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明文除了具有传播知识的实用价值外,还有没有审美价值?这是近年来才被人们开始注意的问题。 居里夫人说过:“科学的本身就包含着美。”客观现实中存在美,说明文反映着现实中的各种事物、事理,其中也包含着科学知识,因此,它就必然要反映现实美,即反映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美。例如:《地球是圆的吗?》介绍了人们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发展过程,强调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这里,我们看到了科学的力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见过迎宾的仪仗队,可见过语言的"仪仗队"吗?对偶、对仗、对联就是语言的"仪仗队"。有人说中国传统美学可以用"二"来表示,意思是中国人以事物的两两搭配、对称和谐为美。追求对称美,表现在中国人的语言运用中,就是对偶。  相似文献   

3.
王存嫦 《教育艺术》2002,(10):30-31
法国科学家彭加勒说过 :“科学家研究自然 ,并非因为它有用处 ;他研究它 ,是因为他喜欢它 ,他之所以喜欢它 ,是因为它是美的。如果自然界不美 ,它就不值得了解 ;如果自然不值得了解 ,生活也就毫无意义。当然 ,我在这里所说的美 ,不是给我们感官以印象的美 ,也不是质地美和表观美……我的意思是说那种比较深奥的美 ,这种美在于各部分的和谐秩序 ,并且纯粹的理智能够把握它。”既然自然界客观上存在这种内在的美 ,它就一定可以通过科学理论、科学实验和科学成果表现出来。作为自然科学的化学课程 ,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其美育功能 ,不仅可以使…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美是到处都有的。也有人说,爱美是人的天性。美是什么?却又扑朔迷离,人言言殊。古希腊赫赫有名的美学家柏拉图考察了漂亮的小姐、母马、竖琴、汤罐,以为都不如女神美,但终究说不清什么是美,只得慨叹“美是难的”!当代美国以倡导“科学美学”著称的美学家托马斯·门罗认为:“对于‘什么是美’这一问题的唯一简单明了和正确的答案是:‘美是指那些曾经运用过美这一名称的许多不同的事物,对这些事物,人们至今尚未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美。美的人、美的事、美的景、美的物,无不给人以美的感受。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这话告诉我们:美并不是不可捉摸的东西,它存在于生活之中。在学校生活中,美也是无时无地不存在的。因此,语文教学离不开美,审美教育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语文教材有许多美的因素。就中学语文课而言,教材选择了古今中外著名或优秀作家的名作,如寓言、童话、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这些不同体裁的优秀作品,都从各个不同的侧面,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赞颂了美好的事物和劳动人民的崇高品…  相似文献   

6.
谈到美,我们往往会想到一朵鲜花、一幅名画、一段音乐等,这些事物直接呈现在感官面前,使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它们的美.科学的目的是寻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它也能使人感受到美吗?在历史上曾经有人认为:科学定律把一个充满声、色、香的世界还原为一个只服从机械规律的沉寂的世界,因而科学理论是不美的.  相似文献   

7.
每个人对美都有着特别的感情,我们时刻在欣赏它,乃至不断地追求它。可以说,缺少了美,生活将黯然失色。然而,任何美的事物都需要赋予情感才能体现出它的真正价值。“美是主观的和谐统一。”这句话精辟地阐述了美与审美情感的辩证统一关系。就其内容来说,美是客观的,但如果离开了人的主观因素,即人对客观事物的审美情感,美的事物虽然存在,也终将失去其应有的社会价值。而这种审美情感,对于以育人为天职的教师来说,则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我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体会之一。本文就英语教师的审美情感对课堂教学的作用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没有什么能伴你一生,除了心情。不是吗?父母与你同甘共苦,是你心灵的寄托,但他们也有永远离你而去的时候;老师是你精神的支柱,最值得信任的人,但他们也终会与你分别;美丽容颜能够给你带来一时的满足与骄傲,但它终究是场短暂的梦,梦醒了,它也就再难续成,再难追寻。而心情,它像呼吸一样,不论是喜,是怒,是悲,还是惧,都将伴你走过一生。可不要小看心情,它能使天地动容,自然变色。同样一首抒情曲,有人听了心情舒畅,有人却潸然泪下;同样一个玩笑,有人说肤浅,有人说幽默;同样一个秋天,有人“自古逢秋悲寂寥”,有人却感觉秋高气爽。同样的事物,不同…  相似文献   

9.
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必须在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的同时开展审美教育.所谓审美教育就是一种爱美的教育,人都有爱美的天性,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个连美都不爱的人他是不会热爱生活的。所以有人说美是人类的希望,是生存的支柱.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美的事物给我们带来一种精神的愉悦.我们无私的爱美,我们欣赏它,喜欢它,  相似文献   

10.
社会美研究     
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是美的三种存在形态。 社会美是指社会事物的美。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社会事物的美也千姿百态。然而由于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一切社会事物都与人有关,因此,社会美也总是与人和人的活动紧密相连,直接或间接地以形象显现着人的本质、本质力量或理想。 社会美本身既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它同时又是艺术美的重要来源之一。所以,研究社会美具有重大的意义。 以下,我们就社会美的主要形态,分别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1.
距离     
徐灿 《初中生之友》2011,(11):46-47
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只有保持一定的距离去欣赏才能充分感受到事物的美;有人说,一切事物都要隔层玻璃才好看;也有人说,产生崇拜的前提就是距离,而古人形容美人美态时则有一句话,叫做"美人隔花端"……  相似文献   

12.
《中学科技》2008,(1):22-22
生活中并不缺乏美,而是缺少能够发现美的眼睛。你不这样认为吗? 有人认为数字枯燥乏味,而有些人却认为它奥妙无穷。最近,我就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你看一看是不是挺好玩?  相似文献   

13.
张扬同学:这一次我们一起来讨论美究竟存在于哪里。这在美学研究中是一个很难的问题。美学研究的历史中曾经为此发生过许多次争论。有的人认为,美就是人的主观精神向客观事物的投射。他们的理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本来不一定美的人在情人的眼里却是美的,这说明客观对象不一定美,美是由主观决定的。我们把这类观点概括为“美的主观说”。而与这种观点对立的一派观点是,美是客观存在的,人们感受到的美只是对现实事物存在的美反映的结果。他们的理由是,有一些事物任何人都不会说它是美的,这说明美是有客观规定性的,并不是主观创造出来的。我…  相似文献   

14.
一,社会历史的终极原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不过是人化了的自然,因而社会界同自然界一样,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即我们所说的“历史”——是一个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早在上个世纪中期,当自然科学家们按照机械决定论,把凡是起作用的某种原因作为事物的终极原因而“弄糊涂了”的时候,恩格斯就指出:终极原因就在事物的因果系统本身,就是事物因果系统中原因和结果的相互作用。他说:“我们不能追溯到比对  相似文献   

15.
风格基于物质而超乎物外,是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它表现在人的身上,存在于事物之中,风格代表人和事物的特点,也可以说是本质。俗云:国有国格,人有人格、风度。在自然界中狮虎的威猛,兔羊的温驯,牡丹的艳丽,青松的挺劲,风姿各别,常是揉合了人的感情而出现于画家的笔下。中国  相似文献   

16.
大千世界,丑为何物?有人会说:丑就是不美,丑就是美的对立面,丑就是对美的反衬.因为按此逻辑,在自然界与现实生活中可以列举出许多实例来.诸如:有西施之美,便有东施之丑;善良、诚恳为美,凶恶、奸诈则丑;风流英俊是美的,那么委琐卑鄙则是丑的,等等.若仅是从概念上来划分事物的美丑,则这种推理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17.
在自然界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有规律的事物存在。深入分析研究这些规律,为人们进一步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依据,这些有规律的事物总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同时为从数学的角度  相似文献   

18.
真水有香     
什么是真水?有人解释说是自然界中最真最纯的水,是一种无论与何种物质相合都会被污染的液体。其实所谓真,就是指它无任何饰物赘品,既没有佳酿的酒香,也没有乳汁的甜香,真纯自然得只能用心才可以接近它,感知它,理解它。于是,便有了那么多人,崇尚着真水的无香之美,也便有了那么多人,追求着真水无香的品质和境界。对于真水纯粹的美,我的景仰一直都是虔诚的,只是难免有些敬畏之心,觉得美且纯到极至的东西,总是那样虚无飘渺得让人无法企及,就像是不切实际的目标,也许永远都等不到实现的日子。仔细想来,真水与否,实在与有香无香没有太大关联。只要…  相似文献   

19.
换一个角度     
吴晓 《考试》2005,(10)
同是一枝梅花,有人赞叹它风骨傲霜,有人则感慨它孤寂落寞;同是一块石头,有人觉得它冥顽不化,有人则欣赏它坚韧固守;同是一片落红,有人感叹青春易逝,有人则憧憬春华秋实。同样是半杯可乐,悲观的人说:“唉,只有半杯。”乐观的人说:“天啊,还有半杯!”同一种东西,理解缘何不同?其实很简单,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迥异使然。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男性粗俗,粗暴,马大哈,自命不凡。是吗?不是!男性之美是庄严伟岸,男性之美是鲜明坦荡。男性之粗犷之所以美,是因为它在总体上把握了世界,也把握了自己。男性这粗犷,是强悍,_是果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