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材分析:"成长的故事"综合性学习安排在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这一单元围绕"成长的故事"专题还安排了导语、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教材对于本次"综合性学习"是这样安排的:先在"单元导语"中明了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意义,接着在第一篇精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后作具体的布置——"回忆自己成长的经历,并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别人成长的故事……然后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报等方式,展示学习的收获。"最后教材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交流展示。  相似文献   

2.
[教材分析]"成长的故事"综合性学习安排在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这一单元围绕"成长的故事"专题,还安排了导语、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  相似文献   

3.
教材简析及教学设想本单元由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单元主题“多彩的生活”贯穿教材始终。四篇课文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孩子们快乐的校内外生活,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在四篇课文中穿插安排了“综合性学习”,这种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编者对儿童生活、心理的了解和年龄特征的把握。因此,在进行课文学习的同时,随机安排“综合性学习”活动。“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与课文内容、“综合性学习”及“展示台”的内容密切联系,课文的学习为“综合性学习”引路导航,“口语交际”“展示…  相似文献   

4.
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围绕“语言艺术”这一专题,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次“综合性学习”。以及“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围绕“中外童话”这个专题,选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两篇精读课文《巨人花园》《、去年的树》,两篇略读课文《幸福是什么》《、小木偶的故事》,在这个专题中安排了一次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这个综合性学习不但与阅读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成为该单元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它又将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为听、说、写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体现了课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那么怎样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6.
<正>任务一:了解单元内容,走进文言文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第六单元的《文言文二则》,先看单元导语,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分别是什么?生: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成长故事”。语文要素是“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师:本单元课文介绍了不同年代少年的成长故事,阅读要素是“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表达要素是“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为了完成这些学习任务,本单元安排了四篇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  相似文献   

7.
易青 《湖南教育》2004,(18):38-38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内容。共设计了8个专题: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课例由3篇精读课文和1篇略读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后有要求认识和要求学会的字,还有课后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每个语文园地由五个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简析《语文课程标准》在各阶段目标中都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在人教版低年段的实验教材中,它是以“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的形式出现的,在中年段的教材中才将“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课型提出来,因此第五册教材在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第五单元以“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专题,由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综合性学习”活动穿插其中:在第一篇课文后提出“综合性学习”的任务,在第三篇课文后又给予“综合性学习”的提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也是围绕这一活动…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围绕“中外童话“这个专题,选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两篇精读课文《巨人花园》、《去年的树》,两篇略读课文《幸福是什么》、《小木偶的故事》,在这个专题中安排了一次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这个综合性学习不但与阅读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成为该单元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它又将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为听、说、写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体现了课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那么怎样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呢?……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围绕"中外童话"这个专题,选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两篇精读课文《巨人花园》、《去年的树》,两篇略读课文《幸福是什么》、《小木偶的故事》,在这个专题中安排了一次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这个综合性学习不但与阅读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成为该单元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它又将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为听、说、写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体现了课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那么怎样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呢?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教材是按单元编排的,每个单元都安排了4-5篇课文,这些课文大致可分为精读课文、阅读课文、独立阅读课文。每个单元的前两篇课文一般都是精读课文,精读课文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在精读课文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应该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然而,精读课文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因为精读课文教学既强调教师的指导和学生  相似文献   

12.
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选了中外作家的四篇文学作品和“语文园地”。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文字浅显易懂,描写富有情趣。导语提示、精读课文后的思考练习以及略读课文前的连接语的设计,更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一、设计理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教材在编排上强化了导语的导学功能,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性,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采取“单元整组主题教学”的模式,将全组课文放在单元主题的大环境下去学:先通过导读课整体感知单元内容,再分别从4篇课文中体验不同角度,不同季节的自然美景,最后再通过单元总结课整体感悟,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有的放矢,省时高效。  相似文献   

14.
[教材解读]   本单元以“自然奇观“为主题编写,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一“三部分内容.课例安排了&;lt;观潮&;gt;、&;lt;鸟的天堂&;gt;两篇精读课文和&;lt;雅鲁藏布大峡谷&;gt;、&;lt;火烧云&;gt;两篇略读课文.……  相似文献   

15.
【设计理念】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表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成长的故事》。在这一单元安排了四篇课文,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别人的成长故事,给学生以启迪。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中的问题,留下成长的足迹。  相似文献   

16.
<正>部编版小学《语文》从三年级开始正式的习作教学。教材极为重视对学生写作素养的培养,不仅在每个单元中都编排了习作训练,还在不少课文的课后习题中安排了具有针对性的“小练笔”,除此之外,还首次别出心裁地设置了专门的习作单元。习作单元的编排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为核心,是为学生写作能力发展奠基的单元。该单元的体例也与其他普通单元有所不同,在单元篇章页的后面首先安排两篇精读课文,接着再安排“交流平台”“初试身手”,然后是两篇习作例文,最后才是单元习作。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与其他单元的精读课文相比,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区分一个单元内不同课文承载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安排了精读课文、略读课文两种类型。教师在单元教学中,既要区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不同要求,又要注意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在落实语文要素目标上的密切联系,使二者在达成单元教学目标上能够发挥互相支撑、互相补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设计理念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共有32篇课文,设计了八个专题。第一个单元由精读课文《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略读课文《珍珠泉》和"语文园地一"组成,主题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教材在编排上强化了导语的导学功能,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性,所以,我采取"小学语文单元整组主题教学"的模式,将全组课文放在单元主  相似文献   

19.
本册供三年级实验班第二学期使用,现就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特点、单元教学提示等方面做点介绍。一、教材的基本结构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编排有8篇选读课文和附录。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  相似文献   

20.
曾瑜 《湖北教育》2022,(7):36-37
<正>“交流平台”是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板块,它是对单元语文要素的梳理与总结,承担着引导学生回顾单元语文要素落实过程的任务。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需要落实的语文要素有两个:一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二是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交流平台”板块安排在两篇精读课文之后,以教材中三个卡通人物形象简明的话语,引导学生感受想象的奇特,体会如何展开想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