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1 毫秒
1.
我国青年女排后备队伍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参加2003年3月全国青年女排冬训及2003年4月全国青年女排联赛的13支女排队伍的年龄、身高、专项素质、技战术指标等进行统计。通过青年女排与甲A女排的年龄、运动年限、身高、发球和接发球、进攻效果、得失分等情况的分析比较.找出目前我国青年女排存在的差距,对青年女排的科学训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当今世界级女排发球落点分布与效果的统计分析,揭示发球落点分布与效果的规律及四强的差异,为以运用多变战术为主,视接发球为生命线的中国女排提高发球与接发球的训练质量和竞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统计分析,指出由于目前世界女排发球技术陈旧,致使发球与接发球相对平衡的局面尚未打破;提出女排发球的出路在于创新,同时还要重视全队不同发球方式、方法的合理配备,不断加强心理训练,发展跳发球技术,重视发球手的培养等。  相似文献   

4.
世界女排发球落点和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点是发球的必然产物,是影响发球攻击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当今世界女排四强在近两次世界大赛中关键场次发球落点及效果的研究,揭示出世界级女排关键场次发球落点分布和其有效率的自身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并从个体上对中、古、苏、美四支女排的发球的上述两个方面因素的差异进行了剖析,从而为我们采取针对性的发球与接发球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第25、26两届奥运会中国女排发球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统计分析,认为当前世界女排发球与接发球相对平衡的局面仍未打破,中国女排的发球不占优势;应重视发球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加强多种跳发球的训练及发球的心理训练,并重视培养发球手  相似文献   

6.
第十三届亚洲女排锦标赛于2005年9月 1日至8日在江苏太仓举行,中国队以八战全胜、不失一局的佳绩连续十届捧杯。本文对前四名队伍半决赛、决赛以及三、四名决赛四场比赛的发球、接发球技术进行了统计和对比分析。旨在分析亚洲女排各强队的发球与接发球技术,为中国女排以后的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分析在大赛时中、日女排两队之间的技、战术发挥的异同,了解中国女排的优势和不足,为今后备战提供参考。主要运用比较研究法、录像分析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纵向对比在2012—2014年间中、日女排在发球、接发球、接发球进攻及防反4个方面的差异。研究认为,中国女排发球缺少变化、接发球到位率低、过分倚重接发球进攻,忽视防反,技术结构亟待完善。建议中国女排的各项技术要协调发展,今后应加强"全面型"运动员的选拔和训练。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对中、美、巴、土四国女排发球和接球技术进行比较研究,"四国"女排发球技术运用的主要特征:中国女排的发球与美国队、土耳其队和巴西队存在着较大差距,反映出中国队无论是发球的攻击性,还是稳定性均有待提高。美国队发球的攻击性和稳定性掌控较好,土耳其队和巴西队发球的攻击性强,但稳定性逊于美国队。中国女排的接发球到位率最低,失误率最高,暴露出中国队接发球进攻系统的脆弱。土耳其队接发球的到位率最高,失误率低;巴西队到位率略低于美国队,失误率稍高于美国队。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技术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对2011年世界杯和2012年奥运会中国女排与外国女排比赛接发球技术运用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中国队接发球到位率略好于外国队,总体上中国队接发球有了明显进步;在接发球阵型和关键球的把握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找人发球策略已成为世界强队破坏对方一传的主要发球战术。  相似文献   

10.
接好发球是提高二传质量,有效组织进攻的关键。在对哈尔滨市中学生女排比赛技术统计基础上,利用访谈和文献资料法,论证接发球技术的重要性,并提出改进该项技术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九运会女排发球技术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九运会女排决赛中发球技术统计数据进行进行研究 ,分析甲级女排发球技术的运用效果。结果表明发球水平较差 ,本文笔者认为应该引起重视 ,在今后必须加强发球技术的创新训练 ,增强高技术发球的稳定性和攻击性的训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2015年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在3场11局比赛中的进攻技术、防守技术、及参赛队员基本情况等,探讨我国女排技术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女排参赛队员的基本情况较为理想;在胜负场比率、胜负局比率和得失分比率三方面表现令人满意;在发球技术、扣球技术、拦网技术和传球技术等进攻技术以及在接发球技术、拦网技术和后排防守技术等防守技术方面都好于其他11支世界女排强队.依据本次女排的技战术发挥状态,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希望为提高我国女排的竞技水平和训练效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大学生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技术水平,就高校乒乓球运动在教学、训练和比赛中所暴露出的发球、接发球技战术问题,在分析发球和接发球技术与战术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乒乓运动员训练实际,提出针对大学生训练特点的发球、接发球技术的教学与训练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011年瑞士女排精英赛中国女排和日本女排各项技术运用特点的比较分析,发现日本女排主动得分能力、扣球、发球技战术以及接发球能力和二传传球能力均强于中国女排,场上队员技术特点鲜明、职责分工明确;中国女排在拦网、防守方面优于日本女排,中国女排各个位置主动得分能力比较均衡,没显示出位置技术特点。中国女排的发球技战术、接发球能力尤其是主攻的接发球能力、副攻的拦网能力急需提高。  相似文献   

15.
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李娜技战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录像观察法等对李娜在法国网球公开赛7场比赛中发球阶段、接发球阶段、相持阶段以及整体的技战术运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李娜发球阶段技术较为稳定,但球速不高,为对手接发抢攻提供了机会;接发球阶段接第二发球得分率明显高于接一发;相持阶段战术合理,心理更加成熟稳定。建议:李娜在训练中提高发球速度;接发球应形成自己的技战术套路;加强相持阶段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训练。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参加2011年瑞士女排精英赛的中国女排和日本女排不同位置队员的单项技术指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日本女排的接发球能力、二传传球技术和扣球技术以及发球技战术均强于中国女排.本次比赛表现出各位置技术特点鲜明、场上队员职责分工明确的特点;中国女排在拦网技术、防守能力方面优于日本女排,在接发球、传球技术环节中落后于日本女排,发球和扣球技术环节主动得分能力差,每个位置主动得分技术相对来说比较均衡、主动得分能力差异不大,中国女排的发球技战术、主攻的接发球能力及副攻的拦网能力亟需提高.  相似文献   

17.
<正> 福建女排在第六届全运会女排决赛中顽强的拼搏,艰苦的奋战,出色的表演,为我省代表团赢得一块宝贵的金牌。这对于振兴福建体育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数据统计和临场的直接观察,对发球、接发球、防守等技术进行剖析,以说明福建女排夺冠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乒乓球发球与接发球技术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乒乓球发球与接发球是先发制人的第一环节,它直接影响着运动员正常战术的运用、心理素质的培养以至比赛的胜负。因此,要加强发球与接发球的训练,并采用模拟训练,对运动员的薄弱环节,进行实战训练,提高发球与接发球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运用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中国女排、意大利女排、美国女排和巴西女排在第11届女排世界杯中各11场比赛数据为依据,进行对比分析,为中国女排有针对性的训练备战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中国女排应寻求接发球阵型的改变;中国女排的进攻结构不合理,应适当增加后排攻和快攻的扣球次数;相比意大利女排、美国女排和巴西女排,中国女排的拦网效果较差,应加强拦网前预判意识的训练和预判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姚远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2):211-213
心理因素的影响在网球运动中占据重要作用。通过对运动员在接发球训练中的心理进行分析,并把一套自我暗示心理训练法用于接发球训练中,结果表明:不同的心理紧张程度对接发球和稳定性影响很大。在接发球训练中引入心理训练法效果明显,为体育训练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