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2005年,在第八届两岸四地小学语文观摩研讨会上,来自内地、港、澳、台的教师用各自的教案来教相同的内容——著名诗人罗青的两首诗《枯树之歌》和《锯》。据笔者所知,这就是"同课异构"的滥觞。此后,"同课异构"便成为历届两岸四地小学语文观摩研讨会的"保留节目",并且逐步推广到初高中各个学段,成为流行的公开课或教学评比的形式。一、"同课异构"的"异峰突起"从阅读教学来看,对"同课"的理解就是指"相  相似文献   

2.
两位教师对《七颗钻石》进行了同课异构,通过对这次同课异构活动的思考,认识到一堂优秀的语文阅读课需要关注文本的个性。  相似文献   

3.
高传龙 《山东教育》2012,(17):20-21
"同课异构"是当前中小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语文教学中的"同课异构"大多是阅读教学课,它通常由一定区域内的教研活动组织者发起。基本流程通常是组织者确定教学的文本、课型、学生和执教者;执教者自主设计教学方案;执教者上课,教师观课;集体评议或专家点评。有的还要求执教者根据评议进行二次备课、上课,教师再次观课、评议,执教者撰写教学反思等。在上述过程中,不同的执教者用同一篇文本对学情相同或相似的学生施教,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大多不同,可谓"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4.
“同课异构”创新语文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科研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语文教研活动开展"同课异构"活动进行了论述,认为同课异构活动让每一个参与者都有收获、是语文教研活动的一种形式创新,从而促进了教研组的科研氛围,培养了教师的科研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5.
"同课异构"是当下为中小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 语文教学"同课异构"的大多是阅读教学课.通常由一定区域(含学校教研组)内的教研活动组织者发起,确定教学的文本、班级、执教者;执教者独立设计教学方案;执教者上课,教师观课;集体评议(也有专家点评的).有的还要求执教者根据评议进行二次备课、上课,教师再次观课、评议,执教者撰写反思文字等.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丰要分为精读课文与略渎课文两大类。近日我校五年级的同课异构活动中,让我体会到:略读课文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通过自渎自悟的阅读实践,运用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形成阅渎与表达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最近,我校语文教研室开展了一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六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展示了六节精彩纷呈的阅读教学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用心聆听后,留给我们很多借鉴和指导,也留给了我们不少探究与反思。  相似文献   

8.
李允 《中国教师》2009,(15):37-39
<正>"同课异构"是指相同的课由不同的教师进行不同的设计和实施。"同课异构"作为当下流行的一种教研方式,并非如某些教师所认为的只是"标新立异",而是有着科学的理论依据和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拟就"同课异构"的理据做较为详细的分析,希冀对"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顺利、有效实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在一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两位教师共同执教<比尾巴>一课.同一篇课文,不同的设计,两位教师展示了不同的风格.通过比较,也带给笔者些许思考,咀嚼出了不同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同课异构被引入到历史教学活动中。本文将对"同课异构"与传统"集体备课"两种教研形式进行比较,突出介绍"同课异构"在历史教研活动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同课异构"对教师业务前景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一次"小学英语课外阅读资源开发与利用"研讨活动上,来自不同学校的两位青年教师执教了两节课外阅读的同课异构研讨课。他们的同"课"与传统的同"课"有所区别,以前的同课都是同样的教学内容,这次的同课只是同样的课题,基于《牛津小学英语》  相似文献   

12.
同课异构这种近年来兴起的教研活动,不仅贴近教学实际,深化和拓展了教研活动;而且在资源共享的同时,关注人与人之间思想的融合,从而引领教师快速成长。语文教研同课异构有多人同课异构、一人同课异构、校际间同课异构等多种形式,它注重教师的全过程参与,关注过程中的细节,整体提升教学教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我在一所农村初中做了20年语文教师。其实在我从教之初是没有同课异构这种教研模式的,当然我更不可能未卜先知开展这种活动。  相似文献   

13.
自"同课异构"提出,中小学语文教育界认为能一举两得:既发挥教师主动权,又让学生博采众长。然而将这一理念应用于实际的教学中,"乱象"层出不穷,这也证明"同课异构"并非到达最佳课堂效果的正确途径。此时"同题异构"针对"同课异构"极易导致对文本的挖掘往深处挖的缺陷,提出了"同题"下的"异构",这样就能克服对文本的理解偏差,让学生在有效的范围内收获知识。一、从"同课异构"到"同题异构""同课异构"强调的是针对同一文本。  相似文献   

14.
在一次绍兴市属“课堂有效阅读设计”教研活动中,笔者很幸运地听了绍兴一中谢老师上的两堂同课异构阅读公开课《故乡》,教师上课轻松,学生接受愉悦,真正达到了有效阅读教学的目的。繁杂的一篇课文,短短的一节课,她为什么上得如此成功呢?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15.
正两年一届的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和探索的风向标和导航仪,2011年版课标颁布之后举行的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更是引人关注、引发期待。人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明确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之路如何健康前行,"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目标怎样落实。窥一斑而知全豹。通过对全国第八届和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同获  相似文献   

16.
童亚莉 《海外英语》2012,(8):25-26,52
为了提高英语教研质量,"同课异构"被引入到英语教研活动中。该文对"同课异构"与传统"集体备课"教研形式进行对比,介绍了"同课异构"在英语教研活动中的应用,并从三方面分析了"同课异构"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同课异构”是时下比较流行的教研方式,就是让不同的教师对同一篇课文进行个性化解析,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教师、学生不同,课的目标、结构、策略、风格自然也就形态各异、多姿多彩。在语文教学中,“异构”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8.
同课异构是当前比较普遍而有效的教研活动之一。但当下的同课异构多为同"题"异构(也就是一个课题,让不同的教师进行设计与执教)。为了进一步提升同课异构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我们探索着往前推进了一步,进行了同"的"异构(即在同目标下异构)的探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韶关地理教研室开展的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得到了广大地理教师的热情支持与积极参与。我校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也初步展开,但是,在几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笔者发现,绝大部分教师对"同课异构"的认识和理解还只停留在初级阶段。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多方位、多角度去诠释同课异构,从而深刻认识和理  相似文献   

20.
1"同课异构"教学意义"同课异构"是教师观课、议课、磨课的良好平台,现在许多地区正推行"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广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切磋教学艺术,反思自身教学获得有益启示,从而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同课异构"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同课异构"是避免教学重复失误、总结推广成功经验的有效途径。通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教师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