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中小学通过红色教育为学生厚植爱党爱国情感,引导青少年坚定正确的信仰、养成良好的品格,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提升学校教育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近年来,山东省胶州市第六实验小学以胶东半岛红色文化传承为抓手,通过深入开展红色教育实践与探索,构建多种类型的红色教育主题课堂,打造“红色剧场”系列特色活动,  相似文献   

2.
红色是生命、活力、健康、热情、朝气、欢乐的象征。红色教育是回归生活、寻找学生童趣、启发学生激情的教育。笔者所在的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特殊教育学校通过红色校园文化、红色课堂文化、红色活动文化的构建,努力将“红色”与“活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享受一片“红色”的同时,感受到生命的重要,体悟到生活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娇 《亚太教育》2019,(8):31-32
红色文化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高校要传承红色精神、培育校园红色文化,必须深入挖掘地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本文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为例,探索将重庆地域红色基因注入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校园红色文化课堂阵地、班团阵地、学生活动阵地、新媒体阵地以及社会实践阵地的“五位一体”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克强学校地处黄桥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近年来,学校充分挖掘、整合、利用红色资源,将传承红色基因深刻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师生赓续红色血脉,厚植爱国情怀,坚定报国之志。学校以“红色乡土文化”课程基地为抓手,努力将德育活动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立志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5.
<正>距离万安县城60多公里的偏远乡镇——涧田乡,是一片红色的沃土,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反“围剿”的红色阵地,是毛泽东同志战斗过的地方。涧田中心小学,作为以红色革命老区为底色的农村学校,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主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耕红色资源,厚植红色文化底蕴,讲好红色故事,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为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学校通过开展“五红引领,培根铸魂”系列红色主题教育,全面深化学校红色教育。  相似文献   

6.
红色印痕主题课程是学校文心研道“梁溪文脉特色课程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之一。作为其中一项“人文化心”主题开发的子行动,红色印痕主题课程以特色性、补充性为基本原则,用文心研道的学习方式,基于梁溪文化中的红色精神,通过开展预学、访学、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感悟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赓续红色基因。学生在课程活动中以梁溪人文养心,研学悟道,刻下红色印痕,根植文化因子,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红色研学旅行是指学校在组织学生集体研学旅行过程中,将“红色”与“研学旅行”进行有机整合,通过认识革命遗址、红色教育基地等一系列活动,采取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打造中国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让学生在无形之中接受爱国教育和历史教育。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万安县实验小学充分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的精神落实到思政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红色阵地润童心万安县实验小学深挖本土红色教育资源,构建“全环境立德树人”的思政教育实践阵地。一是巧用新媒体平台,开辟红色思政教育新阵地。学校每学期积极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讲好万安故事”系列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9.
冯璐 《语文天地》2010,(11):54-56
时下.在许多学校语文教学仍然存在一个误区: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为本”简单地理解为在课堂上让学生多活动、多说话.为了使课堂显得学生活动丰富,有的教师将动画片、课本剧引入课堂.而实际效果只是徒添了笑料而不能引起深思;有的教师不管什么体裁、题材的课文,都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将学生活动流于形式;有的教师只是搞机械式的一问一答: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红色基因”的属性特征,以广西物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物流类专业与“红色基因”融合的“五进育人”教育体系及其构建,从教师团队、教材、课堂教育、实践教育和评价机制五个方面构建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将“红色基因”融入物流类专业特色专业教学中,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1.
<正>红色资源是最生动的“历史书页”,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历久弥新的初心使命;是我们继往开来、在新时代建功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是每一位历史教师的责任。因此,我们需要在课堂中以课为媒,在画作、诗词、文物、家书等红色资源中领悟红色精神内涵,让学生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  相似文献   

12.
在党的百年发展历史新起点,统筹兼顾中华民族辉煌发展战略全局和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加强学生“四史”教育,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具有重要意义。把“四史”教育融入学校思政课教学,是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思政课教师应以课堂为基地,密切联系生活,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创新发展途径;充分挖掘“四史”教育元素,让红色基因照亮学生生命,讲好思政课;充分发挥“四史”教育的育人价值,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3.
新干县教体局将庐陵文化、经典文化和红色文化引入学校、进入课堂,深入开展“三化”进校园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情感、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该局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迎接省教育督导评估为契机,结合“三化”进校园活动,狠抓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突出办学理念,打造特色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相似文献   

14.
赵华 《江苏教育》2023,(8):30-32
<正>坐落在阳澄湖畔的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湘城小学(以下简称湘城小学)有着百年的发展史,阳澄地域文化给学校精神血脉中注入鲜明的红色基因。学校申报的省级品格提升工程项目“传承阳澄红色基因的坚毅少年品格成长行动”,在锤炼新时代红色儿童坚毅品格、高尚人格和理想信念方面形成了立体化实践体系,为中小学校红色基因淬炼和红色文化彰显作出了有益探索,为红色基因传承与红色精神表达形塑了“全场域”道德实践范式。  相似文献   

15.
红色基因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价值意蕴,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化教育资源。红色基因能够夯实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基础,丰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红色基因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融入党团组织建设,筑牢红色根基;深化课堂理论教学,搭建红色课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育红色阵地;构筑实践教学模式,拓展红色活动;利用网络宣传媒介,打造红色平台。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小学(简称“盐小”)以国家课程为基础,通过学科内融合、跨学科融合、超学科融合等方式开展红色基因教育,利用红色教育体验馆发挥红色基因的整体育人功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从四个维度建构红色基因教育内容盐小在“厚德如盐,适融入道”办学理念引领下,确立培养目标: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为导向,  相似文献   

17.
<正>兴国是著名的苏区模范县、红军县、烈士县、将军县。毛泽东曾称赞兴国人民创造了“第一等工作”,并亲笔书写了“模范兴国”四个大字。作为红土地上的兴国县第三小学,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优势作用,以“建楷模学校、创楷模品牌、做楷模教育”为办学理念,以“学榜样、做楷模、勇争先”为切入点,在着力打造楷模德育品牌的同时,积极推进红色文化教育进校园、进课堂,引领师生在学习中赓续红色血脉,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8.
田玥 《辽宁教育》2023,(1):30-32
<正>沈阳市和平区南京街第九小学始建于1962年,是一所有着红色基因和历史积淀的传统名校。学校以“大视野教育”为办学特色,坚持以“办人民满意学校,办大视野的教育”为办学理念,把育人理念定位在家、校、社三位一体上,以“润色、润品、润心”为主线,力求以开放的心态,办没有“围墙”的学校,办面向未来的学校。  相似文献   

19.
石卫新 《生活教育》2013,(12):65-66
摘要:受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中“活的课堂”启迪,学校开展“行知课堂”教育实践。文章着重介绍了“行知课堂”模式内涵、理念支撑、操作要领等方面的思考与做法。行知课堂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做学为中心,以生活为背景,激活学校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持续学校的健康发展。关键词:行知课堂;活的课堂;做学  相似文献   

20.
孟思杨 《辽宁教育》2023,(23):57-59
红色文化属于语文核心素养中“文化自信”的内容范畴。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红色文化的渗透,引导学生不断积累红色文化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在心中根植红色基因,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问题设计环节、文本延伸环节和实践活动环节引导学生体悟红色文化的内涵,激励学生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