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加强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的问题,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一项重大任务。人活着如果没有理想就会失去精神支柱。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解放全人类是我们共同的崇高理想。马克思、恩格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以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论证了这个理想必然实现的科学根据。他们认为,共产主义制度和理想不是马上能够成为现实的,而必须通过共产主义运动才能逐步实现。早在1845—1846年他们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就明确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  相似文献   

2.
如何认识当前我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是一个涉及马列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社会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重大问题,对此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一、马、列关于过渡时期的原意究竟是什么?我们认为,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说的过渡到共产主义,指的是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因为就在这一篇著作中,马克思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是“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这样的社会的政治关系是什么状况呢?恩格斯在另一篇著作中回答说:无产阶级把生产资料变为国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曾经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它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里,恩格斯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一个根本的原则性问题,即社会主义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问题。但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变化的根据是什么?怎样进行发展变化?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同时期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变化的形式有什么特点?这是一个复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由于他们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没有可能具体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问题,而是留给了社会主义的实践不断去摸索和总结。列宁进一步丰富和发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党的十五大报告,思考现阶段应该提倡什么样的道德时,有的人说:“应提倡共产主义道德。”有的人说:“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与现实反差太大,脱离实际。”还有的人说:“现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就是共产党员也不容易接受。”很显然,有些人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似乎不应提倡共产主义道德。那到底什么是道德?什么是共产主义道德?对共产党员等社会先进分子在现阶段该不该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共产党员又如何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这是我们党思想道德建设的大问题。一个政党的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能否结合常常是从这些问题上反映出来的。因此,能否正确认识并解决好这些问题,这对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多年来,人们习惯认为,社会主义革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就不存在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了。小平同志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其能、按需分配,这就要求社会主义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极大丰富。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小平同志正是基于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的经验教训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  相似文献   

6.
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列宁称之为“科学社会主义之父”的恩格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场合曾经先后作过多次论述。1847年,他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就指出:“共产主义不是关于奴隶、农奴或手工业者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社会主义所有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现在普遍的观点是,除了指社会占有一切生产资料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外;认为社会主义的国家所有制,也是社会主义所有制;同时,把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也看作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形式之一。我们认为,一个概念,有这么多的含义是不好的,应当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论述,作出正确的解释。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就是指社会占有一切生产资料。恩格斯指出,只有社会管理不适于任何其他管理的生产力,只有在废除私有制所必须的大量生产资料创造出来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差别,建立社会主义所有制。那时,国家政权对社会关系的干预将先后在各个领域成为多余的事情而自行停止下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因为“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筑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筑在一些人对  相似文献   

8.
1 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征最早作出系统概括的是恩格斯。他在《共产主义原理》一书中,回答:“这种新的社会制度应当是怎样的”问题时,提出了“私有制必须废除,代替它的是共同使用全部生产工具和按共同协议来分配产品”;“一切生产部门将由整个社会来管理”,即为了公共的利益按照总的计划和在社会全体成员的参加下来经营”等等。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中说“共产主义的特征不是要废除一般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  相似文献   

9.
一社会主义是一种新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我们必须坚持。但是,我们要坚持的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林彪、“四人帮”所鼓吹的假社会主义。那么,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这是当前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社会主义这一概念出现在人类社会,已经有一百多年了。对这一概念,历来就有各种不同的理解。在国际共运史上,关于什么是真社会主义,什么是假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一直是一个斗争的焦点。恩格斯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说,马克思和他“一生中对冒牌社会主义者所作的斗争比对其他任何人所作的斗争都多。”的确,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正是在同形形色色的假社会主义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早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以前,马克思、恩格斯就批判了以“救世主”自居的魏特林的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些问题既是人们所关心的理论问题,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感觉一下恩格斯的思路,或许能够对我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有些什么论述,人们研究得较多,较仔细。这当然是必要的。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应当怎样探讨共产主义社会的论述,人们却研究得很少。其实,这也是两位导师有关未来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亦应当认真学习和研究。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各种空想社会主义,都是从理性,正义、平等和博爱等抽象原则出发,设想一套改造社会的方案,任意勾画未来社会的蓝图的。虽然其中不乏对人类的明天的天才猜测,但是整个说来都属于空想的性质。与各种空想家们不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他们的共产主义学说时,明确地提出了一条探讨工人运动进程和目标,以及人类解放道路的唯物主义路线。马克思阐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我们的任务不是宣布一些适合将来任何时侯的一劳永逸的决定,让愚昧的凡俗世界张开嘴来接受绝对科学的烤松鸡。我们是从  相似文献   

12.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和文明是不可分的,是须臾离不开的。这个问题,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上,无产阶级革命导师虽然有过这样的思想,但还没有明确地提出来, 恩格斯在1847年写的《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曾提出,要造就“全新的人”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完成了两个转变之后,在新的哲学世界观的指导下,不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行规律以及社会矛盾进行了探索,而且还对盛行于当时欧洲各国的真正社会主义和格律恩的共产主义思潮进行了科学的剖析和无情的批判。在此基础上,恩格斯明确地指出;“共产主义并不是英国或其它什么国家的特殊情况造成的结果,而是以现在明社会的一般情况为前提所必然得出的结论。”即“共产主义”是一切现代明社会的必然结论。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有20多处谈到这个问题.邓小平同志认为,这个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邓小平同志还以他一贯的世界眼光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主义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在十三大前夕,小平同志曾明确提出这样的要求:“十三大报告要在理论上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讲清楚我们的改革是不是社会主义.”可见,如同毛泽东同志当年把搞清楚“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作为“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一样,邓小平同志是把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进行改革开放的第二次革命的首要问题来对待的.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这对全国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但是必须看到共产主义社会决不会自己来到的,它是要用我们的双手去辛勤劳动才能实现。无论是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或者将来建设共产主义,都必须以发展生  相似文献   

16.
现实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有区别。于是有些人用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来批判现实社会主义,认为它是“农业社会主义”、“封建社会主义”,必须补资本主义的课。针对这种观点,笔者打算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善于望远登高,他们对“未来社会制度”的设想,是前无古人的。其现实依据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其理论依据是唯物史观。他们设想的“未来社会制度”,是“无阶级社会”“生产资料全社会占有”“实行社会计划调节,无商品、无货币社会”,他们认为“共产主义将按低级、高级两个阶段发展”。现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制度”,而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注意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区别开来,不可能丢掉公有制、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开放,在国体上仍将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政体上仍将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即仍是现实的社会主义,而不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与共产主义同义语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培养中、小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人,就必须加强学校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我们应当牢牢地记着: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当放松这一工作。目前应当以什么思想教育学生呢?根据当前革命形势和学生思想情况,我们认为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学生,使他们明白社会主义前途远景和勤俭建国的道理。这就是说,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来教育学生,使同学们认识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美好远景,更进一步的热爱和关心社会主义事业,并逐步地树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人生观和勤俭建国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中心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整个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提供了机遇和现实条件。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目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发展的人就是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在现阶段我们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相似文献   

20.
通过学习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问题的指示,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使我进一步理解了社会主义社会是从旧社会脱胎出来的,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与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它兼有着两种社会结构的特点,还存在着产生资本主义的条件和土壤。正如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所指出的:“在共产主义下,在一定的时期内,不仅会保留资产阶级法权,甚至还会保留没有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国家!”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里,有没有产生资本主义的条件和土壤呢?这个条件和土壤是什么呢?我们要不要在教育战线上加强对资产阶级的专政,把学校变成无产阶级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