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介绍了近年来红外光谱法的一些新的应用。包括时间分辨红外光谱、二维红外光谱和近红外光谱。  相似文献   

2.
在293~393 K范围内,分别测定聚乙烯的一维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四阶导数红外光谱和去卷积红外光谱来确定聚乙烯分子结构。进一步采用二维红外光谱研究了聚乙烯亚甲基变角振动模式(δCH2)。研究发现,聚乙烯分子中存在晶区,非晶区,晶区/非晶区过渡区。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聚乙烯分子中δCH2红外吸收强度变化快慢顺序为:1 457 cm-1(δ(CH2)amorphous)1 468 cm-1(δ(CH2)interfacial region)1 462 cm-1(δ(CH2)crystalline)1 473 cm-1(δ(CH2)crystalline)。此项研究显示出二维红外光谱在高分子材料热变性分析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293K~393K范围内,分别测定聚乙烯甲基弯曲振动模式(δCH 3)的一维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四阶导数红外光谱和去卷积红外光谱。实验发现:1 455cm-1和1 377cm-1附近的红外吸收峰,分别归属于聚乙烯甲基不对称弯曲振动模式(δas CH 3)和甲基对称弯曲振动模式(δs CH 3)。进一步采用二维红外光谱研究了聚乙烯δCH 3,研究发现: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聚乙烯分子中δCH 3红外吸收强度变化早晚顺序为:1 455cm-1(δas CH 3)早于1 377cm-1(δsCH 3)。此项研究显示出二维红外光谱在高分子材料热变性分析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变温红外技术研究了温度对于硬脂酸分子结构影响。在293~393 K范围内,分别采用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四阶导数红外光谱及去卷积红外光谱测定硬脂酸亚甲基面内摇摆振动(ρCH2)。实验发现:硬脂酸固体ρCH2在730、720 cm-1频率处分裂成双峰,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730 cm-1附近的红外吸收峰逐渐消失;而348~353 K是硬脂酸ρCH2分裂双峰消失的临界温度。通过硬脂酸ρCH2裂分双峰间距离,进一步研究温度对于硬脂酸分子间作用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硬脂酸ρCH2裂分双峰间距离由9 cm-1减少到7 cm-1,而对应硬脂酸分子间作用力不断减弱。该项研究为变温红外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6.
在313~393 K温度范围内,分别测定硬质玻璃的一维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和四阶导数红外光谱,确定硬质玻璃中二氧化硅的分子结构。研究发现,硬质玻璃中二氧化硅存在晶体和非晶体两种结构。进一步采用二维红外光谱研究了二氧化硅Si-O-Si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as(Si-O-Si))、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s(Si-O-Si))和弯曲振动模式(δ(Si-O-Si))。研究发现: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νas(Si-O-Si)红外吸收强度变化快慢的顺序为:1 074 cm-1(νas(Si-O-Si)-amorphous)1 086 cm-1(νas(Si-O-Si)-crystalline-1)1 170 cm-1(νas(Si-O-Si)-crystalline-2);νs(Si-O-Si)红外吸收强度变化快慢的顺序为:803cm-1(νs(Si-O-Si)-amorphous)780 cm-1(νs(Si-O-Si)-crystalline-1)795 cm-1(νs(Si-O-Si)-crystalline-2);δ(Si-O-Si)红外吸收强度变化快慢顺序为:462 cm-1(δ(Si-O-Si)crystalline)472 cm-1(δ(Si-O-Si)-amorphous)。该研究显示出二维红外光谱技术在无机材料热变性分析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变温红外光红外技术在303-393K范围内,分别测定二苯甲酮羰基伸缩振动(νC=O)的一维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及去卷积红外光谱。实验发现:二苯甲酮相变的临界温度为325-326 K,并进一步研究了其相变机理。  相似文献   

8.
在293~393K温度范围内,分别采用一维红外光谱和二阶导数红外光谱测定了硬脂酸亚甲基伸缩振动模式νCH2。研究发现:室温下,2 914cm-1和2 848cm-1附近红外吸收谱带分别归属于硬脂酸亚甲基的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asCH2和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sCH2。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硬脂酸νasCH2和νsCH2的红外吸收频率向高频位置移动。进一步采用二维红外光谱研究了温度对于硬脂酸νCH2红外吸收强度变化趋势的影响,此项研究显示出二维红外光谱在生物材料热变性分析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红外镜面反射光谱在分析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富利叶红外变换镜反射技术可以分析测试特殊状态样品表面成分,本文将该技术用于光学镜头表面微量污染物等实际分析测试中,获得理想的分析结果,为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提出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通用型红外遥控控制器的设计原理,同时对该控制器的实际应用和功能扩展做了较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介绍一种通用型红外遥控控制器的设计原理.同时对该控制器的实际应用和功能扩展做了较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采用红外光谱(IR)研究光盘表面材料分子结构.实验发现:光盘表面材料红外吸收模式包括:CH3不对称伸缩振动(ν_(asCH3)),CH_3对称伸缩振动(ν_(sCH3)),C=O伸缩振动(ν_(C=O)),C—O伸缩振动(ν_(C—O)),CH_3弯曲振动(δ_(CH3)),对位取代苯环伸缩振动(ν_(p-benzene))等,光盘表面材料的主要成分是聚碳酸酯.采用变温红外技术(TD-IR)进一步研究温度变化对光盘表面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光盘表面材料中ν_(p-benzene-2)对应的官能团对于温度变化比较敏感.采用二维光谱技术(2D-IR),进一步研究了光盘表面材料ν_(p-benzene-2).实验发现:δ_(p-benzene-2)对应的的吸收频率包括1 506 cm~(-1)(δ_(p-benzene-2-A))和1 493 cm~(-1)(δ_(p-benzene-2-B)).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光盘表面材料δ_(p-benzene-2)对应的吸收峰变化顺序为1 506 cm~(-1)(δ_(p-benzene-2-A))早于1 493 cm~(-1)(δ_(p-benzene-2-B)).  相似文献   

13.
使用傅里叶红外和显微傅里叶红外对神东原煤及神东显微组分镜质组进行了测试研究,考察了使用等密度分离法分离显微组分时,溶剂对煤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白酒红外光谱"指纹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五粮液、极品五粮液、贵州茅台和泸州老窖四种白酒冷冻干燥物的红外指纹特征。一维谱图分析表明,五粮液在1727cm^-1附近有明显的酯羰基峰,含有较多的乳酸和酯类物质;泸州老窖在1599cm^-1附近有较强的(-氨基酸的-COO-不对称伸缩振动和-NH3^+不对称弯曲振动峰,含有较多的氨基酸。五粮液在1601cm^-1附近的吸收峰明显强于贵州茅台的1592cm^-1附近的峰。在二维相关红外谱中,极品五粮液和五粮液在1470cm^-1附近都有1个较强的自相关峰,五粮液还有一个次强的自相关峰,说明五粮液干燥物中还含有一些热稳定性较差的物质。该方法可以快速、方便的区分不同种类、不同等级白酒干燥混合物组群结构的差异特征,对客观地评价白酒的品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红外测温的原理,方法,特点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保障校园师生健康,人工智能Arduino学习小组成员利用单片机知识,使用多个传感器模块,制作了一套具备温度监测、自动消毒、无接触式洗手、进行口罩发放与回收、安全巡逻等功能的“智能哨兵”机器人。“智能哨兵”机器人可以用于学校的健康监测和管理,是忠实可靠的“校园哨兵”,守护师生健康。  相似文献   

17.
随着隐身技术的发展,导弹和各类作战飞机平台的雷达反射探测能力被逐渐弱化,无论在战术还是战略层次,红外探测技术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成为发展的重点和热点.通过论述红外探测技术发展研究的现状,分析了红外探测技术目前研究发展的趋势和红外系统无热化设计的进展状况,提出了新的无热化设计发展理念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MCU语音型电子万年历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基于AT89C51单片机控制的电子万年历,该系统结合了红外遥控技术和语音录放技术,除具备传统的万年历所具有的时间显示功能之外,该系统还兼有语音报时,遥控设定时间等功能.  相似文献   

19.
该采集器采用8位AVR芯片MEGA88V微处理器。它具有高性能极低功耗的特点。采集器在正常工作模式和掉电模式定时切换运行,大部分时间处于掉电模式运行,很大程度地降低了功耗。因功耗很低,供电采用蓄电池供电,克服近距离取市电困难的缺点。温度采集采用温度传感器和精密电阻串联的工作方式,通过热敏电阻分得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换算为电阻值.再通过电阻一温度特性表查表获得温度值。由于热敏电阻感应-15度到315度的宽温度范围.为了增加采集精度。采用两段不同阻值精密电阻分段采集。温度数据使用红外脉宽编码方式定时主动传输,并使用软件产生38K调制载波增加收发距离,实现了高压带电设备内无线温度数据检测。该采集器已投入实际运行。  相似文献   

20.
本文测量了三种磁流体在外加磁场前后的红外反射吸收谱,发现磁流体的红外吸收系数随磁粉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外磁场作用下吸收系数降低,钡铁氧体和锰锌铁氧体磁液随外磁场增加吸收系数单调下降并趋向一渐近值,Fe—Ni合金磁流体的吸收系数随磁场的变化出现异常。采用链状结构模型和理论可解释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