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律赋论体     
律赋是唐代的新文体,其名大概出自唐五代之际。病犯;另外,隔句对又要比限韵和对偶更能显示律赋的特色。的区别。律赋的主要特征是声音,不仅指平仄,还深入讲四声认清了律赋的标准体式,则不难分辨律赋与其它赋体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骈文既独具中国特色,又内涵复杂,研究较少.从文体的原生性和发展性来看,骈赋、律赋和骈文为动态而不是静止关系,不同时代两者的关系不同;宋四六不能等同于骈文,但是四六则多被明清人视为骈文的别称;骈语是指文章的对偶句式,不能作为骈文的代称.正确理解这三者与骈文的关系,对骈文学和文体学的构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连珠被《文选》立类,确立了其文体地位,但《文心雕龙》归之入“杂文”,又模糊了其文体地位,而历代的连珠作品以其短小的体制,对偶的句式,假喻以达旨的手法,讽谏的功用等特征与赋、骈文、隐语、诗歌、箴铭、论说文等文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和纠葛,从而在文体定位上引发了一定的混淆和争议。  相似文献   

4.
骚体赋应为骚体诗——为骚体赋正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在中国文学史上,辞赋向来都是一个纠缠不清的概念。本来,辞是辞,赋是赋,这二者之间虽有联系,但区别还是很明显的。辞指的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诗,而赋,则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特产,是指介于诗与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先秦时代是没有辞这一概念的,把屈原等的作品称作楚辞那已是汉代的事了。先秦虽有赋的概念,但那与指文体的赋却有很大的距离。《左传》、《国语》等典籍多有“赋”字,但都用作动词,它们或指诵读前人的作品,如  相似文献   

5.
伟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绵长岁月里,装扮起举世无双的文学殿堂。“赋”就是其中的瑰宝。“赋”是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它兴起于汉代,成熟于魏晋。早期的“赋”,通篇以骈偶句写成,叫“骈赋”;后期有些赋掺入了散句,叫“散赋”。“赋”属于韵文,讲究对偶、平仄、用典和藻饰。“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据传六岁时就善属文,此人才思敏捷,笔下生花。他的《滕王阁序》素来享有盛誉,千余年来传诵不绝。  相似文献   

6.
辞赋是中国古代产生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文体形式之一,却又是唯一没有产生流派的重要文体。这是由赋体的体制和观念的独特性造成的。历代赋学批评长期持守以“丽则”为核心的经义文体观,导致了赋学风格的整体上偏执与固化,从而大大限制了赋学风格的多样性。赋体的核心文辞特征“铺陈”,会造成风格的冲淡与理性的鸠居,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文学个性,对于流派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反作用。辞赋风格和创作个性的固化和冲淡化,本质上是由赋体体制规定下的创作心理决定的。“赋家之心”的非个体性、非自然性以及实用功能脱落的不彻底性,都从一定程度上挤压了风格与流派产生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诗歌文体中,对偶一直贯穿始终,在早期它只是一种修辞手法,后来它是构成近体诗的必备条件.可以说,对偶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灵魂和生命.  相似文献   

8.
王永莉 《文教资料》2014,(13):11-12
对偶是中国传统美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诗词向来被视为复杂对偶的典范。其实除了诗词以外,在小说和戏曲中对偶美学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以小说《金瓶梅》的场景设计为研究对象,从文体对偶和情境对偶看作者是如何践行对偶原则及对偶的出色运用使小说的行文结构和情节推进变得更曲折有致、波澜壮阔的。  相似文献   

9.
大解对古代赋体误读误解,创作的《燕山赋》缺失赋的文体特征,实为一首当代新诗。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证明,诗歌与赋文是本不相同的两种文体。古诗历史悠久,新诗个性涣散;赋文则成熟于西汉,格式相对固定。当今作者应明辨诗体与赋体特征,编者亦应对此认真考量。  相似文献   

10.
赋,它脱离了“诗”、“骚”而发展成介于诗歌散文之间的一种独立的文体,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赋作为一种文体出现,始于周末,最早的赋家是屈原和荀况。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荀况有赋十篇,现存五篇,即《礼》、《知》、《云》、《蚕》、《箴》五篇小赋,首次以赋为名,出现在《荀子》一书中。荀赋的出现,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并没有引起人们多大的注意。赋体得到进一步发展而盛行模仿起  相似文献   

11.
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对这种独特文体的英译进行研究,探讨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其特有的审美因素,保持其文体风格,将对汉英翻译实践颇有益处。本文拟就《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对《警幻仙姑赋》一文的翻译进行对比分析,尝试对赋体文学的翻译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滁州学院学报》2021,(3):35-39
历来对一代文宗欧阳修诗词文的研究较多,但对其辞赋特别是《述梦赋》则关注不够。通过细致的文本对读,认为欧阳修《述梦赋》从创作思想、女性形象描写、环境铺陈、情感铺写诸方面,对宋玉辞赋进行了继承,同时又从赋体语言、赋体功能、赋体表现对象各方面有所超越,使辞赋这种传统文体焕发了生机,对把握中国辞赋文体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赋赞是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独特的叙述话语,是中国古代白话小说重要的文体标志,也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小说艺术形式。已有的白话小说赋赞研究主要集中在赋赞与小说史研究、赋赞的叙述学研究、赋赞的图像性研究等三个方面,研究较为薄弱,但也预示了白话小说赋赞研究的方向和前景,研究者应加强对白话小说赋赞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文体的变革,需要从其它文体中吸收营养。词和赋虽属不同的文体,但在抒情、叙事、描写等艺术手法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词、赋之间的交融比较密切。文章以秦观慢词为例,结合秦观的赋论赋作,从慢词的风格、章法、用事炼句方面探析秦观慢词对赋法的融入以及在吸收过程中对慢词体制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赋是介于诗与文中间的一种文体,但对于“什么是赋”这个问题却无法给出确定的答案.赋的文体特征本来就不规范.故判断一篇作品是否是赋还是应当以题目为标准,以赋名篇者即是赋,否则即不视为赋.正因为赋的文体特征不规范,唐代赋的创作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即:一是增加限制,强化规则;一是弱化规则,进一步模糊与其他文体之界限.前者以律赋为代表,后者则导致赋的散文化与非文学化.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课文《云赋》是从孙荪同志写的《星云月三赋》中节选的一赋。赋,我国古代的一种韵文,这里含有歌颂、赞美的意思。这种文体,兼具有诗歌与散文的性质,大多铺陈风物,托物抒情。现在已经不用赋这种文体了,但是,现代散文中,有一类文章,往往吸取古代赋这种文体富有文彩和行文自由灵活、可以敷陈其事、咏物抒情的特点,而屏  相似文献   

17.
1首先,我们认为八股文是在汉民族语言特点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把它发展到极端,以致走到了僵化的地步.我们知道,八股文是一种偶散兼行而以对偶(即所谓股)为主的特殊文体.只在汉民族史上有这种文体,任何其他民族都不曾有过这种文体.为什么呢?因为对偶这种句式只有汉民族语言才能构成.王力说:"对偶是平行的、长短相等的两句话;排比则是平行  相似文献   

18.
一般以为,赋是一种在诗文之间的中间文体,然而,这种认识并没有在文体四分法中为其找到归属.赋虽然以诗为源,然而,整个赋的发展历程却呈现出清晰的远诗近文轨迹,到宋代时基本与文合为一体.从形态与体性上来看,赋,尤其是它的典型样式——汉大赋,也更接近散文.与此相关,在历代诗文集选中,赋总是被编入文集而非诗集中.基于以上事实,在诗文小说戏曲四分法中,赋应该归属于散文种,尽管它并不是典范的散文.  相似文献   

19.
论赋与唐传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代传奇之所以能成为鲁讯所称许的“特绝之作”,与它多方接受各种文体的影响又能融汇百家、自铸伟辞有着密切的关系。赋在中国渊源悠久,地位颇高,“诗词歌赋”四种重要文体中,赋便占有一席之地,其滋养唐人传奇处颇多。本文试从赋和小说的历史渊源、叙事角度、文采、虚构几方面略作探析。  相似文献   

20.
汉魏六朝是中国韵文文体的唯美演进期,其时赋体风貌的演变体现出文学自觉时代所独具的特征,即大赋的宏伟富丽,小赋的灵动整练,俳赋的浏亮骈俪。此一时期艺术质素迅猛成长而内容质素相对滞后的唯美化倾向,为唐宋文情并茂的理想文体风貌之形成作好了艺术上的准备,并留下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