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教学实验证明:集中教授几个隐喻概念的“V +down”构式时,对于中等水平的中国成年英语学习者来说,用认知语言学方法(CLA)与意义猜测法相结合的方法比单独采用CLA更有效.实验一用CLA和传统教学法分别进行了教学实验,发现两组教学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二选取实验一相同的材料,用CLA与意义猜测法相结合进行教学实验,发现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的CLA.本文还认为,对于缺乏语言环境的中国成年外语学习者,同时教授几个相关隐喻概念的同一短语动词构式比同时教授几个不相关隐喻概念的不同短语动词构式更有效.  相似文献   

2.
短语动词由动词和小品词(介词或空间副词)两部分构成,表达一个不可分割的动词概念。传统语言学侧重于研究其句法特点,相比之下,认知语义学的研究的更能揭示其语义和句法的实质。本文运用认知语义学的基本理论对带"up"短语动词中小品词"up"的语义,短语动词的整体意义以及动词与小品词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从而探讨这种分析方法对短语动词教学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以Talmy的认知语义概念事件词汇化模式理论为基础,对汉语"V着"和"V了"存在构式语义互换产生的原因及适用动词的条件进行分析和说明,研究认为适用动词必须和"V着"和"V了"存在构式所表达的概念语义结构内容相统一,从而得出"V着"和"V了"存在构式对适用动词的认知语义选择条件。  相似文献   

4.
文章概述了国内外英语短语动词的研究情况,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提出的对英语短语动词教学,应该走以小品词为中心的处理道路和以意象的方式给学习者呈现短语动词中小品词的多义性的方法,以及通过隐喻扩展分析短语动词语义的方法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能够促进外语学习者对英语短语动词的习得。  相似文献   

5.
英语短语动词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概述了国内外英语短语动词的研究情况,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提出的对英语短语动词教学,应该走以小品词为中心的处理道路和以意象的方式给学习者呈现短语动词中小品词的多义性的方法,以及通过隐喻扩展分析短语动词语义的方法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能够促进外语学习者对英语短语动词的习得。  相似文献   

6.
短语动词的学习在整个二语习得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否正确使用短语动词是衡量二语习得是否成功的指标之一。传统教学法中,老师基本采用罗列的方式,孤立的教授短语动词的语义用法,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导致他们对短语动词不能灵活掌握,出现了误用或回避使用等问题。认知语言学认为短语动词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动态系统,对短语动词的认知研究可以以小品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为中心开展教学。本文从概念隐喻理论视角研究分析了其对高中英语短语动词语义理解的影响,并尝试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为教师提供关于短语动词教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认知法是一种以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和认知科学等领域的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法流派.文章通过对认知法的产生及其理论基础的分析,论述了认知教学法的主要特征,并结合外语听力理解过程的认知心理特点,构建大学外语听力教学的认知模式,以提高外语学习者的听力学习效果,促进外语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英语短语动词常用但极其复杂。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以容器图式为基础,基于射体一界标概念,从语义网络的概念化分类,描述解释其隐喻延伸意义,以帮助学习者联想、理解、归纳记忆短语动词之多义,减轻学习者死记硬背之苦,以期能给教、学以更多启示。  相似文献   

9.
短语动词由动词加上一个或两个小品词而构成。从传统的观点看,不能从动词的表面知道其意义,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本文从认知的视角,运用概念合成理论、认知隐喻和转喻理论对短语动词get off的认知语义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1)短语动词get off的语义是由动词和小品词的意义通过概念合成得出来的;(2)短语动词getoff的语义扩展是通过隐喻、转喻或二者交叉实现的;(3)get off的概念意义可概括为:离开就是出去;离开就是逃脱;离开就是停止;离开就是反对。(4)在短语动词get off的意义中,动词get反映的是动作本身,而小品词off则蕴含了动作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认知隐喻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出发,分析了介词to的多重意义及其相互联系,并以此为基础探究了带to的短语动词概念意义的理据。研究发现,to的原型意义是"朝向、对着某个(凸显的)目标";以这个原型意义为参照点,to拓展出了另外十种概念意义。To的这些意义与动词的本义或隐喻意义经过选择、匹配,映射到合成空间,整合出了带to短语动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龚敏 《高教论坛》2011,(6):76-79
主题教学法以主题为基础,语言学习与主题学习结合为一体。主题教学法为指导的英语外语专业教学有助于为学习者提供符合大学生认知水平的理想的语言输入材料,通过提高学习者的认知能力来提高其语言能力,对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有积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主题教学法的语言及学习理论基础。然后分析了主题教学法与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并提出在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主题教学法在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与学习者角色等教学基本方面的具体应用。文章最后总结了主题教学法优势,探讨了可能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短语动词的理解一直困扰着英语教学者和学习者。很多时候被认为是固定搭配,从而要求学习者死记硬背。随着认知科学的兴起与发展,英语教学者和学习者更愿意尝试去发现和挖掘"固定搭配"的内在工作机制和理解机制。以"go"的系列词组为例,通过形象思维来解释短语动词的理解过程,对短语动词的教与学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英语短语动词是动词与副词性或介词性小品词的组合,具有程度不同的语义整体性。因其在语言中的重要作用,传统语言学和近来的认知语言学都将其纳入各自的研究范围,短语动词的传统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它的句法特点的研究而没有深入探究语义。本文对短语动词的语义研究以认知语义学对语义的认识为基础,在对原有研究特别是对短语动词的隐喻研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对介词‘over’的多义分析成果,将概念隐喻方法和意象图式理论结合,尝试解释短语动词成语化语义形成的过程,从而提高英语学习者有效掌握短语动词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主题合作式"教学法具有许多传统的教学法所不具备的优点,在教学工作中,正确合理使用它,对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实效,成功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科学转化有着重要意义与价值。但必须明确的是",主题合作式"教学法并不是随意采用的,它需要教师进行精心设计与安排,对教师组织与管理教学、了解与引导学生、评估学习效果等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为基础,试从认知的角度对英汉语存现构式中存现动词的使用频率进行对比研究,希望找出存现动词在英汉语存现构式中使用频率的不同及其认知理据.通过对比分析认为,英汉不同的哲学传统带给英汉两个民族不同的思想浸染,并造成不同的哲学思辨模式,从而对英汉语存现构式中存现动词使用的频率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同义反复,又叫同语、重言等,是一种特别的话语表达方式。从句法上看,其谓语动词一般使用BE,即“是”,整个表达结构为SVC,且主语与补语完全同形,在语用上却能传达各种含意,具有丰富的语用功能。在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下对汉语中名词性同义反复的典型结构“名词(短语)+是+名词(短语)”的句法和语义特征进行探讨和解读,可说明语言和文化含性对构式意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小品词“up”、“out”为例,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理论,分析讨论了英语短语动词意义网络的建构问题,目的在于帮助外语学习者系统掌握短语词汇,加深短语动词的深层次理解,学会建构、扩展和完善已有的意义图式结构,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文章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讲授动词 find 的语法特点及其在实际交流中的使用,指出学习者语料库和认知语言学“牢固深化”的概念对语法教学有积极贡献。在二语教学法中,基于学习者语料库和母语者语料库的数据分析对于解释“牢固深化”概念是必不可少。因此,在数据分析方面的成果不仅局限于中国学生对于动词 find 的使用,也包含了英语为母语者对于它的使用。  相似文献   

19.
汉语中的趋向补语,尤其是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是汉语学习者学习的一个难点:一方面是趋向补语本身的意义抽象,不易掌握;另一方面是什么样的动词可以用于这些趋向补语,学生无从知道。利用构式语法理论以及认知隐喻论探讨"动词+下来"构式的意义及其联系,以及该构式对所能进入的动词的限制,能给我们的教学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构式语法和中动构式理论为基础,通过对非英语专业一至四年级本科生的英语写作为语料,分析学习者在不同学习阶段中对何种动词、主语以及副词能用于中动构式所做的判断情况,以及该特征和汉语迁移的相关性。并基于研究结果得出关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