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错·出奇·出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课程改革如果不能把改革的理念和思想融进课堂 ,并以此统摄和改造教学过程 ,再好的课程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而语文课堂教学如果不能从根本上顺应课程改革的趋势 ,就也只能是无本之花。因此 ,作为语文教师 ,面对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引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这一艰巨任务 ,谁都有责任进行深刻的教学思考。下面就是本人对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学的三点体会。一、出“错”———打破威权我们过去认为 ,教学是一种知识传承活动 ,列…  相似文献   

2.
当前,新旧课程处于更替阶段,如何紧密联系当地实际,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改革自然课程、实施好科学课程,是摆在小学自然、科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和迫切任务。我们在紧密联系当地实际、联系学生生活、改革与创新自然教学和进行《科学》(教科版)课程实验的过程中,探索形成了“生活·问题·探究·发展”这一自然、科学课程改革与实施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策略体系。这一体系把联系儿童的实际生活和环境作为课程实施的基础,把引导儿童发现和提出问题作为课程实施的灵魂,把探究式学习作为课程实施的核心,把促进儿童科学素养形成和全面发展作为课程…  相似文献   

3.
教材是专家设计的课程或文本,与学生理解的课程以及教师理解的课程或文本之间事实上存在着诸多不一致的看法和观点。我认为新课程理念的落脚点在于在文本价值与独特体验之间寻求平衡,即关注学生的经验和行为,充分考虑学生理解课程本身及其形成的规律,创设真正符合学生心理逻辑的学习活动,让主体在与环境交互中自我建构并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点。期望通过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的体验与感悟,诠释这一观点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4.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表明课程的功能不仅是向学生提供“黄金”(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点金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地从书籍中积累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和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具备健康的心理、宽广的胸襟和高尚的人格,从而成为“社会的人”。这一教育目标充满着浓郁的人…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的教学过程由课程教学过程、科学研究过程、思想教育过程组成,这三个过程互相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从掌握间接知识到直接创造知识,从教学过程这一特殊的认识过程又回到人类的一般认识过程,在这过程中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完成从学生到科技工作者的转变。一、课程教学过程研究生的课程教学是在大学本科教学的  相似文献   

6.
<正>针对现行《思想品德》(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四版)中存在的知识点分离、割裂等现状,思想品德教师可以通过调整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重构课程资源和课程实施等方法,促进课程整体变革,这一过程被称为"课程整合"。一、思想品德课程整合依据:课程标准思想品德课程整合,不是无  相似文献   

7.
课程设计 (包括课程标准的制订、新教材的编写等 )所反映的是教育以及学科专家的教育理想。这一理想能否实现 ,或者说课程改革能否推动整个教育教学领域的变革 ,主要取决于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从根本上讲 ,就是实施主体 (教师 )在深刻理解课程设计的基础上 ,对课程目标、内容和方法在具体教学中调适的过程 ,也是教师对课程进行再造和重构的过程。课程改革能否成功 ,关键是教师 ,最终看教学。中小学教师应该成为课程改革中能动的、具有创造性的主体。(一 )理解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教学策略乃至教学态度 ,从根本上取决于其对教育教学活动的…  相似文献   

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最引人关注的一门新课程,在这一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校立足学校实际、学生实际,紧密联系家乡平望镇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备设施,采用长线主题与短线主题相结合的方式,在挖掘本土文化、构建校本教材、关注生活、体验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大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最引人关注的一门新课程,在这一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校立足学校实际、学生实际,紧密联系家乡平望镇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备设施,采用长线主题与短线主题相结合的方式,在挖掘本土文化、构建校本教材、关注生活、体验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大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技校政治课的新·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课是职业技术学校的必修课,这门课程的开设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到系统引导和规范作用。那么,如何通过教师的教学达到学以致用,提高实效的目的呢?笔者通过十余年的教学,总结出了技校政治课程应该具有新、生、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一课程功能决定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决定课程教学过程。这次新课程改革,首先从对课程功能的重新厘定作理论前提,在深刻分析了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课程功能观将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了整合,体现了新课程对课程功能的价值追求。由此,新课程每一门学科的课程目标都按照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构建,是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共同框架。为达到这一新课程的价值追…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课是职业技术学校的必修课,这门课程的开设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到系统引导和规范作用。那么,如何通过教师的教学达到学以致用,提高实效的目的呢?笔者通过十余年的教学,总结出了技校政治课程应该具有新、生、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建设·发展·创新--大学生思想品德课课程建设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品德课重在建设、发展和创新.面对新世纪、新挑战,要努力抓好一门重点课程,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配备现代化教学设备,建立教学监督体系,形成"合力育人"的网络,通过这七方面工作的实施,探索出一个把教学、科研、人才培养融为一体的课程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其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 ,而教学改革又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 ,尤其是一线的教师 ,必须转变观念并将其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新一轮课程改革 ,将是一场持久战。为此 ,我们将继续请有关专家为本栏目撰稿 ,就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具体环节提出权威性的指导 ,请老师们予以关注。——编者  相似文献   

15.
艺术融合和运动健体课程群指向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这两大课程群都包括基础课程、延展必修课程和延展选修课程三个层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基础课程采用主题统领、学科融合的方式;延展课程采用学段定制、按需选择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平等、自主、合作、探究、实践……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诸多理念使一线教师顿感耳目全新,同时也颇有几分茫然和不知所措:新课程到底该如何实施?诚然,模式化和程式化是教学的大忌。然而,任何形态的课程都应有其根本的教学策略。作为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新课程,最根本的教学策略何在?这是本文探讨的问题。一、从“思维本体”走向“生成本体”是新旧课程在教学过程上的根本区别本次课程改革响亮地提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实现了从“知识本位”到“人本位”的历史变革。传统课程把教学的功能主要定位于“知识的传承”…  相似文献   

17.
三、课程理论的构建方法及课程的系统 前面分析了弗雷的课程理论形成和发展;以及行为领域的若干问题,这仅仅表明,课程理论形成的先决条件,而方法问题则是构建课程理论的基础,即使有许多不同的出发点和导向。 弗雷在谈到构建课程理论的方法时说:“理论构建的方法并不等同于课程设计的方法。课程设计包括发展那些既非源自理论的,亦非作为理论对象的具体课程,而理论构建的方法导致有关课程原理的产生。……理论的形式与方法有关,就这点而言,系统化的方法也说明了完善理论的系统化倾向,这特别可以说明,理论构建的方法参与决策了理论的职能,反之,理论的职能影响了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小学信息技术课是崭新的素质教育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参考、借鉴。探索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培养信息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们信息技术老师刻不容缓的责任。我们要广泛吸取其他学科的相关经验,结合本学科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看、玩、练、赏、评”这五步曲能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并且能熟练地进行运用。  相似文献   

19.
【策划人语】接受新的课程理念有一个过程。多多少少接受了一些新理念后,要在课程实施中体现出来,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程燕老师《做国家的小主人》一课诞生的前前后后,不正告诉我们:创新的课堂教学首先要求执教者要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精神。教学中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也就是敢于走出旧的课程模式,探索一个崭新的课堂教学样式,这实在才是最宝贵的。  相似文献   

20.
潜在课程主要通过学校的物质环境、精神文化氛围和人际关系等,对学生身心发展和人格健全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精神文化不仅是构成潜在课程的重要方面,而且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无形的、潜藏着育人价值的课程资源。这种课程资源的科学开发,是增强学校竞争力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