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四川"这一历史地名的渊源进行了文化解读,即"四川"作为文化地域称呼的来源、"四川"作为经济管理区域称呼的来源、"四川"作为四条江的简称的来源。文章认为,"四川"作为行政区划的得名,与四条江无关,而是同唐代将剑南道简称为"蜀川",宋代将川峡四路简称为"四川"、"两川"有关。文章还对"巴蜀"的历史概念进行了文化解读。  相似文献   

2.
2014年10月天府新区正式成为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自成立以来,区域经济发展迅速。这对于新区的产业发展提出了一个迫切的课题:天府新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产业作为其发展方向,或者说作为西部中心级的城市适合走什么样产业的路子。通过态势分析,对天府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分析,使各县市对其本身的优势、劣势有清楚认识,对其外部的机遇和挑战做好心理准备,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产业选择之一的文化创意产业是适合天府新区的未来发展的,因为成都作为内陆城市适合走"无重"经济的发展道路;整个世界处于文化产业的成长周期之中;天府新区的产业规划放在新兴产业(新兴产业也包含文化产业)。同时在文化产业选择上,天府新区适合以文化休闲产业和电影文化产业为核心,辅之以广播影视产业、新闻出版业、网络动漫业、广告会展业、高新技术和文博旅游等产业。  相似文献   

3.
四川网络小说近年获得较大发展,作品的内涵及审美皆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四川网络作家关注文化,他们书写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独具特色的巴蜀文化、具有时代感的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作品中呈现的文化杂糅使作品独具特色,充分彰显了天府文化的魅力,为四川文化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青年亚文化找到了新的表达方式,积极传播正能量,...  相似文献   

4.
区域文化皆有其形象,这种形象本质上由人来体现,其核心是思想。安徽文化具备"包容性"形象已成为学者的共识,但整体的安徽文化及其三大区域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的"包容性"内涵之差异性还没有被充分揭示,将这种差异性及其形成的原因辨析清楚,有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安徽文化,把握其丰富性。  相似文献   

5.
天津是北方经济中心。天津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打好文化牌,打造具有浓厚文化内涵的、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区域文化形象,将是拉动天津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6.
"国学热"在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的兴起和发展,是和中国国家形象的再造结合在一起的。在这一过程中,"国学"本身的历史内涵被悬置起来,而以一种景观化的展示方式,被镶嵌在我们的政治外交和日常生活之中。然而,在国学一词的符号价值被各方充分使用的同时,期待中的中国形象出现了吊诡,想象中的认同平台慢慢被自身消解。对于国学热背后政治文化逻辑的考辨,将成为我们重新思考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主体性的起点。  相似文献   

7.
《地理教育》2014,(10):11-12
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杨周教师回答:一、乡土文化融入地理教学的实践性"乡土"是一个广义的综合性区域环境资源实体,"乡土文化"是居住于某一地区居民思想感情上的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乡土文化资源"有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体系,它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  相似文献   

8.
中国“龙”与西方“dragon”文化不等值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的语言交流中,"龙"与"dragon"常作为两个等值的词汇,而实际上,"龙"与"dragon"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长期发展的产物,具有不同的形象和寓意,因此把"龙"与"dragon"对等是不合适的。并由此产生了极为负面的影响。针对存在的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作为第六代导演领军人物的娄烨,塑造了大量鲜活的女性形象。但他的作品却很少看到"母亲"这一女性形象,"母亲"的缺席,对于女性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母亲形象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男权文化的影响,揭露了当下社会对于母亲这一女性形象的忽视。  相似文献   

10.
目前学术界对"龙"的英文译名争议颇多,有的学者坚持传统的"dragon"译名,有的认为此译名损坏国家形象,建议改为其它译名。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龙"的英文译名应当在提高文化软实力的视野下进行创新思维翻译。  相似文献   

11.
僧尼形象是"三言"中一类特殊的群体,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价值和美学内涵,对这一类人物形象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明代社会的风俗人情。本文主要分析"三言"中的僧尼形象,首先,从得道僧尼和世俗僧尼两类形象的分析中,解读"三言"中僧尼形象的丰富内涵;其次,从社会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僧尼自身和作者主观因素五个方面阐析形成作品中不同僧尼形象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2.
网络传媒的发展使人们更多地沉浸在图像世界之中。受众通过视觉媒介构成的虚构地点,形成对某个区域文化形象的刻板印象。媒介中的“内蒙古”地域文化形象已成为社会的某种异质空间。福柯的差异地点理论揭示了虚构地点与异质空间之间有某种的交汇,可作为内蒙古文化形象反思自身的某种镜鉴:避免地域空间形象的过分单一,面向多元地域文化,提供多重视角和更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四川西部是一片充满神奇神秘、生态优美的具有世界级别的旅游目的地.本文在分析本区域旅游形象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整个四川西部及其四个子区域的旅游形象.认为应建设中华民族根源生态旅游区的整体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14.
老舍的文学创作与宗教文化有或亲或疏、或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他将这种关系纳入艺术视野,塑造了许多"教徒"形象。通过表现各种"教徒"在现代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为,揭示了宗教文化对现代中国人生活和思想情感的影响,也反映出他热情爱国、救世救民的人生追求,体现了他改造国民性、反思传统文化和重塑民族文化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5.
王昭君是一个历史人物,同时也是一个艺术典型。作为“历史昭君”,其和亲壮举被传为佳话;作为文学典型,其形象丰富而复杂:历代文人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驰骋想象,大胆构思,从各自不同的人文视角,以设身处地的感受与体悟进行艺术加工,塑造出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文化昭君”,从而使王昭君从单一的历史人物发展为多元复合的、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学形象,并成为一种文化意象。在众多“文化昭君”形象中,尤以“昭君怨”、“昭君辱”、“昭君刺”、“昭君幸”、“昭君赞”五类为多,其中蕴涵着不同时代与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民族心理、价值取向、情感心态以及文学发展状况等多方面丰富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6.
查玛"来源于西藏的"羌姆",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源,它是莲花生大师依据佛教教义,根据藏族的鼓舞及面具舞而创编的宗教舞蹈形式。在传承的过程中,为适应新的社会环境,"查玛"必然有所变异。内蒙古"查玛"中蕴含着多民族文化内涵,包括印度文化对"查玛"宗教意义及面具造型等方面的根深蒂固的影响,也包括蒙、藏两个民族依据现实情况而做出的变化,更包括"查玛"中融入进来的汉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7.
在文学研究中,有一类长期被忽略的形象———动物形象。本文认为,动物形象主要可以分为四种类别:第一,"象征型"动物形象。这类型动物形象几乎只是徒具外形,不包含动物自身的本质和动物文化,创作主体用它来隐喻另一类事物。第二,"兽形人格型"的复合形象。这类作品中则多少包含对动物的基本生活习性的描写,创作主体以这种"兽形人格"统一形象,反映世情常理。第三,"本体型"形象。动物的本体意义得到了观照,但实际上它也是创作主体某些思想观念的对应物和载体。第四,"纯粹动物型"形象。它的动物性最强,但它的出现是为作家的写作目的服务的。这些动物形象验证了"文学就是人学"这句话,可以得出结论:文学世界中的动物形象或多或少都受创作主体的作用,是人为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代词是最具地域特色的方言词汇成员之一,对其考释,可以使我们深入地了解文化传统,也可以研究词汇的历史演变。四川方言表"那么"的字型十分丰富,有"尒(尔)、尔馨宁馨如馨、能、恁么(么)、恁、那懑、那们、那么"等表示语音的书写形式,其来源,主要是从古汉语中继承来的。运用历史词汇学的观点以及考释本字的方法考释四川方言中表程度的代词"那么"的本字。  相似文献   

19.
传统中国文化的"夷夏之辨"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都具有多样性文化并存的内涵,是中国多元文化融合的观念资源,依托于歌圩文化的现代刘三姐形象就具有了标识壮族的作用,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中壮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边界。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学校教育的大发展,学校管理文化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张家港市实验小学作为一所拥有北、南、东三个校区、100多个教学班的规模型公办小学,"十二五"期间提出了"小学智慧型管理文化建构的研究"这一命题,拟从"呈现和而不同特质的学校管理文化建构的研究"、"彰显半肯教学理念的课程和课堂教学文化建构的研究"、"凸现智慧创新品性的师资团队建设文化建构的研究"、"具有健康快乐样态的学生素质发展文化建构的研究"等几方面开展系统、深入、全面的研究与实践,从而不断优化学校内部管理,丰富学校内涵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促进学校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