能 《甘肃教育》2008,(12):15-15
新课改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并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叶澜教授也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众多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和教改先行者的成长经历,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教学反思有教前反思、教中反思和教后反思,教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实践,教中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后反思则具有批判性和总结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以此再指导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