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预习作为阅读教学中的关键性步骤,对构建高效课堂必不可少。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积极实施预习策略,能很大程度上推进课堂教学活动。要抓好学生的阅读预习,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的情境创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合理的评价,以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文章基于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预习策略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能力,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为此,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丰富资源,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通过开设专题教学,指导学生预习方法;通过引导质疑问难,提高学生的预习质量;通过检查预习成果,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通过设置奖励机制,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这样,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小学是学生思维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要求来讲,全面细致地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指导培养,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能力提升以及学习素养的升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小学生的语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积极预习与技巧预习方法的培养,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及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很大作用,将成为语文教学模式中创新而深刻的方法。只有在平时的学习习惯中注重学生预习环节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预习既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预习过程的指导,使预习设计人文化,预习指导过程化,预习反馈书面化,进而为学生的深度阅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杨菊 《知识文库》2023,(12):30-32
<正>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开展高效的预习活动。预习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能够促使学生做好学习的准备,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实施有效的预习活动。而在预习方面,为学生设计预习单是非常有效的一项策略。预习学习单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预习活动,避免学生的预习流于形式。因此,本文也从多个方面出发,对于小学语文预习学习单的使用策略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参考。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凡事预则立,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是语文思维、语文能力及语文素养的教学。而活动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凸显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鼓励学生领悟、学习与运用。"活动式"语文教学要讲什么?结合教学经验,谈谈对"活动式"语文教学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正>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授人以渔"至关重要。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技巧方法的传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及其技巧水平,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指导学生学会预习,提高课堂学习针对效果预习活动是语文学习的第一个环节,充分的预习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熟悉学习内容,自主地解决一些基础性问题,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同时也可以让课堂学习重点突出,有利于学习成效提升。笔者在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8.
预习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一环。"备预习"能发展学生语文学习的自我预习力。在"备预习"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学生的预习意向,开发学生的预习资源,引导学生的预习反馈。"备预习"是改变传统预习的有效路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科目,如果教学处理不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调动起来,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科前预习作为教学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就更要重视兴趣的激发。那么在预习阶段怎样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说:“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教师就是要把预习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先行尝试的活动,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必将使其终身受益。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课前预习是小学语文学习和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基础。有效的预习方法主要包括课前常规知识点预习、有针对性地重点预习、归类式预习等方法。通过有效的课前预习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在语文生态教学中,预习交流、合作探究、自主检测、反馈总结已经逐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根据这几点设计全程引导,将促使学生在生态化的环境中更好地展开自主学习。一、预习交流,多向分享预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但是,不少学生预习阶段只是根据老师下发的学程单自主预习,很少和其他同学交流,这样不能促使学生的预习活动达到最好的效果。在学程导航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张启龙 《考试周刊》2012,(42):57-57
预习不仅是学生的独立活动,而且是教师有计划教学的开始。只有关注教材、关注学生,创造性设计语文预习题,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真正提高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汪东妹 《考试周刊》2013,(88):115-115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材的更换,教学内容的变化。对词汇教学提出量化要求,给初中英语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结合自身的探索,作者对英语词汇教学进行了分析: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运用拼读规则自主预习新单词;定时定量,及时反馈;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相似文献   

15.
杨堃 《考试周刊》2014,(4):56-56
预习是学习的个体一种独立的探索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正视预习,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重视预习,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怎样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预习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所具有的作用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很多教师应有的重视,以至于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很少教导学生预习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内容的预习学习,使得预习这一学习方法本身可以起到的作用被忽视了。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对于学习的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结合语文教学实务,就教师怎样通过重视预习环节,合理运用预习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探讨,希望能通过本文的探索为小学语文教育理论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学习中,课前预习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学习步骤,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行完成练习、思考、阅读等学习活动。改善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所在,因此想要提升中学语文教学效率,就必须改善中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课前深度预习能力进行培养,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自主完成深入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18.
费秀英 《甘肃教育》2020,(3):153-153
教是为了不教。学校学习毕竟只是一个人一生中的一段学习历程,学生要在广阔的社会中不断成长,最终要靠他们自己去学习。可以这样说,学习是从预习开始的,预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前奏曲"。教学中,笔者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进行了如下探索。  相似文献   

19.
预习是学生在教师讲读课文之前的预先学习,它是学生自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新课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策略。经过多年的小学语文预习方面的教学实践,我认为: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预习,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其次,要重视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最后要对预习进行一定的评价和检查,推动学生的预习行为。  相似文献   

20.
预习,是一种学习方法,指学生在上课前进行的独立自学和合作自学,是学生在教师上课前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的一种探索性的自主学习活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已被证明是一种良好有效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应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通过研究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预习策略,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