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李杨友 《广西教育》2014,(21):117-118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教育的"生活化"是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课堂教学改革应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倡导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也需要生活化,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更好地习得知识。教师应拉近学生的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的距离,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现实生活的内容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信息技术的紧密联系,使信息技术课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2.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理论,他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新的课程改革潮流中,艺术课程日益走向综合,不仅音乐和美术开始交融,戏剧、舞蹈、影视等也进入了艺术课堂。它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文化资源来开展艺术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俞国新 《考试周刊》2012,(35):179-18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建立了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提出了"课程资源"这个重要概念,它一方面强调教育要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将师生的生活和经验纳入教学体系,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强调教育要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体系的共同构建者,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共同构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其课程资源,把握课程特点,以学定教,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提出的问题成为生动的课程资源,走课程资源校本化之路,对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把教育同整个生活,整个社会联系起来,通过各种社会实践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新的课程理念也特别强调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思维、情感、行动的整合,把课堂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使课堂充满情趣.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直接体验语言和运用语言.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先生特别倡导教学"生活化",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该如何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汲取知识的养分,捕捉思维的灵感呢?  相似文献   

5.
王凯 《考试周刊》2012,(83):7-8
为了更好地实施课程教学,Linux系统编程在教学过程中引入CDIO教育理念,通过"做中学"引发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兴趣,并通过一系列单元项目和课程项目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6.
褚晓君 《考试周刊》2011,(83):59-59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正确应用语文的规律。"小学语文教学要努力营造大语文环境,面向学生的广大的现实生活世界,让语文教学"生活化"。语文教学"生活化",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是"根"。我们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应用,并在应用中学习,在学习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无形的课程资源",教学来源于生活,还应回归生活."教育的边界就是生活的边界."教学的世界与学生生活的世界的交集是课程资源最为丰富、最有活力、最具创新力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生活》是伴随我国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而开设的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关注每一位儿童的成长。作为一名品德课程老师,在课程实施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达到做中学、做中悟的目的。要有意识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儿童去思考,在生活体验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进一步学会"生活"。要将"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迁移到教学中,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的观念在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都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
"生活即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的确,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课程,学科本身就要求思想品德教学充满生活味。只有在教学中努力给教学内容和教学情景增添生活味,才会增加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强调课本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学生等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这些教师往往关注于对课本以外资料、网站的开发利用,而对于学生这一重要资源却重视不够。一方面是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怀疑这一资源的可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教师不能把课本资源当做唯一资源,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但因此也产生了另一种倾向,那就是羞于谈利用课本资源,认为这样做会与应试教育挂钩。我个人认为,课本资源有它自身的优势,它是课程标准规定下的课程内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转化的文本,它涵盖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习活动在心理上和实践中主动获取的学习内容。由于在课堂教育教学中与学生直接发生关系的是教师,而任何课程教材所蕴涵的内容都需要教师进行处理并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给学生,让学生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多方面地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为教育教学开发更多更广的资源。为此,笔者在平时教学中,积极探索开发学生的写作资源,引进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帮助学生解决写作时"无米下锅"的困难,巧用写作资源,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我们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主要是把陶行知思想与当今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分析研究教育规律,以便更好地为教育发展服务。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内涵陶行知先生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的内容,详细阐明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时刻重视"寓教于乐",坚持"教学做合一"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课程是教育的心脏”,但长期以来教师对课程通常理解为:课程就是教材与教辅用书,因而教师只要教好教材,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那么这个教师就是一位好老师,学生就是好学生。这就导致了老师片面追求升学率,追求课本知识的掌握,于是教学中“满堂灌”,练习时“题海战”。其实课程资源不仅包括教材资源,还包括学生资源、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实践,包括社会资源,以及一切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人力、物力、社会环境资源等。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课程教学资源是教师实施"教"与学生进行"学"的重要元素,其适用性问题已成为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与开发中的瓶颈。本文着重探讨在开发开放教育适用性课程资源过程中,开放教育教育者所应遵循的六项原则,分别是: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原则;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原则;便于学生自学的原则;利于学生交互的原则;利于学生选择的原则;便于学生获取的原则。通过对这些原则的梳理分析,希望有助于对开放教育课程资源适用性的认识以及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6.
生活教育理论进入国家课程的学科教学,关键是教育资源的整合。"项目"则是整合的"抓手"。"项目"来自于社会生活和学生自己的生活,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现象,把他们组织到教学中来,作为手脑并用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做"(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学会并运用知识,培养能力。项目学习,为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也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创设了生动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教学做合一"作为一种生活教育思想,直接指向主体活动的意义,或者说是对主体活动进行功能意义的抽象。在现今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时代背景下,"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观启示我们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重视教师的发展性,建立开放性的课堂与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做合一"教学观指导下的高职文科专科教学需要围绕"做"展开,突出职业特色,与学生、社会和新技术相结合;多渠道利用资源,教学突出终身性、职业性、主体性、实践性和企业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将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这将带来教师教学观念、课程理念、课程资源、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同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抓住契机,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把握好使用信息技术"量"和"度",更好地实现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教学资源的运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的改革,有必要对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在信息发达的时代,涌现出众多的资源,但无论有多少资源,最重要的应以课本为基础,"万变不离其宗",必须抓纲靠本,在课本的开发和挖掘中,逐步衍生出对实验室资源、多媒体资源的开发和运用。因地制宜的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加以运用,不但能提升学生的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素养,能使学生对数学有个更高层次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正> 作为教师,挖掘教材中、生活中的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教育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笔者在生物教学工作中发现如下的课本材料可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资源,而且可以灵活渗透,点拨实施,贯穿于日常的教学生活中。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只有有机地结合为生命活动的统一整体,才能发挥各自独特的作用。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细胞的各部分(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之间相互影响、相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