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从人类理解了先进技术能为自己带来巨大的财富,将技术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以来,人们已经在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技术营销理论和实践的活动。在我国,明确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技术也是商品可以买卖、交换和流通,这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个重要突破。既然技术可以进入市场,根据现代市场营销观念,技术营销这一课题自然就被提了出来。研究一般商品营销构成了市场营销学,技术商品也就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营销理论——技术营销学。一、建立技术营销学的基本背景工.技术是独具特殊属性的商品。技术作为商品,除具有…  相似文献   

2.
许可  刘海波  肖冰 《科学学研究》2019,37(7):1231-1237
早在2014年,我国就已经成为了专利申请量的第一大国,但如何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有效的生产力这一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由于科学与市场之间在追求目标、价值取向等方面均存在着不同,使得科学与市场这两个社会界域之间形成了明显的边界,进而导致技术转移这个沟通两个社会界域的活动难以顺畅、自发、有效的进行。为了模糊科学与市场之间的边界,解决技术转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就需要新的机制设计。通过对技术转移与边界组织的研究发现①可以将边界组织的理论和概念扩展到技术转移领域,用边界组织的特性弥补了技术转移中边界现象带来的障碍,在拥有理论基础的情况下,为现有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②总结现有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存在的问题,发现目前我国的大多数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仍属于“摸着石头过河”,为此提出了边界组织范式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给予了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拥有理论基础的发展路径,对技术转移机构的未来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资源观点的国际技术转移方式选择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个基于资源观点的动态和折衷的国际技术转移方式选择理论,认为技术转移的供方企业对某种转移方式的选择是基于四组因素的折衷考虑。本理论还考虑了供方企业在实施技术转移过程中通过实习获得的四组实验效应,使得理论具有动态性。  相似文献   

4.
现有创新理论关于新进入者超越在位者的研究基于前者率先采用新技术的情境,且研究视角单一及定量研究不足,难以系统完整解释电动汽车在位者率先研发而新进入者领先的创新现象。本文基于专家访谈和文献调研,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并验证了分析新进入者领先的原因及机制,据此解释了电动汽车新进入者领先在位者的现象。研究发现,新进入者领先的主要原因来自创新动力、技术模式和商业模式三方面。商业模式是新进入者目前取得领先地位的主要原因,技术模式对新进入者能否保持领先有重要作用,创新动力则是推动企业优化技术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关键。本研究丰富了新进入者与在位者的创新理论,对新进入者和在位者如何有效配置创新资源都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企业在进入新的产业时,不仅要挖掘原有产业的知识,还需考虑如何获取外部知识.为此,分析了样本企业跨产业知识转移与技术集成的过程.研究表明,跨产业知识转移能够降低新产业的进入壁垒;模块化设计有助于企业获取外部知识;技术集成则推动新产品开发.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跨产业知识转移与技术集成模型.  相似文献   

6.
提升技术转移机构服务能力是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完善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重要抓手,“专业化”已经成为改造和升级技术转移机构服务能力的共识。但尚未有研究从理论层面系统探究技术转移机构的专业化是什么、如何发展等问题。文章借鉴职业社会学和医学专业主义相关研究,结合技术转移发展实际,创新性提出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概念。在此基础上,以专业知识、社会需求、职业身份为基础构建分析框架,利用多案例分析方法探讨技术转移机构的专业化发展实践,并提出发展建议。本文不仅扩充了社会治理的理论边界,还为技术转移机构的实践发展提供有益参照。  相似文献   

7.
技术特性对技术转移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技术转移是技术市场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促进技术流通的催化剂,也是技术与资本对接的桥梁。我国的技术转移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理论和实务中深入研究技术转移的内在规律,已经成为促进我国技术转移的发展、繁荣我国技术市场的一项迫切任务。本文在理论上对技术特性与技术转移过程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指出在技术的诸多特性中,技术生命周期、技术复杂性、技术不确定性是影响技术转移的最为关键的三个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成熟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技术生命周期性和技术成熟度分别研究地震勘探技术和压裂技术,两者皆已完成萌芽期的基础技术和初始理论研究,已进入成长期的商业研发阶段,商业的投入与应用使理论、工艺和方法得以完善,促进石油工业的跨越式发展。经过综合分析可知石油工业核心已经向上游油气勘探开发转移,中国目前能够商业开发利用水平为低渗透油气资源,致密油气则为下一个目标。  相似文献   

9.
徐国军  杨建君 《科研管理》2019,40(11):146-154
本文聚焦中国情境下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过程,研究合作伙伴间两种不同的技术转移方式对技术接受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探索新产品创新性及新产品开发速度在其中扮演的中介作用。同时,引入实际吸收能力作为调节变量,从而构建了本研究理论模型。之后,运用249家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并采用AMOS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技术交流而言,技术转移对新产品开发速度及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均更加显著。相对于技术转移而言,技术交流对新产品创新性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新产品创新性在技术交流与企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新产品开发速度在技术转移与企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同时,实际吸收能力增强了新产品创新性对技术交流与企业绩效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0.
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从知识转移视角探讨权益结构和知识学习能力对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的影响,构建一个动态博弈模型。该模型将联盟成员的战略决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拥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决定转移核心技术还是普通技术进入联盟合作创新;第二阶段,联盟成员根据自身的学习和获利情况决定是维持还是退出联盟。探讨维持或退出联盟两种情形下的Cournot-Nash均衡结果,研究不同均衡状态下权益结构和知识学习能力对联盟稳定性的影响,以期为联盟运营及成员间动态合作关系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国际技术转移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但是当今国际技术转移呈现出复杂化、社会化等一系列新特征,只有不断完善其服务体系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结合湖北省国际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的现状,通过企业创新服务、国际创新技术、高校院所研究与科技咨询服务等4个方面对服务体系进行完善,构建一个国际技术转移大数据平台。  相似文献   

12.
在合作数字参考咨询环境中,咨询团队需要不间断地将咨询馆员个体层面的新知识转移进入团队层面中来实现对原有知识的增值、补充和替代。以此,结合合作数字参考咨询中咨询团队知识转移基本概念,着重探讨合作数字参考咨询中咨询团队知识转移机理,指出从理顺知识转移诸要素的关系、重视信任问题、强化沟通能力、建立适宜的知识转移情境四方面进行合作数字参考咨询中咨询团队知识转移的管理,最终使产生于咨询馆员个体的新知识转移进入到团队系统知识集合中来完成合作数字参考咨询知识更新。  相似文献   

13.
湖湘扫描     
正透明计算产品进入量产将形成百亿元级产业中南大学、英特尔公司、湖南新云网科技近日在长沙联合发布透明计算系统产品,并宣布进入量产阶段。此次发布的产品基于英特尔透明计算软件解决方案的基础架构,依托于中南大学-英特尔联合实验室,以透明计算理论为指导,最终由湖南新云网科技推广应用。这也是"透明计算理论"自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一年多来,技术概念发明人张尧学院士率领的研发团队在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退管工作已经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退管工作的任务会更重、难度会更大、要求会更高,这给从事退管工作的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他们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退管工作整体的服务质量和效益.本文试图就如何提高退管工作人员的素质进行一些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退管工作已经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退管工作的任务会更重、难度会更大、要求会更高,这给从事退管工作的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他们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退管工作整体的服务质量和效益。本文试图就如何提高退管工作人员的素质进行一些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从技术国际分工的规律出发,将反映当代生产技术分工特点的工程分工曲线(笑曲线)运用于我国开发区的功能分析。在回顾国际分工历史的基础上,概括总结了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的演化过程和技术转移的工程分工职能扩展,围绕我国开发区如何承接国际技术分工,提出了用经济圈理论整合城市和开发区资源,促进产业集群形成,打造区域竞争力等建议。指出我国开发区和所在城市之间建立内在产业联系,与国际技术转移接轨是延长开发区寿命周期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7.
在动态环境中,组织需要不断地将个体层面的新知识转移进入组织层中来实现对原有知识的增强、补充和替代。通过这种组织知识更新活动,企业可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组织学习是完成跨层次知识转移的合适方式,但其中挖掘式学习与探索式学习间的对立与冲突又会阻碍组织知识活动的有效进行。通过阐述团队层和组织层中活动的差异性,提出利用层次间功能分工来实现两种组织学习方式的承接动态均衡而促进跨层次知识转移。团队层探索式学习会为企业形成内部已知新知识,组织层挖掘式学习则将这种已知知识在企业整体范围内进行开发和运用,最终使产生于个体的新知识转移进入到组织层知识集合中来完成组织知识更新。  相似文献   

18.
李昆  彭纪生  袁艺 《科学学研究》2010,28(1):104-109
在对跨国技术转移现实问题进行识别的基础上,运用契约设计理论,参照完全信息下的最优技术转移合约的研究,分析和探讨了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次优技术转移合约的特征。次优技术转移合约特征显示:在技术信息高度不对称条件下,东道国企业(委托人)应该通过支付一个超额的市场收益分成(信息租)来激励外方企业(代理人)增加对合约中可证实显性知识的转移,同时相应降低对隐性知识需求期望和支付水平。在满足激励相容约束的次优技术转移合约机制下,代理人的道德风险行为将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9.
外国直接投资(FDI)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对我国工业技术的进步正在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工业技术资源的收敛过程受到外来投资及其技术转移的强大影响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外资的大规模进入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国工业技术资源的多样性将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为积极应对跨国公司的技术资源竞争战略,企业采取跨产业技术资源的外生型收敛作为其技术发展战略,以减小外资企业投资过程对本企业本行业技术资源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新兴理论分支,新增长理论试图论证、经济增长是经济系统内生因素作用的结果。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是将新增长理论所强调的规模经济和外部性引入贸易理论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新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的强调,对规模经济和技术溢出效应的分析,对我国外贸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