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概括来看,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从现代化建设的大局高度来审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把“四有新人”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以“三个面向”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基本方位,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来推进文化建设,推进改革开放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及特征的梳理和概括,论述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旨在讨论文化传统对建设当代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新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阐述,既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的重大战略部署,又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概括论述。这个精辟的论述创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构理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特色"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做了系统、明确、集中的概括和论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就“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规定、本质及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等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5.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对新世纪奋斗目标的高度概括,是顺应时代发展和世界潮流作出的从容反应,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中国梦继承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历史文化基因,彰显了中国文化气质,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特质.我们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观经历了从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为社会主义服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演进;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表现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和实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论日趋理性和成熟,文化建设方针和政策进入系统化和与时俱进的新时期--对此可以从三个层次上加以概括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对文化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文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与概括,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针,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要求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坚持内容为王,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既合目的又合规律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精确概括,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凝练。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教育者必须积极探索教育策略,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新的明确概括。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鲜明特色形成发展的立足点,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是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鲜明特色的外部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鲜明特色具体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概念是社会实践的抽象和概括,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科学性;主流文化要保持主流地位,要不断发展、创新,要处理好与非主流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的立国之本,是对中国优秀价值理念的概括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竭之源,两者的关系决定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抓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细处、落到小处、落到实处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2.
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最重要的就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过去苏联的模式成为判别是否坚持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同志思考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最重要成果,就是对社会主义进行了科学的概括,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  相似文献   

13.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全面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牢牢把握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西方文化霸权在我国文化领域泛滥,社会主义文化自主性受到侵蚀.传统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理论定位存在着内在矛盾,是产生这一状况的重要的思想根源.这一矛盾的核心是理论与实践的错位,以针对发达资本主义中心国家的社会主义理论概括边缘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忽视了社会主义实践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心地区向边缘地区转移及其历史使命的变化.因此,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自主性,必须澄清中国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边缘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这一特质.  相似文献   

15.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概念是社会实践的抽象和概括,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科学性,主流文化要保持主流地位,要不断发展,创新,要处理好与非主流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对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道德标准的高度概括,是引领中国改革与发展的思想灵魂。文化体制深度改革,是当代中国改革在文化领域的深入,是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否则,就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一环,是文化领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举措,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以确保其朝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正确航向。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检验文化体制改革的唯一价值标准,只有满足了这一标准,改革才有真正的意义,文化创新业才有价值。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一历史任务的提出绝非偶然,它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文化的精髓,又结合了生产力发展进入新阶段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所提出的新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自觉意识,是对国内外发展经验的概括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道路"不只是物质力量、政治大国、军事强国的兴起,而且是文明中国的崛起,意味着一种新的制度文明之路在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的集中概括和理论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进一步凸显了中国的制度文化优势,证明了文化与制度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模式的价值合理性和制度优越性。民族性文化和现代性制度的协调互动成为当代中国制度文化变迁的未来图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建设必须走出一条制度创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文明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19.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传统孝文化的合理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概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传统孝文化具有高度一致性。弘扬传统孝文化有利于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传统孝文化,让"百善孝为先、百德孝为首、百教孝为始"的理念科学地融入生活,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20.
职业道德不仅是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的直接反映;而且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又有推动作用。因此,没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也就没有了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 一、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巨大意义 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可概括为两大部分,即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文化建设包括科学、教育、文学等方面的普及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